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名校生面临保研难:有人把考研目标“往下挪了挪”

2022-11-2 17: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6| 评论: 0

继新生开学季“原来大学才是努力的开始”登上微博热搜之后,“逆向考研”成为近期热点话题。

“逆向考研”折射的现实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上了大学会比高中轻松”只是中学时代的想象或者期盼;外界认知中的“名校保研率高”并不意味着名校生都能轻松保研。

正因如此,来自南开大学的李亭星感慨,20%的保研率可能是一道她很难跨越的坎;而来自复旦大学的陈晓晓鉴于保研难,做好了“逆向考研”的计划,打算将考研目标院校“往下挪一挪”。当然,也有人在看清现实后仍打算再向上搏一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王金金觉得既然保研难,那索性试试通过考研冲进更好的学校。

近日,李亭星、陈晓晓和王金金向澎湃新闻讲述了她们的成长故事,以及她们对于考研、对于未来的思考。

“约20%的保研率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坎”

今年暑假的一天,李亭星一如往常在驾校练车时,接到了自己发起的“大创项目”被降级的消息。她向老师打包票的“市创”被定级为更次一等的“百项”,李亭星直言还不敢告诉老师这一变数。

李亭星就读于南开大学,本科时间刚好过半,身边的同学都忙于各种实习、科研项目,李亭星的暑假显得有些不够紧张。她没有选择去北京、上海等城市谋一份有质量的实习,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考取许多同学高中毕业时就已经拿下的驾照。这个看起来应该轻松的暑假,因“大创项目”、调研活动而给李亭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即便身在被很多人艳羡的名校,李亭星依然感觉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中学时代,李亭星就读于一所学习衡水模式的地方重点高中。她对自己的评价是“应试教育中的普通人,学习靠的是在校时间,秉持分数至上”。经历三年一周休半天的高强度学习后,她在2020年高考文科考生中取得了全省841名的优秀位次。

李亭星说,她的志愿填报完全是依据学校录取分数填写的,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其他因素,南开大学作为她的第四志愿成功投档。

谈到名校光环,李亭星表示只是在亲戚朋友面前有小小的光环,而在外面的世界则不值一提,她眼中的母校也相对“低调、保守”。

正式进大学前,李亭星曾对大学生活有过诸多想象。她期待:在大学里,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学习,专业能力突出,取得就业优势;她的日常生活自由而丰富多彩,最好能在假期旅游;校园大氛围开放、不死板。

然而现实是,她想要做兼职,校区却在郊区不便做兼职,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很难“抢”。学习上,李亭星在大学的实际表现不符合预期——上课会不自觉地走神,对通识课提不起兴趣。社交活动也并不美好,她感觉自己所在班级松散没活力,参加的社团很无聊。因此,她实际上每天过着宿舍、教学楼、食堂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甚至没时间去结交新朋友。

李亭星还有很多日常的大小烦恼。南开的学生大多是北方人,因地域和生活习性的差异,作为南方人的李亭星有时会觉得难以融入集体。

李亭星感觉在处理与人打交道的事务上没那么得心应手,她用“社恐”概括自己的性格。

很多人总认为名校学生保研很容易,李亭星知道实则不然。“学分绩”压力之下,她不敢躺平,但情况依然不乐观。

李亭星的绩点还不错,她说,“我的成绩在专业前29%的位置,但我们学校我所在专业的保研率大约为20%。这对我来说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坎。”李亭星自我分析,造成这种尴尬处境的原因是,刚入学时她没有保研意识,加之疫情期间大多网课的考核方式改成了她并不擅长的写论文,现在她的学分绩刚好卡在保研的边缘。

虽然目前的成绩与保研标准仍有差距,但李亭星决定在保研结果见分晓之前,坚持继续努力,在争取保研的同时,做好考研的准备。

李亭星说,除了学习成绩,大学里的竞争还体现在学生工作、实习经历、科研调研、入党推优等等方面。她的心态经历了从不知道要卷、到卷不起来的变化。

“有些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可以与公务员考录比相比。”李亭星调侃道,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孩,不太懂成年人的世界。

尽管如此,李亭星也有乐观积极的一面。她爱好颇多,参加了古琴社团,平时还喜欢打乒乓球、摄影、做饭。有时吃饭都能给她带来莫大的快乐。

她对未来职业的想象是,从事一份与学术无关的工作,比如当一个旅行旅拍博主,去到很多美丽的地方。

做好了“逆向考研”的打算

今年暑假期间,因为疫情暂缓小实习的陈晓晓,在家享受了几乎三个月“无所事事”的时光。

大二的暑假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很多人会在这期间去积累自己的实习、实践经验,或者确定保研、考研、工作的规划,或者备考各种技能资格考试,而陈晓晓却选择了在家宅着,读很多以前未能读到的书。

陈晓晓就读于复旦大学,谈到名校光环,她说“名校”适用于各种“撑面子”。她甚至因为上了好的大学,过年得到的压岁钱都会比以前多一些。但陈晓晓自知,看似同样光环的一批人,但实际同学间差距很大,她现在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陈晓晓初入大学时过得有点恍惚。

2020年高考时间延迟、暑假时长相对缩短,她感觉自己在忙忙碌碌考驾照之后,就匆忙进了大学。那时,她对大学生活没有过多的思考,唯一的念想是大人口中常说的“上了大学会比高中轻松”。

“大一上学期没有记过一本完整的笔记。”陈晓晓回忆,由于没有人督促她学习,她自己也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状态,大一上学期临考试时她只能看老师的讲义和其他同学的笔记。

也正是在拿着二手笔记临时抱佛脚时,陈晓晓发现,不同的同学对同一位老师讲授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侧重,而不是像高中时全班写一样的笔记。她突然意识到,从前她只是知识的容器,现在在老师发散、启发式的教授下,自己的投入和思考整理也同样重要。她还发现了自己的另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跟不上节奏,没能及时整理课堂思路,缺乏课外拓展,逃避交流,导致最终成绩不理想。

此后,陈晓晓开始有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摆脱“笔记困难户”。

陈晓晓一改从前错乱,开始大量看书。以前陈晓晓因为怕没时间、怕影响学习,一直约束着自己不去看科幻小说。现在陈晓晓读了很多科幻小说,会去看刘慈欣、阿西莫夫、凡尔纳等科幻作家的书,把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前十年的科幻作品差不多都读完了。她对每个阶段的科幻作家代表及作品特点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陈晓晓感觉自己消失了的学习能力又培养起来了。

“大学的学习和娱乐界限没有那么清晰,可以实现真正的劳逸结合。”陈晓晓说,《觉醒年代》热播时,她还去学校图书馆查找了相关书籍和史料。她很享受这种宽松、可以自我探索、求知的氛围。

同时,来到上海求学后,周围的大环境变化也给陈晓晓带来很大触动。

陈晓晓的家乡恩施,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上大学后,她也感受到了区域差异带来的落差。

陈晓晓说,当她意识到自己逐渐培养起了自主学习能力时,却发现同学高中毕业于大城市名校,早在初中高中就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发展了许多应试之外的兴趣和技能。所以,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在中学与大学衔接上也更加顺畅。

比如,备考英语四级时,陈晓晓在“刷”四级真题,而她的室友直接用上了高中时的专八资料。她的上海同学很多高中就考了雅思托福,而她所在的小县城甚至没有雅思托福辅导班,更别说想到去参加这些考试。

“我以前一直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同学老师父母对我充满期待,自己也骄傲不服输。”陈晓晓说,上大学后她感觉自己在很多硬件条件上、资源上,没办法与生长在大城市的学生比,但她的信念是不能服输,这种状态让她心理情感上感觉拧巴,学习生活上不顺。

“父母总是期待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我能成为新闻人才、考上编制、在大报社工作。实际上,专业内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人少之又少。”陈晓晓戏称,她知道“985废物”是怎样形成的了,但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从应试教育得到的利大于弊。

“社会看一个大学生总像在审视一份简历,会不断作出要求:通过极端努力达成某种结果,比如得到好的绩点、学生工作有很大的收获、实习要进最好的大厂……”陈晓晓说,“从这种视角来看,我的确还不能位于优秀之列。”

“大学四年对于一个长期处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来说,伸展自己的时间太短,我想去塑造一个外界比较能接受的我,所以我决定读研。”回看现实,陈晓晓希望把节奏慢下来,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去竞争保研,接下来陈晓晓需要在所有课程里拿到90%以上的A等级成绩。她感觉这太难实现了,所以选择投入考研大军。

近期,“逆向考研”话题受到关注。陈晓晓坦言,对一个本科学校已经处于国内顶尖的考研学生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接受考一个比本科差的学校。“往下挪一挪也没问题”,陈晓晓很认真地说,她已经初步确定了考研目标学校与专业,并打算用接下来两年进行备考。

陈晓晓说,原因是,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后,她已经活得比较自洽,不会心理特别失衡;同时也会尽量把绩点、学生工作、实习经历等方面的差距控制在社会接受的范围。

她希望通过更多的自我探索,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正常,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理念的人,而不是一个“废物”。

想通过考研向更好的高校“搏一搏”

相比之下,王金金处境更难一点。她所就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7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双非”高校——尽管其高考录取分数线与实力堪比部分原985院校。

这也是王金金在被问及大学时,她感到比较尴尬的点。

害怕别人觉得名不见经传,王金金每次介绍完自己的大学校名后,总会不自觉地向人补充介绍一堆社科大的知识。她称这是因为内心有心虚和自卑。

上大学前,王金金对大学的想象基本来自影视剧:上大学不用怎么努力,会更加自由、能睡到自然醒,有时会就某一问题与老师激烈争辩、思想更活跃,社交关系好,能勤工俭学,还能学一两门乐器……

但进大学后王金金发现,现实与想象之间确有鸿沟。

“老师上课很快,就算上课学了也不一定能学会。”王金金回忆起大一时手忙脚乱的状态:过去她习惯手写笔记,但在大学手写速度完全不够用,大一上学期她花了很长时间去练习和习惯用电脑记笔记。

因为高中擅长语文,所以王金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进大学后她却发现有的同学记性好、表达能力强、知识积累丰富,相较之下,“感觉自己逊爆了,专业基础很差。”

王金金说,以前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只需要多读书,入学后才渐渐明白,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做笔记;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文学积累。

学业之外,王金金还有生活上的大小烦恼:繁重课业下没时间做兼职,很难交到关系紧密的朋友,需要帮助时难找到可以倾诉求助的人,不习惯北方的饮食。

然而,当大一下学期王金金想要收起玩心时,却发现令人焦虑的“内卷”无处不在:才艺、学习成绩、学生工作、实习经验,甚至于与老师交流的次数、做展示的次数。即使有些在王金金看来没有营养的事,大家仍会硬着头皮去做,还有人乐此不疲地去“卷”。

王金金说,这种环境让她很累,变得害怕失败,自己躺平不下去但又不想陷入“内卷”。

“你应该去考研。”很多人这样告诉王金金。为了考研被迫卷起来了,但王金金依然很迷茫。

“我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做题能力可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着循规蹈矩的思维习惯,擅长吸收经验、搬运套路,而不是弄清楚底层逻辑。应试教育技巧很好,但探索的创新性少。”王金金自我评价道。

高中时,王金金的所有心思几乎都扑在了学习上,一次没考好就感觉抬不起头来,平时不愿意和不太熟的同学打招呼,有些封闭自己。

上大学后王金金在慢慢改变这种状态,她积极参加社团和学校组织,当上了学校一个艺术团的部长,尝试挑战新东西。渐渐地,她发现她的本性是一个开朗的人,交到的朋友也越来越多,逐渐自我解放。

以前,王金金总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老想着“到时候再说呗”;现在的王金金已经能够冷静思考未来怎么发展、能力够不够,做事不再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有了坚持下来的决心。

这些改变让王金金免于陷入自我折磨式的“卷”。虽然对学业不是很满意,因为再也做不到像高中那样一丝不苟地学习,有点“划水”;但另一方面,王金金也启发了自己跳跃性的思维,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实践性活动。她自己说,“综合现状来看给自己打及格分。”

“现在,我想过的是自己的生活,我会遵从本心,吃力活不想干——这不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在确定自己的答案。在社团里我有些收获,也结识了很多人,但其实有些活动并不一定要参加。”王金金说,“大学的活动主要起锻炼作用,是否获得推优机会不是评判人的唯一标准。因为有很多方面评判不出来,比如你的价值观。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恶性竞争并不好。”

王金金表示,现在她已经放平心态,追求功在平时,与自己一些“废”的方面和解。

她说,她并没有完全躺平。刚刚过去不久的暑假,她在村委会实习的同时,还抽空考取了驾照,有时还为亲戚家的弟弟妹妹辅导功课。这种生活没有大城市以分钟、小时计时的压迫感,她感觉自己仿佛“羁鸟归旧林”。

未来,王金金希望考好英语六级,再有机会的话考取教师资格证。由于本校保研名额较少、保研难,她还计划索性选择冲一冲比本科更好的大学,将来她还想尝试一些新兴职业。

王金金说,她会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前路再多磨难都会坚强走下去。

(应采访者要求,李亭星、陈晓晓、王金金均为化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废弃医院的诡异经历,胆小勿入

下一篇:考研上岸后才发现,“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提前了解别选错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1 20:50 , Processed in 0.15461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