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牵出“直销巨头”暗黑史:有人亏钱,有人丧命

2022-3-15 08: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1| 评论: 0







“甚至还有些人为了‘升级’,去贷款或者套信用卡来买产品、冲业绩,无形当中就套牢了自己,欠下很多钱。”当过如新经销商的秀姐说。


|作者:许晔 于冰

|编辑:许晔

|编审:凌云





三天培训会,影响四座城。


一家名为“如新”的公司,这几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月18日至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6名如新“学员”在武昌一小区内参加培训。活动结束后,武汉、北京、青岛、石家庄新增多名新冠确诊病例,目前已有约40例都与该培训会有关。










人们“考古”这家公司,更是发现其不简单:美国上市、涉嫌传销、曾被《人民日报》连着3天点名批评,后来还惹出过人命官司……







秀姐当过如新的经销商,她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如新的模式很接近传销,可能就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


在她看来,如新所谓“聚聚会”的培训,大多是为了“拉人头”。


“他们包一个会场,让人把亲朋好友都拉进来,到时台上会有老师分享,自己是怎么因为如新改变了人生,从‘小白’逆袭到今天有多少成就、赚了多少钱,吸引大家加入。”


招数听着老套,如新却为何偏偏能屡试不爽,背着一身黑料混得风生水起?





入局:被“平民神话”冲昏头脑



“我的愿望就是要让全球500个人通过我的方法成为百万富翁!”


早年间,国外的如新资深销售十分直接,会在个人网站上打出这样的标语。


如新的中文版官网走的是类似的路子。在其招揽直销员的页面中,除了财富,出现频率很高的几个词是:事业、家人、梦想、成功。


这无疑击中了不少人的心理,秀姐就是其中之一。










·如新官网页面截图。


2018年,她在沈阳开店,一位顾客带着“拉她加入如新”的目的来了。


“她说我有这个能力,也有客群,如新可以作为我的副业,多一个方向赚钱。当时给我介绍的时候,她就说某某某一年能挣个几百万,这种成功的案例很吸引人的。”


怕秀姐不信,那位顾客又请来了“业务标杆”,到店里跟她现身说法。“他就跟我讲做这个怎么好,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听完如新的业务模式后,秀姐仍心存怀疑,觉得“有点像传销”。


其实,不少人“入局”前有过同样的顾虑,但最终他们都被同一个理由说服:如新是美国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不会干违法的事儿的。


在去上海看过如新的中国总部大楼、参加过如新的“洗脑式”培训后,秀姐心动了,“像被打了鸡血似的”想加入如新。





·如新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


对此,秀姐的丈夫十分反对,夫妻俩争吵不休,甚至打了一架。“我当时就觉得我老公不想尝试新鲜事物,太保守了。然后,我就把他也叫去听(如新的培训)课。”


最终的结果:如新赢了。秀姐夫妻决定试一试。


如新的培训课何以如此“洗脑”?


央视财经早在2014年就曾揭秘过——


如新的培训师会先讲诱人的“奖金计划”。比如,他们会给想加入的人算账:只要你能发展84个经销商,年薪百万不是梦;如果你只发展5个“下线”,也能“拥有一套50万的房子”。


当然,这背后的逻辑就很“感人”了↓↓





·央视财经报道截图。


然后,培训师会给个大前提:只有你把自己定位为年薪百万以上的“企业家”,才有可能做到这个水平。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年入百万,只能怪你对自己的定位没拿捏到位。


秀姐认为,这种宣传手法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套路。“就是过度包装啊,借此创造‘平民神话’,然后让‘小白’们相信这些,并愿意加入如新,但实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虚假宣传。”





疯狂:有人亏钱,有人丧命



主营个人保养品与营养补充品的如新,一向爱讲“故事”。


其官网上介绍公司成立时的细节是这么说的:


“198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罗百礼和伦兆勋、戴纯娣等伙伴以5000美元起家,在一间地下车库创立了 NU SKIN (如新)。


罗百礼和伙伴们只能把大罐装样品放在桌子上展示,想不到凭借其优异品质大受欢迎,顾客们上门抢购,连外包装都来不及制作,于是罗百礼就请顾客自带容器,用汤匙为他们添装产品。”





·三个创始人都是老外,只是起了中文名。从左至右为罗百礼和伦兆勋、戴纯娣。值得一提的是,罗百礼有八个孩子。


不论这故事的真假,1996年如新在纽交所上市了,业务版图开始从美国犹他州扩张至世界各地。


中国市场自然是其必争之地。


但在中国的这些年里,如新不断陷入舆论漩涡。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一是屡次被指涉嫌传销,二是人命官司。





·2014年1月,人民日报连续三日刊发报道《看“如新”怎样编织谎言》《看“如新”怎样攻陷人心》《“如新”在美屡遭处罚》,揭露如新公司虚假宣传、涉嫌传销。


“如新的模式就是你先自己消费,消费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可以成为他们的会员,就有权利去卖如新的产品。然后你可以发展‘下线’,有四五个‘下线’后,就能升到另一个级别了,到时你自己卖产品赚钱,他们卖产品你也赚钱。如果‘下线’再向下发展,你还能跟着赚钱,就是这种层级式的。”秀姐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据她介绍,不同级别的人需要完成不同的保底销售额,如果完不成就会被降级。这意味着,刚开始得自己砸钱买产品。


“当时(我)买了些保健品、护肤品,现在回头仔细想想,其实用起来并没有达到他们宣传的那个功效。”


因为开店有客群,秀姐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卖了20多万元产品,但即便这样她也没赚到钱。


“本身它的利润不高,我还得买产品自己用,再加上去上海培训、去天津开会,所有的费用都得自己拿,赚不到钱的。”





·2019年,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中有一张如新的“层级”图。


半年多的时间,秀姐在全国各地跑,忙着“培训”“拉人”,顾不上家,也顾不上孩子,结果却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收获。


她突然“醒”了,决定及时止损,退出如新。


在她看来,自己不算惨的。“如果是家庭主妇或者是没有客户群的人(加入如新),他们基本上都会赔钱,前期自己消费的那几万块很可能都赚不回来。”


“甚至还有些人为了‘升级’,去贷款或者套信用卡来买产品、冲业绩,无形当中就套牢了自己,欠下很多钱。不少人会因为如新跟家里闹矛盾,有的夫妻都到了要决裂的地步。”


而如新还会不断用诸如“海外游”之类的奖励,来刺激大家“升级”。


2017年,曾有网友在百度贴吧的“如新真相吧”发帖说起如新的海外游,另一网友吐槽道:“创四星(级别)要为如新贡献130多万的业绩,4个人的巴厘岛旅游顶多值个业绩的零头……”





·2017年,如新在微博称,“神秘的巴厘岛之约同样炫酷”。


如新事件中最令人痛心的还是生命的逝去。


2019年,34岁的如新销售人员林某生病后,靠喝如新果汁“排毒”,拒绝就医治疗,最终不幸身亡。


林某的委托律师张晓玲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2019年前后,她一共接受了4名当事人的委托,分别起诉如新中国。4人中,除了林某,还有一人因深信如新公司的话——远离医疗,最终错过了治疗时期,不幸身亡。另外两人造成重症。





·林某去世后,家人十分悲痛。


在秀姐看来,这种“走火入魔”的人还是少数,“但也不排除卖如新(产品)的人做了虚假宣传”。


“有时候,他们为了推销如新的保健品,就会说你用他们的产品,根本不用去医院,或者说喝果汁就能治好感冒什么的。但其实,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呀。”


令人不解的是,即便发生如此种种,如新这些年在中国还是没少挣钱。





收割:中国是如新最大市场



2月16日,如新集团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21财年营收为26.96亿美元(约合17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4.41%;其中,在中国大陆的业绩约为5.69亿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1%。


“中国大陆市场早已成为如新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业绩好不好,将会左右我们的股价。如新的未来在中国。”2020年,如新中国总裁郑重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





·如新中国总裁郑重。


其实早在上市之前,如新就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据天眼查app显示,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28日,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7万美元。


彼时,美国对如新经营模式的质疑和调查已经此起彼伏。


据《人民日报》报道,1991年,美国6个州的司法机关对如新展开调查,内容包括其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销售利润以及多层发展经销员。


不久后,如新砸钱平息了5个州的指控,但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不愿就此了结,对如新公司误导经销人员、进行违法传销的做法提起公诉。


此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盯上了如新。


1994年,经FTC调查,如新夸大产品功效和经销商利润,被罚123万美元。1997年,如新被FTC指控,对其减肥、促进肌肉生长等产品进行不实宣传,又被罚了150万美元。


但这些处罚都没有让如新“伤筋动骨”。


甚至其分支机构被美司法机关指控为“开展传销”后,如新也能迅速把“会员”转到另一家分支机构,换汤不换药的继续“搞事业”。


那段时期,中国对直销和传销的定义还没有进行区分。直到1998年,眼见传销猖獗,所有传销活动被国家禁止。7年后,《直销管理条例》生效,进入“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的时代。


直销行业的牌照由商务部发放,如新成为第一批获发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公司之一。







这些年,如新不断加码对中国投资的力度。


商务部网站显示,目前,如新在中国包含分支机构25个,服务网点225个,直销产品121种,直销培训员190人(在册190人,注销365人)。


福布斯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2月10日,如新集团员工数达2.6万人。


2014年,如新投资近5亿元的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在上海落成,这是其发展史上最大的海外投资案。2018年底,如新又在上海投资近4亿元扩建二期项目,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如新位于上海的园区。


在一些人看来,如新的经营模式备受争议,但由于经销商独立运行,每每出事,直销企业便可以轻易“甩锅”。


2019年,林某去世掀起轩然大波后,如新发布声明称,经公司内部调查,涉事经销商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已对其解除合同,终止合作。


这一次,四地疫情指向如新,其回应如出一辙:此次活动为经销商自行组织,未向公司申请报备,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







“让经销商背锅是直销公司一贯伎俩,一句经销商个人行为就可以把一切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安利中国首批经销商笑非曾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说。


在国内市场野蛮生长到今天,如新一次又一次因负面新面成为焦点,消耗着公众本已不多的信任。凭直销那一套,其未来将走向何方?大家且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曝光 | 中脉、康恩贝、如新、美乐家……直销疯狂何时休?

下一篇:这家企业最近大火!去年营收达27亿美元,曾被曝涉嫌传销、洗脑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2 01:51 , Processed in 0.34202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