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个遥远的故事:村医刘志仙

2022-5-17 07: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6| 评论: 0



刘志仙在工作中 杨程摄影

听说记者要采访自己,刘志仙觉得“过意不去”。她电话里给女儿说:人家大老远来,车费、住宿花钱不少,一路还问这个问那个,不值当的。

我是偶然从镇沅县融媒体中心一篇报道中看到刘志仙的,报道不长:刘志仙在村里行医47年,走过的山路可以绕地球两圈半,看过病的村民有三代。报道栏目叫“乡村名人”,不过与众多“名人”不同,网上几乎查不到刘志仙更多的信息,我的兴趣反而来了——

镇沅是哈尼族彝族拉祜族自治县,前几年刚脱贫,以前从昆明去一趟要八九个小时。那里地处哀牢山区,97.7%的国土是山地,前段时间引人关注还是因为四位地质调查队员遇难。刘志仙所在的者东镇大麦地村,正是队员们出发的地方。一个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行医47年的女医生,她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今从昆明客运南站出发到镇沅,全程高速只需5小时。一路向南,都是在连绵大山里穿行。然后从镇沅县城出发经者东镇再到大麦地,车子在浓荫蔽日的哀牢山里绕来绕去,路就没有直过。个把小时后,大麦地村委会闪现眼前。刘志仙的卫生室,就在村委会旁边。

随着采访展开,我渐渐读懂了这片山,也对刘志仙心生深深的敬佩。她的善良与坚韧、付出与坚守,朴实无华又熠熠闪光,和脚下的哀牢山融为一体。



在村委会门口第一眼看见刘志仙,她正在卫生室旁边的菜园里忙活:身形瘦弱、头发花白,穿件土红的羽绒服,和乡民并无二致。者东镇宣传委员、妇联主席卢英说,刘医生刚做完个小手术。

一个小伙子在用切猪食机时发生意外,几个手指头几乎被切断,经过刘志仙包扎在打点滴,身上到处是血,等车来送去镇卫生院。刘志仙说,这个小伙子当年也是她救活的:他出生时羊水破裂,家人以为没救了,经心肺复苏才活过来,不过智力上有点问题。

刘志仙说话我大多听不懂,她是拉祜族,语速又快,普通话讲不来,靠卢英翻译。卢英转述,她在麦地村接生的第一个孩子,今年都45岁了。

刘志仙忙时,我参观了麦地村卫生室。2017年脱贫攻坚中按健康扶贫的标准建成,诊断室、公共卫生服务室、药房和治疗室“四室”齐全,有80多平方米,比村委会还阔气。室内设备崭新,电脑和打印机上贴着“农工党捐赠”的红纸条。他们还领我到老卫生室原址,在一条巷道里描述原来的房子有多破旧——不过再之前的卫生室更寒碜,刘志仙回村当“赤脚医生”时,卫生室是间木片当瓦的“闪片房”。

像我一样七八十年代在农村长大的人,对“赤脚医生”有种熟悉的亲切感。他们身披白大褂,在村里种地却像“公家人”,拿着针头面无表情戳屁股印象深刻。因为要拍照,刘志仙披上了白大褂,我猜想平时她不怎么习惯穿,尤其翻山越岭出诊时,穿着怪怪的。

刘志仙的“身份证生日”是1956年9月10日,她说其实是1957年1月出生。66岁了,刘志仙已“退休”,又被县卫生健康局返聘回来。村医没有事业编制,也不属于村干部,“退休”从何而来?原来,镇沅县给在岗的村医每月补助500元,女村医55岁“退休”后,根据服务年限,每月还能领二三百元补贴。镇沅县政协副主席(原卫健局局长)马景坤介绍,“退休”后返聘的村医,全县有17人。



卫生室历经三代,服务的村民也有三代了,刘志仙颇感自豪,回首来路又恍然如昨。

刘志仙兄弟姐妹5人,她排行第二,出生在麦地村,奶奶是拉祜族。麦地村如今1098人,以彝族、哈尼族和拉祜族为主,少数汉族和苗族人口也是嫁进来的。出生就碰上困难时期,刘志仙能吃苦:村里种苦荞、苞谷、红米、杂粮,但小时候吃不饱,就以核桃花、灯笼花充饥;她读书三年,是白天两节、晚上三节的识字班,还要去山上放牛羊挣工分。1975年,村里找人去乡上“做计生工作”,唯一的女初中生不愿去,村干部问刘志仙,她拍巴掌、跳着脚乐意:太好啦!太好啦!

乡上从13个村里选了13个大姑娘,在学堂村的卫生院,给她们讲常见病、妇科病,讲生理卫生和优生优育。跟班学习半年后,她们组成几只“计划生育小分队”,向着莽莽群山出发了。“那时一天最多做十几个人流手术”,刘志仙回忆。

文化水平低,刘志仙学习劲头不低,她拿个本子跟着医生问这问那,有些字不会写,就画个自己懂的符号上去。乡卫生院每月补助她们15元,其中8元要交村上,刘志仙每月还省出一两元。1977年回村工作时,她攒了20多元,就买回些氨基比林、止痛退烧药什么,背着药箱当起了“赤脚医生”。



1977年的麦地村啥样?我没找到图像资料,只能从几个“间接证据”推想。

镇沅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原者东镇党委书记)李存维介绍,麦地村的转马路自然村是全县扶贫的“上甘岭”,“转马路脱贫了,全县也就脱贫了”。我们从麦地村委会去转马路,走过一条“五紧公路”:手抓紧、脚蹬紧、眼闭紧、牙咬紧、心揪紧。尽管心惊肉跳,二十分钟车程也就到了。而十年前路没修好时,刘志仙要从山腰下坡到谷底,过两条河,再爬上去。快也得一个半小时,都是陡峭的山坡配羊肠道。

经过脱贫攻坚,转马路的房子焕然一新,但都矮趴趴的。麦地村党总支书记李方成笑着解释:这里风太大,房子高了会吹掉瓦。其实我早猜出答案:还不是因为穷!

转马路是个彝族聚居村,198人,脱贫前长期对外不通婚,怕是一通婚姑娘就跑光了。2015年,为了让村民长长见识助力脱贫攻坚,挂钩单位让一家出个代表,去县城参观。52个村民代表住在镇沅大酒店,结果没人会开电梯,有的村民找不到电灯开关,亮着灯睡了一夜。

用者东镇卫生院副院长李光能的话说,麦地村和转马路是个“神奇的存在”。村里走出最大的干部是正科,“吃财政饭的”干部不超过5人。脱贫前来这里,好多家还没厕所,“吃家饭、拉野屎”。前几年还有个病例刺激了李光能:一村民脑出血,上午11点发病,家人请了巫师杀鸡做法,折腾到晚上九点不见效,才想起找医生。等李光能他们赶到,鸡杀了五六只,人已经不行了。不过群山阻拦,这事不说也没人知道。



刘志仙回村当医生时,面对什么状况?是神药同医!杀鸡看卦是风俗,顶多用点中草药,人死是“命到了”。这也怪不得他们,是刘志仙才把现代医药带进来。村民刚开始还不相信她,听说谁家里有人病重了,刘志仙气喘吁吁赶过去,人家不让她医,做法事的倒是请来了。她就在一边等着,有时还搭把手帮个忙。

做法的人用米饭和纸灰等搅成“浆水饭”,在屋里四处喷,并念念有词:人沾到人发了,鬼沾到鬼跑了。这种充其量是心理安慰的“治疗”,一般无济于事。

接下来刘志仙机会来了,只见她打开药箱,先作皮试,不一会一只青霉素什么的注射完毕。一般两三针下去,患者睁开眼了、能说话了、知道饿了,四五针能下地干活了。再愚昧的地方,也是“关键看疗效”,刘志仙的“阵地”越来越大。

直到今天,刘志仙还感慨那时候的药那么管用:青霉素救了多少人啊!那时候肺炎、肺结核多,都是村民感冒咳嗽不去治,小病慢慢拖大的。

下拉波自然村的李方升是拉祜族,今年54岁。小时候家里穷,他没穿过布料衣服。10岁时得肺炎,眼看没救了。父亲去扯了六尺白布,来不及做衣服,准备给他裹上。刘志仙得到消息赶过来,才打了两针李方升就能吃水了。那天我专门找到李方升,老实巴交的他一儿一女,儿子在昆明读大学,女儿家也有女儿了。说起早年这事和刘医生,他眼圈红了。

者东镇卫生院对面有家“阳琳小吃”,店主是40岁的李兴珍,麦地村人。李兴珍还不记事时,也差点不行了,是刘志仙救了她,医药费共两块七毛钱。李兴珍家没钱,母亲编席子卖,非得还上这笔医药费,几年才还完。李兴珍不善言辞,说不出什么漂亮话。她的小吃店开8年了,儿子叫阳阳,女儿叫琳琳。

47年救过多少人?刘志仙自己也数不清,只知道“吃苦耐劳、随叫随到”。或许更重要的是,刘志仙无数次问诊治疗,治病又治愚,点滴改变了亘古的小山村,形成了新观念:有病看医生。

刚回村那阵子,刘志仙没有补助,只发点“机动粮”吃,后来每月补助五块钱。村民穷,早出晚归出诊一天,她常不得吃饭。山路遥远,有个小患者在她家住了几天,家里拿不出医药费,乡里乡亲的就算了。

“那时年轻不觉得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劲”,刘志仙说。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派驻到麦地村的第一书记杨卓,还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刘志仙的场景。2021年5月19日晚,初来乍到的杨卓一行来到外麦地村民小组,和上一波驻村队员交接。仪式还没开始,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出现了,说是趁着村里人齐,要宣传慢性病防治,她就是刘志仙。

驻村队员住在村委会,夜里的麦地村安宁静谧,但卫生室灯一般都亮着,有时是村民在输液,有时是刘志仙在录入随访出诊信息,偶尔还亮到后半夜。

“刘医生对驻村队员可好了,家里有好吃的经常送过来,有时还给我们蒸馒头”,杨卓说:“她医术也好,有次一名队员崴了脚,她针灸几次肿就消了。”刘医生心善对人好,她女儿游明珠说,小时候妈妈手里有颗糖,肯定先给来治病的小孩,轮不到自己。

治病如救火,刘志仙生活没法规律,没胖过。有时候正吃饭病人来了,她放下碗先给人看病,等回来饭菜凉了,胃口也没了。这么多年来,她对病人说不出“先等我吃完饭”的话。有时半夜三更病人来砸门,急症病人下不了床,她一骨碌爬起来,背起药箱就走,回来天都亮了。一次刘志仙病了,在家里躺了几天,有个病人来开药,实在没办法,病人搀她起来,一步一挪去了卫生室……

村医是什么?

李光能说是“哨兵”。他们常年走村串寨,东家什么病、西家哪里痛都很清楚,他们站在医疗的最前沿,熟悉当地卫生习惯、风土民情,村民健康有什么风吹草动最早知道。

马景坤说是“健康守门人”,医疗要治未病、健康也是管出来的,村医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服务,要回访生孩子的妇女,要跟踪慢性病人,要宣传卫生防疫,越是落后的地方村医越关键,“村医勤快比水平高还重要”。

卢英说是“新乡贤”,他们妙手仁心威望也高,村里有啥工作推不动,群众哪家思想有疙瘩,村医去说上几句,有时比干部还管用。

村医也是农民。刘志仙家里种着地、养了猪,还有五亩茶园。茶园本是荒地,但她是个勤快人,觉得开荒种上什么心里才舒服。她丈夫在学堂村中心小学教书,走路回家要两个小时,农活都是她干。她种菜、采茶是把好手,村里人都佩服。



脱贫攻坚开始后,健康扶贫是“硬杠杠”。刘志仙太忙了,茶园荒废了,猪也养不成,卫生室里的灯熄的更晚了。光是忙还好,最大的挑战是用电脑。公共卫生服务都要求痕迹管理,白天随访问诊,晚上要录入电脑。“一生都在和文化低搏斗”的刘志仙,那时连拼音输入法都不会!她找来外甥的小学课本背拼音,声母韵母都背会了,还是不会拼,最后只能用手写版。她发了条朋友圈感慨:老刘要是生的早,就不用这么难了!

在麦地村,刘志仙带了个“徒弟”叫罗斯婷,两人还是远房亲戚。罗思婷今年30岁大专学历,嫁入了麦地村。徒弟文化水平高,师傅刘志仙没少向她请教,还一个劲夸徒弟能干。罗思婷说,平生最大愿望是收入再高些,最佩服的是“师傅六十多了还想赢”。

健康扶贫干完,去年11月,县里组织村医到昆明疗养一周。46年了,刘志仙第一次“休假”。说来没人信,刘志仙干村医也不差那点钱,但从来没外出旅游过。采访时正值三八妇女节,她的愿望是:背着干粮,到哀牢山里好好闲一天!这个愿望当然也没实现。

就那么忙吗?离了你不行?我问她。她说出了一个压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哀牢山里的许多村民以前生孩子,都是在家里接生,也不兴给别人说,男人不许跨进产房半步,产妇婴儿死亡率高。一次,刘志仙外出培训,村里一个产妇难产,找不到她,人走了。刘志仙为此内疚了一辈子。

她告诉我,现在条件虽说好了,有钱也可以去北京治病,“但村里老弱病残有个急症,靠谁呢”?



刘志仙不敢倒下,但岁月不饶人,今年3月,她差点被迫“躺平”。

起先是她老觉得胸闷,从家里到卫生院那点路喘得厉害,拿锄头挖地更受不了。实在耐不住,她给在县城工作的女儿打了个电话。

女儿游明珠听后慌了,她知道老妈性格犟,不舒服也不告诉儿女——一次她骑摩托车出诊,被狗追摔倒了胳膊脱臼,儿女都不知道。

到医院一查,刘志仙是心脏的毛病,要到昆明做手术。3月30号出院,她装了心脏起搏器,遵医嘱要休息3个月。游明珠把老妈留在县城家,她心里想,休不了仨月也要俩月。因为心里明白,妈妈放不下村里,一心想着早点回去。在昆明住院时,她把妈妈的手机“没收了”,村里的电话不让接,为此母女没少闹别扭。

游明珠和哥哥游坤早就反对妈妈还工作了,而且越来越反对。她“诉苦”:家里县城有房子,爸爸是退休教师一个月工资七千多块,不差她那几个钱;爸爸得了帕金森综合症,妈妈应该陪他多走走路,现在爸爸在麦地村,只能围着卫生院绕圈,平时一个人看电视。游明珠说:“爸爸刚退休时,还专门买了辆摩托车,驮着妈妈出诊呢!”

游明珠还担心妈妈年龄大眼睛花,用药啥的闹起医疗纠纷。前几年有一次,妈妈注射时,虽然过敏测试都做了,患者还是过敏反应强烈,昏了过去。在卫生室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转危为安,吓人不轻。

她还透漏,妈妈早就答应过自己儿子,小学毕业了就来县城陪他。现在儿子都上高中了,她休息还遥遥无期。这么多年了,家人连一顿安稳的年夜饭都没吃过,常常是家人做好饭等着她,好不容易从卫生室下来,总是又有人找。她抹把眼泪说:“啥时候能安稳吃顿年夜饭啊。”

说归说,刘志仙在县城女儿家、呆不住。麦地村病人打来电话说:你不回来,我们先等着。刘志仙给女儿儿子最后通牒:你们不送我,我自己找车回去!孝不如顺,儿女妥协了。4月5日,刘志仙又回到麦地村,兑现了她“只要能爬起来,就为你们服务”的承诺。

哪个闺女不疼娘!游明珠说,她开始以为跟妈打电话,能“强迫”她休息一会,就老给妈打电话。后来才知道,妈是一边用肩膀和耳朵夹着电话,一边做事情。小时候爸爸在外面教书,妈妈经常半夜出诊,兄妹俩后面吓得睡不着。游坤上小学就会做饭,他如今在县城开了家饭馆谋生。

对于儿女的担忧劝阻,刘志仙告诉我,干了一辈子医生,停下来心慌;相对于县城的热闹,还是喜欢呆在哀牢山里;村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她记得:当年给张子云家大儿子看好病,他家没钱给医药费,每年家里水稻插秧,张子云媳妇李芳英都来帮一天工,一直帮了十几年,直到自家不种水稻了……

她放不下:转马路村的刀加学父亲得了脑梗,每次送父亲来卫生室,刀加学都带给她刚掏的蜂蜜,还给她的菜园浇浇水、理理瓜棚。除了脑梗的,村里还有16个精神病人,9个高血压患者要跟踪……

她担心:如今生活好了,村民生活习惯还没改好,酒虽喝得少了,“三高群体”也多起来了,每次她宣传清淡饮食,村民不服气说“你干活少、出汗少”……

她还惦记着:自己是老党员,1986年就是村里的支部委员、妇女主任,虽说现在不干了,但村里开发冬季蔬菜种水晶豌豆,修剪茶树提升茶叶品质啥的,怎么干法村民爱听她的……

从转马路村出来,刘志仙一路感叹:“早年去转马路,找张量血压的桌子都没有,都习惯蹲在地上吃饭;有时在门口问诊,屋里突然蹿出头猪吓一跳,人畜混居嘛。”如今的转马路家家都有自来水,有十多人在外地打工,还娶进来三个外地媳妇。

“群众看得起病了,我也老了”,她悠悠地说。

正聊着,天空下起一阵春雨,唰唰浇在大麦地;远处的哀牢山,依旧晴天丽日,道是无晴却有晴。

离开上拉波张子云家的火塘,满天星斗闪耀。我问刘志仙:“你以前出诊,下雨、夜路都碰到吧?”“那是家常便饭”,她笑着说。

我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月光凉白如水,刘志仙走在崎岖山路上,脚下泥泞湿滑,四野无人,远处的哀牢山无声中连绵不尽,那颗跳动心却爽朗无畏,一直向前……

作者:徐元锋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山村怪谈之鬼节惊魂——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发生的那些事

下一篇:民间故事:夫妻借屋避雪,见妇人裙摆拖地有蹊跷,妻子说快用黄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6 22:01 , Processed in 0.46060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