春天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全面支招

2025-2-15 05:13| 发布者: 无人岛屿颈| 查看: 80| 评论: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春季养生有哪些要点?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在今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健康”主题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从饮食、按摩、运动等方面介绍了春季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和方法。

“从中医角度讲,一年四季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春天阳气升发。”张晋介绍,“春季与肝相应,肝藏血,主疏泄。如果肝血不足,人就会疲乏困倦;如果疏泄失调,就会肝气郁结,也有可能肝火上炎,肝气影响到脾胃。”

张晋建议,在饮食方面“省酸增甘以养脾”,也就是要健护肝脾,同时润燥,防止风燥伤人身体。中医认为“辛甘发散为阳”,辛味和甘味的食物在一起有助于春季阳气的升发,因此可选择辛味和甘味的食物,如香椿芽、萝卜、芥菜、荠菜等。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酸涩类的食物,以免影响肝气的升发。

张晋介绍了一种日常小吃“青丝烙”,也叫“糊塌子”——将青萝卜、胡萝卜挤干水分,加入面粉、鸡蛋,再用胡椒、盐调味,打成糊状。锅里放上油,加入白芷增香,之后把面糊摊在锅上,做成饼。这种食物既可以健脾祛湿,也益于消食行气。

针对今年冬春雨水较少,风大,容易生燥的特点,张晋推荐大家食用藕和马蹄。“马蹄可以清热、滋阴润燥,消食消积,也有止渴的作用。藕有生津止渴的效果,做熟了以后能够养血润燥,同时还可以开胃解郁,藕节还有止血凉血的作用。”张晋说。她同时提醒,这两种食物都偏凉,脾胃阳虚的人群要注意用量,避免过度生食。

对于脾胃弱的人群,张晋推荐食用小米粥、南瓜粥,有一定的养脾功效。

如果在春季体力弱,同时情绪不好,会出现肝气郁结、食欲不振的问题,这时可以选择食用玫瑰花、枸杞和蜂蜜,既可以疏肝清热明目,又可以养肝养血润燥。

张晋还推荐了“三皮饮”,用萝卜皮、橘皮和梨皮,加在一起制成饮品,既可以润燥消食,也有一定的行气作用和止咳效果,适合春季口干咽燥时饮用。

除饮食外,张晋建议大家调整作息时间,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晚上尽量在11点以前入睡,早晨7点以前起床,借助阳光升发阳气”。

同时,要警惕“倒春寒”,外出时要避免风寒,注意“春捂”,尤其要注意保护好头颈部和肩背部,过敏体质的人群,建议戴上口罩。此外,张晋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轻柔的运动,防止过度出汗。

张晋介绍了一种自我按摩的方式:“春月晨起梳头百二十下,以导郁滞。”还有助于阳气升发。她建议大家可以循经梳头,比如从前发际线正中开始向后梳,沿着督脉,接下来膀胱经两侧轮流梳,一直梳到后发际线,然后是梳耳上部的少阳胆经,这样头部的三阳经都可以梳到。梳头过程中可以着重按摩百会穴,以及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的四神聪穴。百会穴有宁心安神、镇静息风、醒脑开窍、改善睡眠和健忘的作用,同时可以改善焦虑不安、头晕、头疼等。

此外,在头前方正中线和左右额肌的交叉点处,有一个小小的凹陷处,摁的时候会有一点酸楚感,这是神庭穴。按揉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春季易出现的头晕、目眩、鼻塞,改善失眠问题,要按摩到有酸的感觉,不要有压迫感,按揉2分钟左右即可。

张晋说,春天还需要注意情志调理。如果平常容易着急生气,在春三月就更容易出现肝火上炎、肝气郁结等问题。张晋推荐“三花代茶饮”,用玳玳花、玫瑰花和白梅花一起泡饮,既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行气,有助于春季情绪的调整。

春天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全面支招-1.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熟水建功

下一篇:没有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2-20 03:18 , Processed in 0.139632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