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高念东:全生命周期登记注册,让企业“生得下”“活得好”

2022-7-16 06: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61| 评论: 0

市场主体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保就业首先要稳住市场主体。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时介绍,北京已打造全生命周期登记注册的便利化模式,让企业“生得下”“活得好”。今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但北京市场主体新设12.95万户,同比增长3.39%。“首都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壮大,为稳经济、稳就业、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登记注册实现“一站式开办,智慧化变更,高效率退出”

新京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三年多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哪些改革措施?

高念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2018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三年多来,我们紧紧围绕“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工作主线,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其中的“促发展”主要就体现在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从优化营商环境改革1.0版到5.0版,市场监管局承担了很多任务,主要围绕着企业的诉求,从规范、便利入手,在准入、准营、退出制度上做了很多工作。

在基础制度上我们建起了“四梁八柱”,连续出台了三个文件,从七个方面推出了80项措施,实现了规范、便利、透明、可预期的目标。

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登记注册的便利化模式,依托“e窗通”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站式开办,智慧化变更,高效率退出”。

新京报:全生命周期登记注册模式有什么特点,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高念东:全生命周期首先是要“生得下”,我们修建了开办的快车道。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全类别市场主体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让企业在领执照、刻公章、领发票时,享受到1天拿照的极速体验,目前全程网办率超过95%,可以说开启了“开办e时代”。

全生命周期第二个就是要“活得好”。一方面我们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市政府质量管理奖来激励企业做好质量管理,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政策,来帮扶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搭建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全市各个监管部门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单部门或多部门联合抽查,这样就有效解决了企业长期受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困扰,目前双随机抽查清单已纳入30个部门、1079个抽查检查事项。

我们还不断强化“风险+信用”监管,企业信用信息网已归集信用信息2.24亿条。同时,我们在全国首推了“6+4”一体化综合监管,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实现“无事不扰”,监管又“无处不在”。

为了破解企业“退出难”的问题,我们优化简易注销的流程,与税务等部门加强合作,已经有20余万户企业通过“e窗通”一站式办理了注销。同时,将企业简易注销的公告期从45日缩短到20日,并扩大了简易注销程序的适用范围,比方说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超过3年了,企业自己公告后就可直接办理注销登记。

新京报:近年来推出了哪些创新性举措,能否举个例子?

高念东:今年一项比较有代表性的改革是北京成为了经营范围自主公示的全国首个试点城市。简单讲,过去企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都是统一制式条目,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特色。现在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公示特色经营内容,比方说结合北京特色,“铜锅涮肉”“芝麻酱糖饼”“油饼”都可以作为经营范围公示出来,这就像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一样,能更好地宣传和展示企业,打造企业宣传免费“广告牌”,这项改革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全市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每年新设量达20多万户,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存量228.1万户。特别在今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但北京市场主体新设12.95万户,同比增长了3.39%。首都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壮大,为稳经济、稳就业、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企业登记从24天缩短到最快10分钟办结

新京报:2020年,《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优化营商环境进入了新阶段。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落实条例方面,推出了哪些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高念东:我们围绕《条例》中强调的市场环境、监管执法、政府服务、法治保障四个方面,推出了28项落实举措。

比如,在全国首推登记告知承诺制,对所有类型的市场主体实现了“全覆盖”,充分尊重了市场主体自治权和决策权,同时也提高了效率,登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

在全市范围内放宽了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允许“一址多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全市试点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这项政策给企业自我纠错和成长留足空间。明确了79种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及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措施,帮助企业合法经营,同时也使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截至目前,一共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133件,免罚总额达8100万元。

推动京津冀市场监管执法协作。2021年6月,我们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牵头天津、河北市场监管部门,三方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框架协议》和4个子协议,构建起京津冀“1+N”执法协作体系,形成执法办案的合力,更好地改善营商环境。

新京报:以北京改善营商环境最为显著的指标——企业开办时间来看,5年来有哪些明显变化?市市场监管局都做了哪些工作?

高念东:我用几组数据来说明一下这个变化。2018年,世行营商环境报告认定,北京企业开办要经历7个环节,24天。那个时候办理营业执照,要填各种各样的数据,然后等待审核,好不容易审核通过了,还要再预约办理日期。单申请营业执照和打印就需要7天,购买财务发票授权又需要10天,时间成本很高。到2019年4月,北京企业开办实现了“1个环节”、“1天办结”。近两年我们持续在细节上下功夫,企业开办更加便利了,一般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好。

这些变化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在“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减环节”方面,取消了名称预先核准。大家办企业都想取个响当当的名字,以前是企业报了名字,我们来审核,不符合要求或重名的返回去重新起,再报再审核,效率很低。现在实行“名称自主申报”,原则是“非禁即入”。为了帮助企业起到好名字,我们提供正负面两个清单,正面清单是“规范行业用语白名单”,包含了新业态、新模式,供大家参考;负面清单是“禁限用字词库”,把违反法律法规、容易使公众受骗或产生误解的字词纳入,提醒大家不能用。企业可以在数据库中自行查询,只要不禁止就可以用,既释放了名称资源,又极大提高了注册效率。

另外,将7个环节缩减为“1个环节”。以前申请营业执照、领用发票、员工登记和银行开户等事项要分散在好几个平台,填报好几回,现在用“e窗通”这一个平台,一次性填报,“1个环节”就能解决问题。

“压时间”方面,一是数字赋能,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二是推行主体告知承诺制,实现“即时办”。截至目前,全市96%以上的登记注册业务通过信用承诺制办理。

最后是“降成本”,新办企业原来都是纸质营业执照和实物印章,通过改革,现在企业可以免费获得电子执照,同时免费获得一套电子印章,实现了执照、印章、发票“三大件”电子化全覆盖。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进一步降低了开办企业成本。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今年推出21条助企惠企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新京报: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全面促进企业恢复发展,在着力保市场主体,实现保就业、保民生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办法?

高念东: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2022年推出了21条助企惠企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包括登记服务“零见面”、分支机构批量办、许可到期能顺延、打造企业“休眠仓”、涉企收费强监管这5方面。

我们利用“e窗通”网站和手机APP等多渠道,支持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资等全类别市场主体登记业务的全程网办,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无接触受理、不见面审批、零跑动办事”的登记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对企业开办的影响。2022年1-5月,全市新设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超过95%。

今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时间设立了歇业制度,允许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在一段时间内歇业,一般为6个月,最长为3年。这项政策切实帮助了市场主体稳定度过疫情,增强了市场准入管理的弹性与温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170户企业办理了歇业备案。

坚决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确保惠企政策传导到位,有效减轻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压力。比如转供电环节,有些写字楼物业在国家电网价格上私自加价,向承租企业收取额外费用,中饱私囊。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也是我们重点打击的对象。2021年,北京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责令400余家转供电主体向终端用户清退电费9300万元。

通过以上5方面的重点举措,我们尽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上半年,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北京市市场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较好活力。

新京报:北京市推出“创新+活力”的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包含创新试点城市和优化营商环境5.0政策,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接连推出一批助企惠民政策红包,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高念东:今年全市“创新+活力”有362项改革任务,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其中92项。如何让改革红利再释放?我们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

“证照联办”场景再拓展。以前办证和办照是分开的,对于企业来讲不是很便利。今年,我们聚焦餐饮店、饮品店、超市、药店、医疗器械销售、书店、民办幼儿园等7个场景,以“一次办好”为目标,推行营业执照与许可事项“证照联办”,实现“一窗申请、并联审批、一次办结、一设全设、一变全变、一销全销”的全生命周期协同联动审批新模式,加快形成“快入准营”新局面。这个月,我们通过“证照联办”的模式为朝阳区一家民办幼儿园办理了变更登记,一次性发放了《营业执照》和《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将教委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变更和市场监管营业执照变更两个环节融合再造,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今年1-6月,160多户企业实现了“证照联办”一次办好。

试点CCC免办自我承诺。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通了便捷通道试点。试点企业可通过发放的账号,在CCC免办系统中上传所需资料,并承诺材料真实,即可无需审批,直接取得CCC免办证明,同时证明直接同步至海关系统,实现企业“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在全国率先实行特设人员资格电子证书。由于特设行业的特点,以前的纸质证书查询起来不方便,也容易出现丢失、仿造等各种问题。今年开始,我们依托科技赋能,全面推行了电子证书,监察机构、持证人员和用人单位随时可通过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进行人员信息查询,解决了以往纸质证书的问题。这项举措获得了市场监管总局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出更多助企惠民的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工作实效。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贾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曝光 | 中脉、康恩贝、如新、美乐家……直销疯狂何时休?

下一篇:630吨液压机-630吨四柱液压机特点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1-22 02:23 , Processed in 0.32590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