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导读 | 范瑞强:科研带动学科建设,从一条临床验方,燃起四十年的科研情深

2023-7-19 20:26| 发布者: 杨俊语语il| 查看: 307| 评论: 0




按语:2000年,广东省中医院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时最大的一个希望就是能够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需要解决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问题。而医院的中医药人才大部分是学院教育培养的,能否把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加入到人才培养中去,带着这样的问题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亲自走访了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任继学、邓铁涛、路志正、朱良春。
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人家们的高度认可。一个优秀的中医药学家长大的普遍路径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而当时,以邓老为首的八位老专家刚刚上书中央不久,正为大部分中医院中医特色和优势不突出,有西医化的趋势,中医药的传承出现断代,他们将成为一代完人,“完蛋”的完,而感到忧心忡忡。
老专家们看到省中医院在传承方面的积极诉求,感到非常兴奋,立即表示支持吕玉波院长的做法。并在朱良春家乡,南通的将军山下,四老明确提出,邀请全国名老中医来广东省中医院带徒。邓老还举例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很快,打造一个样板中医院的“师带徒”计划落实了。
2000年下半年,邓铁涛、路志正、任继学、朱良春、颜德馨、张琪、焦树德、陆广莘、吉良晨、唐由之、干祖望、周仲瑛、张学文、石仰山、罗金官等十五位名老中医来到了广东,他们共同起草了在广东省中医院带徒的规划,并提出了“集体带,带集体”的打破门户之见的新型师带徒方案,每个老师答应带徒两名,并要求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博采众长,就这样,15位名老中医与30位弟子在2001年举行了拜师仪式,并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手植了“名医树”,开启了拜师全国名老中医的新创举,震动全国,给当时低迷的中医行业服下了一剂强心药。
22年过去了,名医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广东省中医院从那以后至今已经拜师全国名医105位,培养弟子811人,跟师教育与院校教育的结合造就出了众多的青中年名医,杏林春暖,桃李满园。接下来本专栏将采集名医弟子的文章以纪念这一举措,同时也分享他们成才的心路历程
范瑞强
读《致中和——读懂广东省中医院的第一本书》有感

院内制剂,是中医院独有的临床实践。
在广东省中医院,有一款明星制剂,深受普罗大众欢迎,常年位列医院皮肤科院内制剂排行榜的头五位,它就是“
香莲外洗液
”。

说起这款临床验方的制剂,不得不提其背后研发的一个人——
范瑞强
他是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医院
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培养对象。

说起个人长大,范教授说,他
很喜欢科研
。担任医院皮肤科科主任18年的他,言谈中不禁分享起
科研带动学科(专科)建设
的兴奋喜悦。

以下是范瑞强教授的口述:


我是1983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分配到广东省中医院。在医院工作,转眼已迈入40个年头
作为医院第一批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我参与见证了医院皮肤科从一个普通小科,发展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国家(原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华南·皮肤病)。目前,医院皮肤科年门诊服务病人量最高达35万人次,年收治病人数2000余人次,是全国中医皮肤科门诊量最大的单位之一。已开设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皮肤癣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病、痤疮、性病等7个专科专病门诊。拥有中医膏、丹、丸、散、酊、洗液等专科制剂30多种,开展的皮肤划痕疗法、截根疗法、吹烘疗法等本科独具特色的专科疗法10余种
回顾皮肤科的建科足迹,是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医院原院长陈达灿教授的带领下,得益于医院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所搭建的宽广平台,提供的系列有力条件,才让皮肤科得以长大壮大,也让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长大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
我一直有个信念,学科发展离不开团队离不开人才群的推动。若单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是很难产生专科规模的品牌效应。这是一批人的实力,是这批人常年累月一起打拼的成果。
18年的科主任生涯,转眼而过。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把最好的时光,投身到医院、学科专科建设当中,这是非常有意义并值得怀念的。
皮肤科的专科建设,有两点我体会特别深。一是学科建设初期,明确学科专科的建设定位,遴选主攻方向;二是学科专科建设要临床科研两手抓
医院皮肤科建科始于1976年,是由中医皮肤科前辈梁剑辉教授、禤国维教授和尹玉贞副教授所创立,可谓是全省最早设立的中医皮肤科之一。
那时,皮肤科的门诊就在大德路旧门诊楼一楼,一间仅7平方米左右的小诊室,跟肛肠科连在一块,每天皮肤科门诊接诊病人量几十人次。


图示:第一排从左到右是范瑞强、梁剑辉、陈达灿。上世纪80年代,科室医生从原来的3人增加至6人,开始承担一些科研项目。如1986年禤国维教授主持研制的“神功淋浴液”通过省科委鉴定,获轻工部优秀产品奖和广州新产品优秀奖。
到了90年代,在吕玉波院长的带领下,全院各科开启了新一轮建设。
那时,为了解全国各地中医、西医的皮肤科建设情况,禤国维教授、陈达灿教授带着我,我们三人一起跑遍了全国的大江南北,如到武汉、湖南等地看皮肤科做得比较好的医院,学习了解人家正在做什么,找准我们自己的建设定位,确定主攻方向,定下今后发展的目标。
经调研讨论,我们统一意见,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专科建设起点,强化如脱发病、痤疮等较为常见病种专病建设,带领此阶段整个皮肤科的学科专科建设。
二是以临床科研带动学科专科建设。我个人来说,比较喜欢科研
那阵子,刚恢复研究生教育不久,我在省中医院工作也有5年,我个人挺喜欢学习,始终觉得,读研对提升个人的科研水平,提升临床的诊疗能力有很大帮助,所以,毅然决定报考研究生。
一开始,参加研究生考试,考了两次都没考上,英语连续两回成了我的拦路虎。是禤国维教授,对我的帮助很大,他鼓励我说,最后再考一次。这次,机缘巧合,我们科主任梁剑辉教授开始招收研究生,我报名参与激烈角逐,最终成功考上梁教授的研究生,成为科室当时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
可以说,能读研,我很高兴,但难免有个顾虑。我读的是全脱产硕士研究生,这就是说,读研期间,钱少(收入变少);毕业后,还得重新找工作。幸好,医院非常支持我,得知我考上后,同意我只要能顺利毕业,帮我预留工作岗位。
这可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在梁主任的指导下,结合了岭南的气候环境特点,我选定了皮肤真菌病(股癣、外阴念珠菌病作为主攻方向,开始了有关香莲外洗液的项目研究。
那时读研,跟现在很不一样。比如说,查阅文献,我得独自查阅大量文献。当时查阅文献的方法,由于没有电脑,是纯手工、纸质,查了、看了,有用的,得逐字逐句抄下来,做出卡片,特别费功夫。而零散的卡片做成后,还要系统梳理,整理出研究方案。所以,读研期间,我天天跑图书馆,完全沉浸在海量文献的抄抄写写。除了查阅文献,开展课题科研,必须要了解前沿的实验方法,还得阅读大量的外国文献,而且没有简便的翻译工具,这是给我挺大的考验。
选定研究“香莲外洗液”,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撕开”了临床科研的第一道口子。感谢梁老师,这突破口选得很好!通过探讨香莲复方抗真菌的药物浓度、浸泡浓度及时长,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在药物作用下真菌细胞的胞壁、胞膜、胞质、胞核情况,做了随机对照的单盲法临床研究,来证明香莲外洗液对治疗股癣、外阴念珠菌的临床有效性。
除了实验过程遇到不少困难,做制剂研究时,还有不少难题,如制剂的成分怎么溶解、颜色等问题,得找药剂科专业药师请教解决。如香莲复方中有挥发性药物成分和脂溶性成分问题,就是薄荷冰片,这得怎么煮?如何控制浓度?由于是外洗液,还有防腐、储存等系列技术问题。
虽说,研发技术难度大,但整体框架思路设计得好。所以,研究实验结果出来后,1994年“香莲外洗液”的研究项目通过了广东省科委“八五”科技攻关课题鉴定,被当时的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这是医院承担课题首次获得省科委的高度认可,同期获得鉴定课题共两个,另一个是“甲黄膜液”。
这也为后续医院皮肤科从经典验方着手,做临床科研,再做成果转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模式。我们希望,通过每做一个课题,每研究一条经典方子,以临床疗效为切入口,回答好“疗效好”体现在哪里?作用机理如何?从而,研发产生一批院内制剂
由此,我还编著了《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该书1994年出版,重印了11次共12万册),1991年主持了广东省科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治疗真菌感染的中医药研究”。该课题于1996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是医院首次获得省科技奖项。2009年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行香莲外洗液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足癣的全国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2016年经广东省科技厅立项批准,由广东华润顺峰药业和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承建“广东省华润顺峰药业院士工作站”、入站院士为我国著名的皮肤真菌学专家廖万清院士,实现了“香莲外洗液”技术转让,目前正在进行新药开发上市研究。
目前,医院皮肤科共有院内制剂接近40种,很多是“明星制剂”,这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名医学术思想智慧,推动学科专科建设,起到了很好作用。
希望未来,皮肤科在医院的带领下,在坚持中医特色优势的办科方向下,有组织有计划,朝着既定的主攻方向,不断努力,可持续发展,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的科研成果推向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人物介绍】


范瑞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性病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编委。
他对痤疮、皮肤真菌病、性病、红斑狼疮、湿疹有较深入研究。多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课题20项,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主编《中医皮肤性病学》等专著6部,在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0篇。1995年被广东省人事厅、卫生厅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称号。
口述者:范瑞强整理编辑:卢悦明审核校对:庄映格责任编辑:宋莉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致中和》导读 | 吕玉波:努力把中医药临床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之四)广泛吸纳:医院殿堂与民间疗法

下一篇:《致中和》导读 | 吕玉波:努力把中医药临床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之七)摆脱从属地位:“慢郎中”与“急先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1 20:45 , Processed in 0.11628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