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保健品骗局!杭州大妈花1.8万元买保健品结果被抬进医院

2022-5-23 09: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26| 评论: 0

一直以来,老年群体是保健品骗局的受害重灾区。销售甜言蜜语加危言耸听,不断给老年人“洗脑”,忽悠得老年人晕头转向。

“很热情的,送鸡蛋牛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着,再说对健康也有好处,让人忍不住就想买……”今天(17日)从浙江省人民医院出院的方大妈,说起此次购买、服用保健品及住院的经历,摇头叹息,感慨不已。



急诊医学科医生在查房

花1.8万元购买保健品结果被抬进急诊

73岁的方大妈,家住杭州城北某小区。据她回忆,大约三四个月前的一天下午,一位近30岁的帅小伙敲门进来,说是来给老年人送些黑木耳与牛奶。聊着聊着,得知方大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帅小伙立马推荐了一种名叫某某纳豆片的保健品,并邀请老俩两口去公司听课。

几天后,老两口应邀去听了讲座,发现在现场听课的全是老年人,还有服用者现身说法,气氛热烈,很让人心动,讲座结束后还被招待吃了顿饭。方大妈当时有些犹豫,但营销方的热情服务,给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底,老两口在聊健康状况时,竟鬼使神差地想到了这种保健品。方大妈按捺不住,按推销员留下的号码打了过去。手机通了,没说几句,老人就急了,因为对面告知他们,“这款产品明天就涨价,我们店已没货,真心要的话,我马上去其他店协商拿货。”

不再犹豫,方大妈立即遣老伴去银行取了2万元,最后花1.8万元买了可服用4个月的保健品,并拿到赠品两盒鸡蛋(共6斤)。

方大妈想着可以祛病健体,每天按时吃保健品,没想到事与愿违,服了20天左右,她明显感到身体反而变差了,总觉得没力气。方大妈也曾怀疑会不会与保健品有关系,但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仍然继续服用。没想到症状不可遏止地越来越明显:慢慢地她迈不上楼梯,小便颜色变深,连站都站不稳了,卧床10多天依然不见好转。这期间,方大妈仍一天不落地服用保健品。

近日,在子女的坚持下,方大妈被送进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此时,她已走不了路,被120医生用担架抬下楼。

服用保健品前最好咨询医生

“检查发现,患者肌酸激酶有12000多,是正常值的60多倍,肝功能也出现损伤,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出现升高,达正常值的10倍以上。结合她的病史,明确诊断为横纹肌溶解。”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郑悦亮主任医师说,患者刚进医院时病情有点重,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功能损伤,严重的还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好在,在精心治疗下,方大妈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双脚有力气了,可以自己上厕所,小便颜色也清了。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治疗,今天,她出院了。

郑悦亮表示,很多所谓的“保健品”添加了西药成分,比如方大妈购买的这款保健品说明书中就标有洛伐他汀成分,这是一种降血脂的药物,存在肝功能损伤,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可能。

郑悦亮提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更加注重养生保健本无可厚非,但切忌病急乱投医,有病最好到医院医治。要清楚,保健品不能替代日常膳食,更不能替代药物。

“如果你需要选用合适的保健品,首先,要查看产品的说明书,识别保健品成分,要分清自己是否是该产品标识的适宜人群;其次,要一一查询保健品标识与批准文号。当然,明智的做法是,在服用保健品及补品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不少保健品有药物的成分,一般有副作用,服用不当可能反伤身,应严格遵循医嘱。”

【来源:天目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B2B电商“重模式”方兴未艾

下一篇:警惕这12种保健品营销陷阱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2 12:11 , Processed in 0.25107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