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夜宿荒庙,见乞丐夏天盖棉被,吓得仓皇而逃

2022-10-27 09: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2| 评论: 0

魏东海是个商人,祖上三代经商,家中攒下不少积蓄。他头脑灵活,人也足够精明,本想趁着年轻大刀阔斧大干一场,谁知偏偏不如人意。


自从父亲离世后,而立之年的他接管起铺子里的生意,原本红红火火的魏记布庄,不到两年时间就关门大吉。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魏东海觉得自己天资聪慧,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只要多加时日一定能飞黄腾达,做成一番大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涉足过粮食、瓷器,皮货等行业,刚开始生意还不错,后来连续亏空,大都以失败而告终。


家里的积蓄越来越少,妻子樱娘开始变得焦虑不安,只要丈夫一有个风吹草动,她就在一旁唠叨个没完,提醒丈夫一定要谨慎投资。毕竟他们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如果没了钱,一家五口总不能靠着喝西北风过日子。


魏东海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屡战屡败,却始终没有丧失斗志。这日,他征得妻子的理解和同意,带上家中仅剩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准备再出去放手一搏。


他来到京城寻找商机,发现城里的几家药材铺生意红火,门庭若市。俗话说:“三个劫道的,不如一个卖药的”,听说卖药材利润非常可观,魏东海喜上心头,在城里盘下一间铺子,开始做起药材生意。



隔行如隔山,等到铺子开起来他才发现这里面的水很深。每种药材都分三六九等,没有几年的经验很难辨别它的好坏。魏东海花重金从其他店里挖到一个有经验的小伙计,店铺勉勉强强撑了一年,最终还是盘了出去。


夜深人静之时,他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号啕大哭,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趁着身上还有几两银子,赶紧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这日清晨,魏东海路过河间府,发现街边有一个小吃摊儿,上面写着“老豆腐”几个大字。店家在路边支了大概十来张桌子,桌桌爆满,座无虚席。


魏东海不知道老豆腐所谓何物,出于好奇上前一看,原来这老豆腐就是以前他曾经常吃的豆腐脑,有的地方也叫豆花。这是河间府有名的小吃,当地百姓都喜欢用它来做早点。



一碗豆腐脑到底有何稀奇,竟能使得一个路边摊的生意如此火爆?为解开心中的谜团,魏东海要了一碗豆腐脑,配上两个烧饼开始品尝吃起来。


一口浓汤下肚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他狼吞虎咽,片刻工夫,一碗豆腐脑就吃个精光。


“年轻人想要喝汤,自己去锅里盛,这是免费的”,摊主陈老汉笑着对他说道。魏东海一听说免费加汤,又接连喝了三大碗,吃饱喝足身上热热乎乎的,感觉非常舒坦。


“假如能学到这门手艺,回家摆个摊儿,说不准也能养活一大家子”,魏东海看着陈老汉忙碌的身影,竟从中嗅到商机。



日上三竿之时,食客们都已经走光,陈老汉夫妇开始收拾桌子。魏东海走到店家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下,泣声说道:“在下魏东海,武定府人氏,独自一人流落至此,望老人家收留给口饭吃”。


陈老汉夫妇心地善良,听他这么一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反正两口子每天都忙不过来,多个帮手也好,无非就是添双筷子而已。


魏东海非常勤快,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帮着陈老汉夫妇磨豆子,做烧饼,有他帮手两口子确实轻松不少。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发现陈老汉做豆腐脑从来不背着自己,就连熬制大骨头汤的要领都如实相告,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



魏东海本来想接近陈老汉,就为了能偷偷摸摸学门手艺,不成想半个月就把做豆腐脑的手艺了解得一清二楚。再过几天就到了清明节,他谎称要回趟老家祭祖,谁知从此一去不复返。


小本生意做起来用不了多少钱,回到当地魏东海就迫不及待地开了一家路边摊儿。为了多赚点钱,他把豆腐脑卖到两文钱一碗,加汤还要单算钱。


刚开业头两天,人们图新鲜都跑来品尝,他的生意还算不错,可是后来吃的人越来越少。魏东海忙活一大天也赚不了几个铜板,都说有同行无同利,他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前来乞讨,魏东海一缸子老豆腐没卖出去几份,正阴沉着脸坐在凳子上发愁,看到乞丐心中大为不悦,不过还是给他盛了一碗。



老人吃完赞不绝口,说他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脑,尤其是这骨头汤配上麻酱和香菜,味道简直鲜美无比。魏东海听着老人的话,心中五味杂陈,既然自己做的老豆腐没有问题,为何生意会如此惨淡呢?


时隔不久,他急火攻心大病一场,从那以后老豆腐摊儿也就停业了。这日,魏东海趁着妻子不在家,溜溜达达来到河边,准备纵身一跃了此残生。


济安堂的方郎中出诊归来路过此地,见有人要寻短见上前一把将他拽住,连忙劝慰道:“这位兄台正值大好年华,切莫一时想不开断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祖上几代人的家业都毁在我的手里,我实在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魏东海说话间泪流满面。



“兄台此言差矣,五年前我和你有过同样的经历,是一个阿婆让我迷途知返,重新鼓起勇气”,为开导魏东海,方郎中讲述起自己的亲身经历。


方郎中名叫方鹤堂,家境一般不是特别富裕。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发奋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父母节衣缩食供他读书,方鹤堂全都看在眼里,他整日闭门苦读,可是直到二十岁连个秀才都没能考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莫大的压力让他有了自杀的念头。


有一天,他来到河边,看到一个阿婆正在洗衣服,老人腿脚不灵便,脚下一滑忽然掉进河里。方鹤堂见状,毫不犹豫地跳进水中将老人救起。阿婆感激不尽,拉着他回到家里。



老人翻箱倒柜找出一个蓝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书籍,她递到方鹤堂面前,笑着说道:“你我二人有缘,这本书就送给你,希望你仔细研读,希望有朝一日能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原来,阿婆的丈夫是一位乡村游医,三年前因病离世。夫妻二人无儿无女,老人研究半辈子的医术也没有办法传承下去。阿婆觉得方鹤堂心地善良,有心将医术传授给他。


他翻开医书,上面写的全都是一些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方鹤堂如获至宝,谢过老人拿着书回到家中认真钻研。


“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方鹤堂虽然与功名无缘,可研究起医术竟有几分天赋。两年后,他学有所成,在街上开了一家济安堂医馆。



他牢记阿婆的嘱托,始终怀着一颗治病救人的心,遇到孤苦无依或者是家境贫寒之人都免收诊费。一时间,他声名鹊起,每天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


为报答阿婆的这份恩情,他三顾茅庐,苦口婆心地劝说终于把老人接到家里。全家人待阿婆如同亲人一般,方鹤堂的一个善举成就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魏东海闻言,犹如醍醐灌顶,他忽然有所顿悟。自从经商以来,他始终把“利”字放在第一位,从来没有站在客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原来,只有心存善念,互惠互利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方郎中见魏东海已经回心转意,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只管善良,剩下的一切就交给天意”。魏东海感激不尽,深深地向恩公施了一个大礼。



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回忆起过往种种,心里感慨万千。魏东海觉得自己愧对陈老汉夫妇的一片深情厚谊,就想找个机会向二老表达歉意。


魏东海有个长姐,名叫香荷,远嫁百里外的滨洲城,平时没有什么大事很少回娘家。有一天,她在丈夫的陪同下回了趟武定府,得知兄弟做生意赔得倾家荡产,就想帮他一把。


姐夫万秉怀在当地衙门当差,人脉比较广,很快就帮小舅子谋到一份差事,工钱不是很多,却足以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今非昔比,魏东海不敢挑三拣四,告别妻儿去了滨州。他每隔两三个月回一趟家,如果运气好能顺路搭个车,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走回去。



时光飞逝,转眼过去一年。这日,魏东海接到妻子捎来的口信,准备过两天回去参加老丈人七十岁的寿辰。


老人一共有六个儿女,全聚齐了热热闹闹一大家子,魏东海特意提前为寿星备下一份礼物,聊表心意。第二天清早,他就往回赶,按照以往傍晚就可以到家,谁知那天走错了路,天黑刚到武定府地界。


魏东海又累又饿,放眼望去发现前面有一处亮光。他准备找个人家借宿一晚,次天上午正好到家,并不耽误去给老丈人祝寿。


黑暗中,他寻着亮光走去,来到近前才看清,原来这是一处破庙,跨进门来,就见地上躺着一个年轻的乞丐,身上还盖着一床破棉被。



大夏天盖棉被,魏东海觉得有点稀奇,他笑着说道:“老兄,我想在此借宿一晚,多有打扰”。乞丐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自顾自地眯起双眼。


魏东海环顾四周,发现佛像下有一堆稻草,便一屁股坐下来,拍打起酸胀的双腿。乞丐打着哈欠翻了一个身,魏东海无意中看到棉被下露出一个闪亮的刀尖,心一下子就提到嗓子眼。


他望着忽明忽暗的灯光,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荒郊野外,乞丐点着油灯,难不成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让路人来此借宿?


“不行,我得赶紧离开这里,不然小命难保”,想到这里,魏东海趁着男子不注意悄悄地吹熄佛前灯,屋里屋外顿时漆黑一片。他顾不上多想,撒腿就往外跑,等乞丐摸黑追出来,魏东海早就不见了踪影。



其实,他并没有走远,就藏在旁边的草丛里。乞丐骂骂咧咧地说道:“好容易等到一个,又让他跑了,真是晦气!”魏东海听得真真切切,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黑灯瞎火,他没地方可去,干脆爬到树上依着树杈躺了一宿。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魏东海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中。


樱娘看到丈夫到来,分外欢喜,在丈夫的陪伴下回了娘家。席间,大家谈论着城里发生的新鲜事,听说半个月前有个叫佟大山的男子有事外出,后来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到现在都下落不明。



魏东海联想到破庙中的乞丐,觉得这件事可能和他有关,如果自己知情不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受害。想到这里,他就主动跑去衙门报官,当天晚上官兵就将乞丐捉拿归案。


经过审讯,乞丐交代出实情,他名叫梁永宽,乃是外地人氏,因有命案在身逃至武定府。初来乍到,一连多天没有谋到一份差事,身上的银子已经用光,只能靠着乞讨为生。


他穷凶极恶,开始动起歪心思,每天晚上故意住到城郊外的破庙里,只等着猎物登门。可怜的佟大山就是因为去破庙里借宿,才成了刀下亡魂。


梁永宽从他身上搜出三两银子,并将死者埋在寺庙附近的荒地里。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官差果然找到了佟大山的尸体。



因举报有功,官府奖赏魏东海二十两银子,这让他有点始料未及。本来只是想单纯做一件好事,没想到会有意外的收获。


他手里有了钱,专程去了一趟河间府,一来给陈老汉夫妇道歉,二来感谢他们的收留之恩。老两口见到他,又惊又喜,魏东海坦诚相待,讲述其自己回家摆摊卖豆腐脑的惨痛经历。


陈老汉微微一笑,说道:“制作豆腐脑的秘方你都吃透了,可是还落下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你没学去”。魏东海连忙起身拱手,请老人赐教。


“虽然老汉我做了一辈子小生意,可却悟出一个大道理,做生意不论大小,只取三分利,“三分利吃饱饭,七分利饿死人”,只有多从客人的角度考虑,互惠互利才能有长久的生意。



听完老人的一席话,魏东海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己经商十多年赔的血本无归,原来都是以为一个“贪”字,他责怪自己精明过了头,才导致今天这个结局。


十日后,他回到家中,辞去原来的差事,又摆起路边摊儿。魏东海不再急功近利,开业这天免费请城中的百姓来品尝豆腐脑,并且趁机放出消息以后豆腐脑就卖一文钱一碗,大骨头汤随便喝。


此消息一出,轰动半座城,人们吃过豆腐脑都竖起大拇指。从那以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后来干脆盘下一间铺子,每天早上客人爆满,座无虚席。



结语:
无论是方鹤堂还是魏东海,从他们成功的经验来看,两人都离不开一个“善”字。方鹤堂因救助阿婆喜获一本医术,从此成了一名治病救人的良医。魏东海主动揭发乞丐的恶行,使得佟大山沉冤得雪,也是善事一桩。


吉日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天助。方鹤堂和魏东海种下善因,自然会结出善果。我们只管善良,其他的一切就交给天意!


有同行,无同利,经商是一门学问。“三分利吃饱饭,七分利饿死人”,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人最怕一个“贪”字,贪心太重只会适得其反。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民间故事:夫妻夜话
民间故事:麻衣神算
民间故事:天机不可泄露
民间故事:尼姑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山村怪谈之鬼节惊魂——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发生的那些事

下一篇:河北故事:山村“得胜”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3 13:46 , Processed in 0.33266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