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是生物销售聚集地。
来都来了,问个问题:当初,你为什么选择做生物销售?
我先说。我在实验室做实验三年,对生命科学科研之路充满敬畏,深知我不配。于是,毕业后,我就选择能多在外面跑的工作,为了避免日复一日的枯燥实验操作。
从此,一入销售深似海,开启了生物销售的职业生涯之路。
毕业以来,曾在三家公司工作,跳槽两次。
第一家,人生第一份工作,技术服务类销售,待了三年,无法激励自己。于是就撤了。
第二家,待了两个月,发现IVD行业还不如科研服务。于是就撤了。
第三家,现在这家公司,找到合适方向,工作时间挺久,还算稳定。沉迷其中,专心搬砖。
你也跳槽过吧,当时如何做的选择?
前文《年底了,想跳槽就跳吧》,已奉劝朋友们,想跳槽就跳吧。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合理跳槽是职业发展关键一步。该文只是帮大家打开畏惧跳槽的心结,还没有说到实际操作指南。
本文就来完善:跳槽,是一门技术活,是个人职业发展必修课。
01
—
不要把奖金当作事业
假如给你300万,买你10年青春,你卖么?
做生物销售,年薪30万,干10年。10年后,除了钱,一无所获,你愿意么?
如果你不愿意,那就不要把挣奖金当作事业。
再问一句,假如你现在拥有1个亿,你会做什么?
如果财富自由之后,你了无生趣,无事可干,那可真是个悲哀。
所以,找点能激发你斗志的事来干,不为钱也愿意做的那种,那才是事业。
工作只为钱,工作只是给老板打工,那你就应该换工作了。再这么下去,突然蹉跎岁月。
跳槽第一原则:不做职场咸鱼,寻找梦想中的事业。
在一个行业,找准一个细分方向,愿意持续深耕,这才是你的事业!
02
—
创业九死一生,即便是做试剂经销商,尽管看上去很简单
动不动,就有朋友出去开公司了。在实验室跑几年,对生物试剂销售套路熟悉了,认识了一些客户,知道一些试剂品牌,于是出去自己当老板了。屡见不鲜。
市面上,确实能存活下来的经销商为数不少。但多数情况是,在挣一份辛苦钱,和打工没有太大区别。
不是劝你不创业,是劝你有把握了再创业。
坊间流传一句话,当你有100%的把握能成功创业时,你创业失败的概率依然是90%。看上去简单,自己做老板更潇洒,实际干起来,会有很多难处。你做经销商,流动资金哪里来,客户不信背包客,账期太久不敢做,代理产品不敢压货,持续内卷无突破,干了几年销售还是只一个...
有牛人总结,挣钱的三种模式:1 压迫打工人;2 自有产品,渠道模式;3 资产证券化。如果你创业,既不能招更多销售压迫剩余价值,又不能打造自有产品吸引加盟,还不能忽悠资本包装上市,你做个经销商有啥意思。还叫啥创业。
再强调一遍,不是劝你不创业,是劝你有把握了再创业。
多在好的平台历练一番,给老板打工更是给自己打工,增长见闻,锻炼本领,自有你出山之日。说到底,创业是认知变现。你见的越多,格局越高,视野越开阔,就越有可能成事!别急,持续学习,不断进步,慢慢来。自有你认知变现的一天。
03
—
即战力最大化——跳槽第一秘诀
职场常见现象,在某行业做了几年,经历了一些困扰,就希望跳出这一行业或者岗位,去尝试新鲜事物。年轻人,常常做出跨行或者跨岗位的选择。
年轻人,请记住:即战力,最能代表市场价值。
什么是即战力?就是来之即能战,战则必胜的能力。
人,是越聚焦,越有积累,越有优势。你好不容易积累了几年的经验,你的价值也就这么点,少得可怜,你还有放弃这点优势,去新的领域重新开始。这不明智。
招聘时,公司通常更愿意招干过类似工作的人,有足够工作经验的人。一来很快就能上手,就能帮得上忙,这就是最理想的候选人。企业招人,不是为了培养人的,是为了做事的。这一点在薪资上也会有体现。
现在很多企业都有“竞业限制协议”,该协议的存在恰恰证明,离职人员应首选考虑去竞品公司。竞业协议中,会要求离职人员2年内不可以去竞品公司,相应的公司会每月给予离职人员以竞业补贴。既然企业愿意花钱买你不去竞品公司,恰恰说明离职去竞品公司最能发挥你的价值。你倒好,不用原东家给钱,你就自愿放弃自己的价值。前东家求之不得。
总结一下,打工人跳槽,即战力最大化是最重要的。进一步说,跳槽,直接去竞品公司,其实是职场价值最大化的方式。除非,你另有打算。还要注意一些必要的保密协议和职业操守。
比如,你是优宁维销售,离职后你就去达科为、爱博泰克、三鹰等抗体公司。如果你能在抗体行业深耕十年,自己出来也更容易成事。
有意思的现象,有很多生物试剂销售在科研实验室待久了,认为实验室都是在消耗科研经费,比较封闭而且离转化应用太远。他们希望去更近临床应用,于是专做IVD销售或者医药代表。这就可惜了。貌似都是生物医药销售,其实基本是两个行业,客户群体完全不同,销售模式也不同。当前药械集采形势严峻,而生物医药行业上游越来越火,生物试剂领域多好,何必去陌生地方凑热闹。
04
—
能不跳,就别跳
上一条已论述,职业发展一定要追求即战力最大化。为了实现即战力最大化,甚至建议去竞品公司。总之,越熟悉的市场、环境、产品,越容易发挥价值。单纯地,沿着这一理论取极值,就是最好不跳槽。
能不跳,就别跳。这一条才是金玉良言。
人在职场混,大家都是在熬。谁容易啊。别以为当领导容易,你看有几个不秃的领导。在这家公司碰到的问题,到下一家也有可能碰到。
跳槽,本身无可厚非。最可怕的是,人一旦做好随时跳槽的准备,就很难再躬身入局,很难沉下心来应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
跳槽穷半年,跨行穷三年。一旦跳槽,你将重新适应新岗位。折腾。
05
—
最后的话
提到跳槽,我总是能想起一段离职吵架名场面。
老板:公司有几百人,你离职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会照样向上发展,不会因你的离开有任何影响。
销售:市面上这么多公司,我去哪家都不会比这里差。离开贵司后,对我影响一定挺大,没有了阻碍,相信我一定能进步更快。
虽然吵架双方言辞及其犀利,却也道出真相:
跳槽,公司不会垮,人也不会垮;跳槽跳得好,谁都比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