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国企收购的民营航空公司们

2023-11-8 20:10| 发布者: 杨柳657| 查看: 521| 评论: 0

2019年12月31日,青岛城投与南山集团签订了青岛航空股权转让协议。

2020年8月4日,无锡交通集团与云南景成签约瑞丽航空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时至今日,已无几家没有国资股份的民营航空公司。

比如海航旗下的航空公司都有地方国资参股。

除此之外,还有9家民营航空公司,其中只有6家没有国资股东,除去上市公司,仅有3家民营航空公司。

目前国内民营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

实际控制人


国资股东
吉祥航空

王均金


东航
九元航空

王均金



春秋航空

王正华



华夏航空

胡晓军



东海航空

陈仕洲



长龙航空

刘启宏



西藏航空

严伟


国航
红土航空

同程控股


湖南国资
龙江航空

卫洪江




那么2004-2006年第一波民营航空公司潮、2014-2016年第二波民营航空公司潮中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到底到哪儿去了?

实际上有三种归途。

一是继续坚守阵地。

二是被国企收购。

三是破产倒闭。

那么哪些航空公司最终成了国有航空公司呢?

1

深圳航空几番转折

深圳航空的经历相对曲折。

其实深圳航空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民营航空。

只不过,深圳航空身份经历了几番变化,先是由国企成为民营,再由民营成为国企,其中滋味由几人能晓?

1992年11月25日,深圳航空成立,注册资本4500万元,股东方为:

华侨城持股40%

国航持股25%

中银信托持股25%

南方通发持股10%。

经过几次增资和股权转让,至2004年底,深航注册资本为3亿元,股东方:

广控集团持股64.666%

深圳市鼎协持股0.167%

深圳市众甫地持股0.167%

国航持股25%

全程物流持股10%

2005年5月,深航改制转让股权。

两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公司深圳汇润投资和亿阳集团以27.2亿元的价格通过竞拍,一举击败包括国航在内的多个巨头,获得深航65%的控股权,深航由此变身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

民营资本入主深航航空成为当年民营经济的重大事件之一。

深圳汇润实际控制人为李泽源。

不过,深圳汇润的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如何购得深圳航空令诸多媒体纷纷质疑。

当时,汇润投资(实际控制人李泽源)占55%的股权,亿阳集团占10%的股权。

2006年6月23日,亿阳集团将所持深圳航空10%的股权全部转让予汇润投资,此次转让后汇润投资、国航股份、全程物流分别持有深圳航空65%、25%、10%的股权,汇润投资成为深圳航空的绝对控股股东。

不过,这一切随着李泽源被调查而发生了逆转。

2009年底,深航实际控制人李泽源被调查,国航随即派高管入驻深航。

此后,汇润公司进入破产清算。

此时,因2008年的冲击,深航亏损较大,因此,决定进行增资。

2010年4月,国航向深航增资6.8亿,持有深航股权增至51%。

全程物流、汇润投资分别持有深圳航空25%、24%的股权。

由此,深航再度由民营转变为国企。

2012年1月,全程物流收购汇润投资24%的股权。

至此,深航7年的民营股东彻底出局。

2014年1月17号,李泽源被法院以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因其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法院将其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

2017年底,深航注册资本增至53.6亿元,国航占51%,全程物流占49%。



2

东北航空成河北航空

2007年11月8日,东北航空首航。

刚运营不久就碰上了2008年这个中国民航历史亏损最严重的一年,东北航空很快就陷入困境。

2010年,川航集团对东北航空投入4亿元资金,成功控股东北航空97%的股权,沈阳中瑞投资持有另外3%的股权。

2010年,四川航空与河北冀中能源集团合作,重组东北航空,东北航空更名为河北航空。

2010年6月29日,河北航空注册资本增至18亿元,河北航投(冀中能源)、川航集团及沈阳中瑞,分别持股95.4%、3.83%及0.77%。

2014年10月,厦门航空出资7.49亿元收购河北航投和川航集团所持有的河北航空99.23%的股权。

2020年4月28日,沈阳中瑞将股权转让给了厦航,河北航空也成了厦航的全资子公司。

目前,河北航空注册资本26亿元,厦门航空100%控股。



3

鹰联航空变成都航空

鹰联航空是我国第一批民营航空公司。

2004年,民航局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大门后,各路民营资本蜂拥而至。

鹰联航空与奥凯航空争相成为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

最终,鹰联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民航局批准筹建的民营航空公司。

2004年2月开始筹建, 2005年7月正式开航,总部在成都。

2006年11月20日,川航投入2000万元成为鹰联航空的股东,持有其20%的股权。

2007年,均瑶集团购进鹰联航空21.4%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2007年7月17日,发生一件震惊业内的事件。

因鹰联航空拖欠中航油油料款,其河北公司停止给鹰联航空加油,导致三个航班无法起飞,241名旅客滞留在石家庄机场。

2008年,民航大亏损,鹰联航空举步维艰。

同年,鹰联航空两架飞机停飞,

2009年3月,均瑶航空退出鹰联航空,川航向鹰联航空注资2亿元人民币,持有鹰联航空76%的股份。

鹰联航空由民营成为国企。

2009年10月,中国商飞、川航集团、成都交投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对鹰联航空进行重组,订购30架中国商飞生产的ARJ21-700型飞机。

重组后,鹰联航空股本金由3亿元增加至6.8亿元,各方持股比例分别为:

中国商飞48%

四川航空40.97%

成都交投11.03%

中国商飞成为大股东。

鹰联航空更名为成都航空。

目前,成都航空注册资本6.8亿元,控制人为中国商飞。



4

奥凯航空控制人变成央企

昔日,奥凯航空头顶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的光环。

2004年民航局放开新设航空公司大门。

2005年,民航局出台《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放开民航业投资准入,首批民营航空奥凯、春秋、吉祥等公司相继成立。

2005年3月奥凯航空成功首飞,成为国内首家飞起来的民营航空企业。

成立不久,奥凯航空就遭遇经营上的困境。

2006年2月,均瑶集团收购奥凯航空大股东北京奥凯交能71.43%的股份,间接持有奥凯航空63%的股份。

奥凯航空的实际控制权转至均瑶集团手中,王均金任董事长、法人代表。

但王均金入股之后与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并不一致。

2008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爆发矛盾,并引发了停航风波,最终王均金心灰意冷撤离奥凯航空。

2010年,大田集团出资5亿元收购奥凯航空100%股权,王树生任奥凯航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在大田集团的支持下,奥凯航空终于赢得了喘息之机,并在2016年与幸福航空进行整合,成功将旗下新舟60飞机全部转给幸福航空,自己则全部经营干线飞机。

在此之后,奥凯航空也开始稳步发展。

不过进入2018年以后,奥凯航空与股东大田集团的日子均不好过。

大田集团主要从事物流业,收购奥凯航空后,原本想在航空物流发展有所发展,后来航空物流并不好玩,奥凯曾经的货机也被处理掉。

本来自身实力并不强的大田集团,原本还可以投入大量资源发展航空业,但这两年在业务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上大环境的遇冷,资金压力也较大,导致投向奥凯的资源开始减少。

2019年3月底,奥凯航空的大股东华田投资的股东发生变更,华田的股东已从此前的王树生夫妇变更为广州秋石,其后股权几经变更,目前广州秋石背后有央企华电集团和中国远洋的影子。

王树生夫妇目前只持有象征性的5%。

目前,奥凯航空注册资本为30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华电集团。






5

青岛航空终归地方

2013年6月,南山集团、青岛交通发展集团、山东航空联合组建了青岛航空,注册资本10亿元,南山集团(55%)、青岛交通发展集团(25%)和山东航空(20%)。

2014年4月26日,青岛航空首航。

2015年5月8日,青岛交通发展集团将25%的股权转让给青岛城投。

2016年4月25日,青岛城投、山东航空将持有的青岛航空25%、20%的股权转让给新南山国际控股。

至此,新南山国际控股、南山集团分别持有青岛航空70%、30%的股权。

青岛航空由此成为南山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2019年12月23日,青岛城投与南山集团签署《航空板块收购框架协议》。

2019年12月26日,南山集团发布公告,将青岛航空、南山公务机、南山国际飞行、2架公务机以及部分房产打包卖出青岛城投集团,打包总价68.5亿元。

2019年12月31日,青岛城投与南山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将青岛航空100%股权以31.27亿元转让给青岛城投。

目前,青岛航空注册资本16亿元,目前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6

龙浩航空归入河南

广东龙浩航空是一家货运航空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

2017年3月29日,广东龙浩航空正式投入运营。

不过,这几年的航空货运市场发展较为艰难。

奥凯航空退出了航空货运市场,友和道通已然破产。

想必广东龙浩航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不过河南对发展航空货运一直情有独钟,郑州机场这几年在航空货运市场取得的成功是有目共睹。

遗憾的是,河南没有一家本土航空公司,于是他们看中前期就有合作的龙浩航空。

2019年5月,河南航投收购广东龙浩航空有限公司控股权,双方重组成立中原龙浩航空。

同年6月,由河南民航发展投资公司注资收购其70%的股权,中原龙浩航空注册资本由4亿元增至4.67亿元。




7

民营航空股权变化的曲折之路

大家随着翼哥回顾了6家航空公司的股权变化之路,大多数公司还是非常曲折的。

股东方经历了多轮变化,鹰联航空、奥凯航空、东北航空的股东们都是进进出出。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民营资本的进入都是为了利益,当发现没有利益之时,退出也是必然的事。

当然像深圳航空由国资变成民营,后来又成为国资的也只仅此一家。

此外,翼哥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川航、均瑶都曾多次参与各家航空公司重组。

川航曾经入主河北航空、鹰联航空,最后又将控股权让出。

均瑶也曾进入奥凯航空、鹰联航空,最后又彻底退出。

不过,我们看到民营资本进进出出民航业,实际上背后的逻辑就是民航业很难做,想在民航业发财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美股新股前瞻丨华科控股生物:大别山“茶油王”欲茶油、化妆品、医药“三把抓”

下一篇:奥凯航空顺利完成2023年安全运行任务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1 19:06 , Processed in 0.12257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