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从正能量的角度来说说。 当我们想对一个新兴技术贴上标签之前,不妨想想爱迪生 的这句话: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一直假装直至真正做到。”) 确实,今天太多的技术看起来过于神奇,以至于正常人不敢相信,所以很多人说“元宇宙”是“骗局”, 其实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最近和一位归国的大厂AI教授聊到这个问题,发现技术大佬们对于元宇宙的 态度,比起社会上的舆论要宽容和冷静得多。 他的原话是:“其实我看来(元宇宙 )这些技术都是小技术不够刺激”(真是稳中带皮,手动摊手)。 他举例说,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技术比元宇宙要更有想象力的呀。比如中科院 搞了一个用人工方法进行光 合作用生成淀粉的研究成果[1]。 中科院的这个研究确实很猛—— 直接二氧化碳固化成了淀粉,这称得上是人类第一次不通过农作物获得食品。难怪科学家们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不忘再三强调:“这项成果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这位教授和我感慨说,可惜在我们国内,太多人想做爱因斯坦,没人想做爱迪生。 HBO纪录片《滴血成金》中曾说,爱迪生可能是“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最早的鼻祖。在爱迪生之 前,人类研究电灯泡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成功。当年的爱迪生公开宣称自己掌握白炽灯 秘密,其实并没有,他在演示的时候做假,靠着贿赂记者,让对方闭嘴[2]。 也就是说,爱迪生在宣称自己已经发明了白炽灯泡的那个时间点上是夸大其词的。 爱迪生在拿到投资人的钱后,他又花了4年的时间做各种实验,经历无数失败,就在山穷水尽之时,终于 make it,解决了问题,做出耐用的灯泡,成为全世界人都知道的爱迪生。 所以?当年的爱迪生、特斯拉 、福特,或许就像现在的马斯克、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 ? 不管怎样,押注“元宇宙”的扎克伯格是硅谷 创业者。 在硅谷,社会环境甚至风险投资家对“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更多地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 “科技创新与惊天骗局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因为,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总会存在巨大的偶然性,正如科 学的突破一样。 例如,因发现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奖 的罗伯特·威尔逊和阿诺·彭齐亚斯,他们的发现是 我们现在都熟悉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础。当时两位物理学家在研究宇宙辐射时,发现他们的信号总有类 似静电的噪声,他们很长时间都认为这是鸽子在天线上拉屎造成的,在不断清理鸽子粪的过程中,他们偶 然发现,这种背景噪声始终存在,最终确认这是宇宙的背景辐射 。 当然,硅谷“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的规则背后,有条不容许触碰的底线:创业者不能欺骗,无论是 对投资人、用户、还是未来的商业伙伴。 事实上“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原本是一种积极心理学 的方法:通过模仿自信和乐观的心态,一个 人可以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这些品质,和认知行为治疗 (CBT)的基本原则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实现个 人行为的变化。但在商业语境里,Fake it utill you make it从心理学的概念被剥离了出来,形成了一套新 的“硅谷创业文化”—— 先吹嘘你的想法,再通过吸引资本和人才的方式努力地现实中追赶你的目标,直到你实现了它。 这时再回头看“元宇宙”是不是骗局这个问题。 知乎上很多人问:“为啥20年前就有的概念,它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这个时候爆火了?” Emmm,实话实说,“元宇宙”这玩意儿为啥突然爆火,我还真搞不清楚(你看深度学习 发展了好几年 之后,AI才突然火起来)。 实际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背后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绝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原因解释得了。有人说 是因为现阶段概念都用完了,需要一个更新的概念;但这个需要提出新概念的“主体”是谁? 也有人说,是因为新常态下,需要把目前的新技术全面打包,促进资本运作和资本流动,资本大佬们在下 一盘大大大大的棋...... 我个人认为,大概因为“元宇宙”所构建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加现实主义 、更加接近人类 本性所追求的极致感官体验吧—— 就好比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直男们沉迷其中的美女直播、美女带货、刷礼物,你是想看一块二维的 手机屏幕好呢,还是更想坐在美女的大长腿上刷火箭?(流下了羡慕的口水......) 所以说,从纯粹技术的层面去看“元宇宙”,绝不是“骗局”一个标签这么简单。 如果想更正能量一点地看待这个神奇爆火的问题,那就是希望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的正解,能变成“ be confident and keep working for it till you make it.吧。” 总之,边走边看,也是很O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