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2019:聚焦中医养生十大热点

2023-9-9 21:11| 发布者: 普通人物怨| 查看: 367| 评论: 0

热点一:吃核桃能补脑吗?

某医疗科普平台创始人称,吃何首乌头发不会变黑,吃核桃不补脑,有买燕窝、阿胶的钱还不如吃鸡蛋,有这个钱的话,吃鸡蛋价值比它们高多了。

专家解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陈永灿认为,对于“吃核桃不补脑”“以形补形不科学”的观点,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中医学认为,核桃味甘、性温,功效补肾、益命门,而肾主骨生髓,脑又为“髓海”,从肾-髓-脑这条轴线看,核桃补脑有它合理之处。从中医食疗角度言,唐代《食疗本草》记载吃核桃仁通润血脉,使人须发变黑,能开胃,可见核桃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价值。现代研究也发现,核桃蛋白中含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摄入体内参与代谢后能促进脑细胞的活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中核桃磷脂对脑组织尤其有益。

至于“以形补形”一说,这是古人直观思维的一种表现,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关,采取的是中医取类比象思维方式。对此,我们既不该一概否定,也不应全盘照抄,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来辩证分析评判。

热点二:中医按摩能预防近视吗?

当前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商家的各种防治近视的宣传也很多,有人说眼保健操无用。

专家解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陈永灿介绍,近视在中医学中类似“能近怯远症”,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的病证,可由先天不足、不良习惯、劳瞻竭视等所致。中医自古有在眼保健按摩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如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卧,引为三,以手抓项边脉五通,令人目明。卧正偃,头下却亢引三通,以两手指抓项边大脉为五通。除目暗患。久行,令人眼夜能见色。”这是对眼睛及其周围进行按摩以明目的具体做法。

中医明目按摩方法以中医学脏腑理论、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推、拿、提、捏、揉等手法形成的,通过按摩眼睛周围或肢体远端的相应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眼部及头面部血液循环,调节相关肌群,达到缓解视疲劳、保护视力的目的。现在普及的眼保健操便由中医明目按摩方法衍化而来。中医学讲究未病先防,如果能够注意用眼卫生,劳逸结合,在近视发生之前采用正确的按摩方法加以干预,坚持不懈,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尤其是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应在专业医疗机构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中医按摩方法防治近视,不要盲目听信不法商家宣传而选用打着“中药古方按摩”的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

热点三:夹虎口能治偏头痛吗?

今年3月,有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一个缓解头痛的方法,引发了大家的关注:用夹子夹住食指和拇指间的虎口。据说,一分钟之内头痛就有所缓解,20分钟后头疼居然减退了一大半。

专家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卫桥门诊部副主任中医师陶雪芬介绍,老百姓常说的虎口穴的中医名称叫“合谷穴”。这个穴位有助于疏解面齿之风邪,通调头面之经络,是治疗热病发热及头面五官各种疾患之要穴,对于缓解头痛有辅助疗效,明代著名针灸著作《针灸大成》记载的“四总穴歌”中将这一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

但是现实生活中偏头痛的病因有很多,不能仅仅靠刺激一个穴位就能完全根治。对于长期反复出现的偏头痛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对预防偏头痛有很大的改善。如适当运动、均衡营养、远离烟酒,保持好的睡眠、调节压力等,这些都会减少头痛发作的几率。

热点四:“朋克”养生法靠谱吗?

朋克养生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它是当代年轻人一种自嘲式、自黑式的养生方法。一边重复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方式,一边购买补品。喝酒放枸杞,火锅加凉茶……

专家解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陈永灿介绍,事实上,养生是为了增进健康,而健康是整体的、综合的身心素质,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虚弱和疾病,而且要有心理上的愉快和社会适应,还需要与环境交融。同样,养生保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吃,更不能只限定在补药上。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包括了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精神养生等。因此对“朋克养生”的年轻人来说,来自工作上的压力需要释放、生活中的希望需要点亮、激情需要燃烧,而健康、规律、科学的生活方式更需要负责任地选择。

此外,单就吃补药养生来说,也是因人而异的。补药一般指中药滋补品,对身体确有补益之功,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补药,也不是每一种补药适合所有人。中医学认为,补益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分,不同的补益药可以发挥不同的功效。如果药不适体,药不对证,则不仅无益于养生,还会徒添他病。因此,在对待补药养生上,大家应该咨询有专业的中医师,辨证进补。

热点五:速效救心丸是自救神药吗?

今年4月,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名为“歌手刘欢突发心脏病,只因做对了这件事,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的微信文章刷屏。文中提到,刘欢自救成功的关键,就是“带对了药”。

专家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心脑血管发作时情况十分复杂,用药也需要格外谨慎。很多患者只要是胸部不舒服,甚至上腹部不舒服都含服速效救心丸,这是一种误区。胸腹部不适病因有很多,不都是心血管病引起的。速效救心丸由川芎、冰片组成,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而且还要在血压不是太低的情况下服用。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病因,出现胸腹部疼痛,发病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立即拨打120,即使自行缓解,也不可麻痹大意,依然要到医院心内科做必要检查,按医嘱治疗,排查隐患。

热点六:三伏贴如何用?

今年7月12~13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如何科学贴敷,一时引起各方关注。

专家解读: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张伟介绍,三伏贴是一种中医传统外治方法,以中药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但三伏贴不是万能贴,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肺热病者,如有发热、胸痛、烦渴等症状的,不宜贴。高血压患者、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皮肤娇嫩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敷贴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不宜贴。

与此同时,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要注意治养结合,贴敷前后饮食宜清淡、生活规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贴敷期间感到局部皮肤灼热难忍或者痛痒不止,可即刻取下药膏,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贴敷期间若有其他不适应要及时咨询医生。

热点七:拍打拉筋如何操作?

今年11月,自称创立了“拍打拉筋自愈法”的萧宏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一家法院受审,被指控过失杀人罪。

专家解读: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薛聆介绍,拍打拉筋法原本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施术于皮肤、经络、腧穴或病变部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既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老百姓日常保健。只要操作正确,把握好力度,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但拍打拉筋一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适中,不能用力太过拍打,切勿以出现淤青为目的,更不可导致大片淤青或者严重的血管、肌肉损伤。

对于像拍打拉筋“大师”萧宏慈这样打着中医幌子行骗的人或者疗法,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识别,提高健康素养,必要时可请教专业医疗人士。

热点八:“669”性福观合适吗?

马云作为阿里巴巴集体婚礼证婚人,再次因言论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工作上我们强调996的精神,生活上我们要669,什么叫‘669’?六天六次,关键要‘9’(久)!”那么,马云说的有没有道理?性福生活到底什么频率才合适?真的是越久越好,频率越多越好吗?

专家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说,夫妻性生活的次数与年龄基本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性生活的次数越少。视个体情况而定,刻意多做或者节制性生活都没有必要。性生活频率应以次日不感到疲劳为宜,一般建议30岁以前每周不超过3次,30岁以后每周不超过两次,48小时内不超过两次。性生活过于频繁可导致前列腺反复充血,可导致腰酸背痛,诱发前列腺炎,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中医认为肾藏精。肾精化生出肾阴和肾阳,对五脏六腑起到滋养和温煦的作用。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一平衡遭到破坏或者某一方衰退就会发生病变。因此,不可纵欲以免伤身。如果持续出现夜尿增多、小便清长且泡沫多,建议及时就诊。

热点九:喝1碗桃胶=30张面膜?

寒冷干燥的冬季让“护肤”成了网络热搜的关键词。最近,随着一些网络平台对“桃胶”的大力宣传,“桃胶”受到了很多爱美的女性的欢迎。有的卖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甚至宣称桃胶富含胶原蛋白,喝1碗顶30张面膜,是不可多得的“养颜圣品”,由于价格比燕窝便宜很多,桃胶也被冠以“平民燕窝”的美誉。

专家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俊兰介绍,食用的桃胶一般指的是桃、李等蔷薇科植物树干受伤(如虫咬、切伤等)或真菌感染后分泌出来的胶质半透明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植物多糖,有很好的吸水性,吸水后体积发生膨胀,食用后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润肠通便作用。对于有些商家宣传说“桃胶含有胶原蛋白”,这纯粹是无稽之谈。胶原蛋白是动物所特有的一种蛋白,是构成皮肤、血管、骨骼等动物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因此桃胶中不可能含有胶原蛋白。王俊兰说,总的来说,桃胶确有药效,但是如今临床很少用到,网上说的很多功效也是与其他药物配伍之后形成的,有的功效有断章取义之嫌,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

热点十:桑葚干是酒精最大克星吗?

今年9月,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网文在很多网友间热传。文中说,喝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生,尤其适合酒后头痛、想吐的人群,可以起到解酒、护肝的作用。

专家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门诊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对于桑葚解酒的功效,明代中医药学著作《本草经疏》中作了详细说明:“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气而消肿。”

桑葚干是以新鲜桑葚为原料,经过脱水、烘干得到的一种果蔬干制品,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它,就能预防酒精中毒,因此不建议大家贸然尝试。日常生活中,不要空腹饮酒,最好在饮酒前先食用一些肉类、蛋类或者适量喝酸奶、牛奶,都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和延缓酒精吸收的作用。(董鲁艳 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熟水建功

下一篇:名老中医教您不花钱的养生法,每天做一做,少生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4 19:09 , Processed in 0.12668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