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剧热播引热议,旧瓶如何装新酒?

2023-7-3 21: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3| 评论: 0

作者:曾庆江

2022年可谓仙侠剧的井喷之年。《镜·双城》在春天落幕,《沉香如屑》《苍兰诀》暑期开启热播模式。接下来,《长月烬明》《玉骨遥》《七时吉祥》《落花时节又逢君》《星落凝成糖》《护心》《尘缘》等一批仙侠剧蓄势待发。这么多占据市场大盘的仙侠剧,应该如何做到量质齐升,值得思考。



《沉香如屑》海报



《花千骨》海报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相比武侠剧,仙侠剧更突出奇幻和浪漫色彩,一边是热血青春和侠义江湖的碰撞,另一边是儿女情长和道义责任的两难抉择。仙侠剧依托“网生代”(也称Z世代,指的是新时代人群)观众群和更新迭代的互联网技术,近年来在众多电视剧中脱颖而出,频出爆款,成为热门类型剧。

仙侠剧之所以风靡,不能不提到热门IP《仙剑奇侠传》。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改编自电子游戏,2005年一开播就收获了高收视率和好口碑。截至目前,《仙剑奇侠传》系列电视剧已经播出5部,第6部于近期开机。从2005年上映的《仙剑奇侠传》开始,青年观众便对该系列影视作品葆有热烈的期待和很高的忠诚度,最终逐渐发展成相对固定的仙侠粉丝群。《仙剑奇侠传》不仅成功打造了仙侠剧这一类型剧和新市场,而且实现了电视和游戏产业双赢的局面,培养了以胡歌、刘亦菲、杨幂、刘诗诗和唐嫣为代表的新生代演员群体,为后来的类型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总体而言,从2005年至2012年,我国仙侠剧创作数量并不多,《仙剑奇侠传》可谓一枝独秀。

2014年—2015年,《古剑奇谭》和《花千骨》的热播,打破了《仙剑奇侠传》一枝独秀的局面。凭借“互联网+”的东风,仙侠剧不再拘泥于网络游戏的改编,而是成功迈入网络小说改编和原创剧本的繁荣期。从2015年开始,仙侠剧进入高产阶段,催生出一系列新IP,例如,2016年的《青云志》、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和2019年的《陈情令》等,可谓春色满园。经历了2019年“限古令”的沉寂期后,仙侠剧今年又迎来重整旗鼓的新时期。

唯美浪漫的东方奇幻世界

仙侠剧可谓东方奇幻的集大成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唯美浪漫的东方神韵和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仙侠剧深受观众追捧的原因。

仙侠剧虽然架空了历史,但其精彩之处在于超越历史的超凡想象力。仙侠剧故事中,仙界、渡劫、降妖除魔等情节设计,既蕴含道家意味,又充满了志怪神魔小说的古典色彩。在神、仙、人、妖、魔、鬼构建的六界时空中,仙侠剧凭借特效技术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奇幻空间。例如,《九州·海上牧云记》《九州缥缈录》中大量恢宏的鸟瞰镜头,充满了大片的既视感。

仙侠剧的人物造型、时空构建、素材选择多源于我国上古神话、民间传说和市井故事等。在构建玄幻神秘色彩的基础上,仙侠剧释放出一种独特的民族审美趣味。例如,《仙剑奇侠传》中关于女娲身份的情节设计;《古剑奇谭》中榣山、蓬莱岛、不周山等地名带有上古神话的意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神兽毕方、巴蛇,《青云志》中呼风唤雨的上古神兽夔牛、赤眼獠牙的黑水玄蛇,《镜·双城》中人身鱼尾的鲛人族,都有《山海经》的影子;《沉香如屑》中,男女主人公观看流星雨时乘坐的交通工具——“鲲”,则出自《庄子》。这些情节设计让仙侠剧充满了氤氲文气,极具古典范。

仙侠剧的服装、音乐设计同样具有中国风的神韵。《花千骨》的造型指导奚仲文将古典和现代水墨元素融入剧情中,塑造了主人公花千骨和白子画清新、淡雅、脱俗的形象,创造出一个美轮美奂、古典浪漫的东方世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美术设计张叔平素以“中国风”闻名。他在剧中设计的“桃花妆”风靡一时。而“仙侠配乐之父”麦振鸿则通过中国传统乐器,为《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花千骨》等剧创作了《桃花岛》《莫失莫忘》《不可说》《恩断情绝》等歌曲,助推这些仙侠剧成为巅峰之作。由刘畅作词、谭旋作曲的《凉凉》传唱大江南北,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直影响至今。

几乎每一部热播仙侠剧背后都有一首被大众传唱的金曲、一个被视为优质偶像的主人公和一段缠绵悱恻的感人故事。正是这些“国风”韵味的存在,让仙侠剧独立于电视剧之林,傲然至今。

如何走出“炒冷饭”困局?

不过,今年仙侠剧的井喷,并未产生此前的“爆款效应”。《镜·双城》悄然落幕,《沉香如屑》陷入高收视和差评如潮的反差中。如果仙侠剧在大规模复出的同时,不解决故事层面的创新问题,恐怕很难走出“炒冷饭”的困局。

左手是故事,右手是视觉效果,二者完美合一方为上乘。从许多取材于诗词的剧名来看,仙侠剧看似充满了典雅的文学感,但是故事的虚空还是让不少观众感到“心塞”。近年来,仙侠剧渐渐告别了以“五毛特效”(在一些国产电视剧的制作上,由于特效效果较差,被观众批评为“不值五毛”)为代表的粗制滥造的低产时代,进入服化道深耕细作的成熟期。但是,掀开仙气飘飘的外袍,仙侠剧的内在却满是爱情的虱子,导致其格局越来越小。

从初创期的《仙剑奇侠传》到如今的《沉香如屑》,仙侠剧在故事内核上最大的变化,是从热血江湖的侠义世界逐渐走向虐恋情深的情爱困局。仙侠剧越来越注重画风特效,故事创作也愈加集中于爱情层面。道义和责任的主题渐渐消失,复仇和成长的主题逐渐被遗忘,侠义世界从过去“与爱情齐头并进”,逐渐退至幕后,最终成为渲染爱情的注脚和铺垫。这种苗头早在《花千骨》的师徒虐恋中就初见端倪,《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情爱是主体,到了《沉香如屑》则更加泛滥。

在人物设计上,一味重复“高冷孤傲”+“傻白甜”的男女CP组合,以“小鲜肉+小花”的固定模式演绎故事情节;故事线上不断重复“降妖除魔+三角虐恋”的双线模式;从前期创作到后期营销越来越集中于男女爱情;依托网文小说而生的故事蓝本,常常面临日更三千字的压力,前后逻辑混乱、结局烂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过度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和创作理念,让许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桎梏了仙侠剧的发展空间。

仙侠剧陷入情爱困局,正是特效大于内容、细节大于整体的具体体现。仙侠剧要以旧瓶装新酒,还需在内容上进一步深耕细作,拓展故事格局,塑造多样性的人物形象,从而推动其走向新的高度。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 海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医药私募一哥 谈疫情下的医药股

下一篇:「连载」东方一红《厚重夏邑》(16)崇正书院承文脉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4 05:58 , Processed in 0.19512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