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凤翔县牡丹老总张晓云勤劳致富侧记

2023-8-26 14:49| 发布者: 尹以为荣| 查看: 303| 评论: 0

陕西:宝鸡凤翔县牡丹老总张晓云勤劳致富侧记



【赤子杂志社/王世宣报道】凤翔县虢王镇虢王村五组人张晓云26年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当时家有7口人,种了6亩地。丈夫侯拴锁当时一个月38块钱工资,日子很穷。丈夫侯拴锁后来索性辞职回家,两口子从26年前由山东引种,几户村民联户种植,到现在成立合作社,创办公司,从小面积试种,到规模化种植,再到深加工牡丹系列产品,从自营发展到带动周围群众、贫困户致富,张晓云走过的拼搏之路充满了坎坷……

2014年5月,陕西省林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联合发布《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2015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2014年张晓云相继成立的凤翔振兴油用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宝鸡振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同行栽植户之间业务往来遍及凤翔、岐山、乾县、彬县。截至2017年,公司年收入将近2000万元。牡丹种植总面积达到4000亩,。



凤翔振兴油用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油用牡丹育苗、籽种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 牡丹种植辐射到本县7个镇、13个村;油用牡丹苗、种子及各种药材种苗,因为质量好,销往甘肃、四川、贵州及本省咸阳、渭南、宝鸡等周边地区;拥有各种生产设备、车辆、办公房屋等固定资产536 万元;租赁流转土地2200 亩,从业人员198 人,常年和季节性用工达1200 人。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00 万元,辐射带动群众增收5000 万元以上。

宝鸡振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油用牡丹深加工和产品销售为主要业务,采用基地化生产+联企加工+销售的模式运行。与山东菏泽尧舜牡丹籽油加工厂、西安食品厂合作生产牡丹食品,鲜花饼系列食品;自购设备生产牡丹花蕊茶、全花茶;与白酒企业合作生产牡丹酒,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理念,用诚信赢得客户的信任,本人及企业曾多次荣获先进称号。2015被评为省级工商部门授予“光彩之星”称号;2016年被省妇联评为创业带头人、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市林业产业优秀单位;2018年被评为陕西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谈起种植牡丹致富史,张晓云如数家珍:虢王镇群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种丹皮,丹皮交易一度很活跃。1991年,张晓云家也种了一点。侯拴锁回家后除了做务丹皮,农闲时就跟着村里人贩丹皮。在贩药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个山东菏泽的朋友。当时山东的丹皮种植有规模、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就是山东的这位朋友把我们引上了丹皮种植这个行当,一干就是这么多年。”说起这位朋友,张晓云心怀感激。

1994年,张晓云和丈夫商议,决定从山东引种丹皮新品种在虢王村试种。

“好多人怕风险,不敢种,我就动员亲戚、朋友在种不成粮食的地里种丹皮。每家都几分地,十几户人家一共种了不到10亩,我自己大着胆种了3亩。”张晓云说,“当时从山东买的苗子,一个0.20元。苗子很紧缺,要拿钱排队。”

也是行情旺,运气好。第二年,张晓云家一年生的丹皮苗一个卖到了0.25元。“3亩地一下子就卖了六七万元,一亩地收入超过2万元,确实没想到!”说起当年的辉煌,张晓云至今依然觉得骄傲。



初见成效鼓舞了张晓云夫妇。1996年,他们扩大规模,承包了村上农场13亩地继续种丹皮。在他们的影响下,周围以及其它镇村的群众也种了三四十亩。往后种丹皮的群众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

彼时,张晓云已不满足自家“小打小闹”了。“我一边自己种,一边搞收购。当时每年能销售二三百吨,在凤翔能收购100吨左右,还要从甘肃,商洛收一部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张晓云和丹皮结了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她说:“当时只为解决温饱,没想到却成了一生的事业。”

张晓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她没有安于现状,在巩固既有成绩同时,她继续拉长产业链,继续进军产业深加工。近日,振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又生产了牡丹酒和牡丹茶:酒味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花瓣茶叶缓缓舒展,茶汤透亮、金黄,让人垂涎。

近日,宝鸡振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荣获陕西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菏泽市牡丹产业进军“肽”领域 产业发展步入“高精尖”快车道

下一篇:《牡丹籽油》国家标准呼之欲出 油用牡丹产业前景看好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2 01:15 , Processed in 0.28539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