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与孝亲伦理

2021-12-13 22: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22| 评论: 0

蒋海松
几天前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专门祭祀先人的日子。《西游记》的故事正是关联于中元节的起源——盂兰盆会,体现了祖灵崇拜的宗法伦理和地狱审判中的善恶教化,是中国特色鬼魂观念和孝亲伦理的鲜活体现。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但那些绝了后嗣的孤魂野鬼则难免四处飘忽。为了安顿这些游魂,便要斋奉祭祀。这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禁忌最多的一个节日,民间素有农历七月不婚嫁、不祝寿、不办各种喜事的习俗。
虽然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但《礼记·祭义》也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一说。
晚清名臣王凯泰《中元节有感》诗云:“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中元节在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这来源于佛教《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故事。《西游记》最主要的情节——唐僧取经的缘起即来自盂兰盆会。
《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中,佛祖说:“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孟秋望日”为阴历七月十五,正是在这一次盂兰盆会上,如来认为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需要三藏真经的慈悲普度,于是派出观音尊者上东土寻觅取经人。
如来此处提到“盂兰盆节”有盛满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的宝盆,理解中颇有歧义。其实“盂兰盆”一词只是梵文音译,开始与宝盆并没有关系,其意为“救倒悬”,是说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需要敬奉佛僧,承仗佛法威力解救苦楚。因为译文中有个“盆”字,而节日也需要用器皿盛各种供品,“盂兰盆”便逐渐被望文生义附会成盆子了。
如来在盂兰盆会上提到的这三藏真经分别是:“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这其实也与佛教的三藏原意不同,在佛教中,三藏本是指经、律、论三部分。而这里明显是中国民间神灵文化的投射,我国本土所崇奉的神灵,正是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个部分。而如来说“经一藏,度鬼”,倒对应了盂兰盆会这一超度鬼魂最主要的功能。
盂兰盆会在《西游记》第二次出现则事关唐僧的前世。在偷吃人参果的故事中,镇元子说他五百年前与唐僧的前世金蝉子相识,“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佛教主张四大皆空,出家修行,但《盂兰盆经》堪称佛门的《孝经》,带有浓厚的孝亲伦理。《盂兰盆经》载,佛弟子目连救母之事:“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号涕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开示其解救法门,即用盆器著鲜花美食,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如此则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可得解脱。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盛珍果素斋供奉佛僧,挨饿的母亲终于得食超度。佛教便传下这一盛大的“盂兰盆会”。
但《佛说盂兰盆经》一直很有争议。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怀疑这并非是原始佛经,而是佛教徒在中土杜撰的赝品伪经。这种可能确实很大,其孝亲观念确实与出家修行、四大皆空的佛教有明显差异,不排除这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为弱化文化冲突有意为之,将佛教教义与儒家人伦孝道融为一炉。抛开这一学术公案不提,不管《佛说盂兰盆经》真假,它都已经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文化存在。自梁武帝后所行盂兰盆节,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
祭鬼神的中元节便同是祭祖节,“七月半”祭祖传统长盛不衰。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放河灯、烧纸钱,用各种方式祭奠先人。
其实在西周确立宗法制之前,我国鬼魂观念也是多元化的。从殷都废墟的考古资料看,殷商时鬼神观更加丰富,山川河流、日月星晨、风雨雷电几乎都有灵魂,而且无关道德善恶。他们降灾也赐福,佑人也害人。周公制礼作乐,宗法制的确立之后,祖宗之灵只会“敬德保民”,荫庇后人,垂裕后昆,后人需要的只是慎终追远。祖先崇拜日益突出,出现了祠祭、家祭、墓祭等。宗庙、祠堂作为祭祖的重要场所,日益重视。
至迟在汉代,设“祠堂”祭祀祖先亡灵已作为正式制度。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有云:“汉世多建祠堂于墓所。”甚至,进入祠堂祭祀祖先是作为族民最重要的身份认同之一。在小说《白鹿原》中,田小娥和白孝文因违反族规,在祠堂前进行惩戒。黑娃和田小娥偷情,被剥夺进入祠堂的资格。
在《西游记》中,祖先亡灵也屡屡可见。在寇员外还魂的故事中,唐僧被铜台府刺史错当成杀害寇员外的凶手,蒙冤入狱。孙悟空显神通,到刺史家中变成他的伯父显灵,吓得这刺史立马释放了唐僧。长辈亡灵显现,几乎比圣旨更有效力。
中国古代法律是“礼法合一”的伦理法,孝亲观念也是法律维护的核心价值之一。秦汉时期便已融“孝”入“法”,严苛的秦朝其实已经开始了“孝治天下”的法律尝试。在古代,“不孝”是一项重罪,《唐律疏议》便详载“不孝罪”,而“春秋决狱”“存留养亲”“亲亲相隐”“准五服以治罪”之类最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孝亲之道。而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也鲜活地体现了这一文化。
责编:高恒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山村怪谈之鬼节惊魂——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发生的那些事

下一篇:有人说中元节云南这些景点不能去,有些人却偏要去会会神灵!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6 05:13 , Processed in 0.15646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