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

2024-11-18 02:12| 发布者: dxf17| 查看: 201| 评论: 0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jpg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jpg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jpg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jpg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5.jpg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6.jpg

本版策划/李英波 统筹/贾蓓
武汉“三农”创新求变新进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3年,武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湖北省关于“三农”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江城大地,以良田良种固粮基,良法良机促粮丰,扎实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今年,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241万亩(新改建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23万亩,超额完成全年218万亩的任务,面积、单产、总产同比增长2.4%、1.8%、4.2%。组织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前三季度,全市蔬菜生产、生猪出栏、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1%、13%、6.5%,有效保障市场需求。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7.jpg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武汉抢抓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机遇,全力推进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3大主导产业,现已集聚11个农业院士团队,建成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微生物等16个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家企业及平台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分子育种、微生物农药、动物生物制品、生物DNA指纹鉴定技术获批4个部级公共研发平台,中部农业“硅谷”雏形初显。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8.jpg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武汉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今年是武汉乡村建设“23456”工程的收官之年,已创建2个美丽乡村重点区,打造33条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建成43个乡村休闲游重点村、52个精致农业重点园区、619个美丽乡村项目,加速“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9.jpg

2023年,武汉“三农”人紧盯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点状用地政策落实,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乡村人才建设,首次将现代农业领域纳入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范围,评选“武汉英才”现代农业领域人才、农业技术中高级职称专家、武汉农匠;强化金融支农,在继续拓展惠农贷、保证保险贷的基础上,构建财政支农、金融活农、保险助农协同机制,探索开展生猪活体抵押、“保险+期货”价格保险创新试点工作,各类金融支农贷款达4.05亿元。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0.jpg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值此年终岁末之际,武汉《大地》乡村振兴周刊推出“闯关”特别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三农”的2023,看看一起经历克服的那些困难,取得的那些成绩,更满怀信心地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书写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答卷。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1.jpg

【稳农】
粮稳天下安。作为超大城市的武汉,全市近1500万人的粮食安全和“菜篮子”的稳产保供至关重要,既是农产品生产保供的压力,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
武汉山水田园资源禀赋独特。乡村面积占全域国土面积70%,耕地面积351万亩,年生产粮食90万吨、蔬菜839万吨、水产品45万吨、肉蛋奶34万吨。
我们积极落实国家“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的要求,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生产、畅流通、抓应急、保安全,保供能力全面提升,蔬菜和淡水产品自给率分别达到139%和110%,价格在全国处于中低位水平;猪肉、禽蛋自给率逐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 牢牢握在手中
■ 高标准农田
让种粮人底气更足
闯关点位:黄陂区蔡店街道、六指街道
闯关成就:建设51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稻田研学产业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梅宇 吕超)
“轰隆隆、轰隆隆……”初冬时节,黄陂区蔡店街道马鞍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仍是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推土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平整土地、轮番作业,笔直的机耕道和端正的田块已初具雏形。
“2022—2025年,全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7.86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3.2万亩,至‘十四五’期末,全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将建成251.31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部、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布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机械化、节水灌溉、高产高效、田园综合体等有机结合,牢牢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抢抓冬闲 夯实高标准农田“耕”基
“高标准农田改造让‘小田’变‘大田’,规模提升了,田也规整了,更便于机械化操作,原来需要肩挑背扛灌溉的农田,现在自灌系统直接通达。”黄陂区蔡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由于田块分散,道路和排灌设施落后,农田综合效益不理想,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些零散分布的低产田变成连片的“大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2.jpg

今年秋天,丰收的高标准农田。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据介绍,今年蔡店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共5100亩,建设内容涵盖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措施、智慧农业推广等。核心区智慧农业将通过现代科技,实现农田日常管理及土壤墒情、病虫草害以及水肥管理等信息的自动监测。目前,蔡店街道正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将在明年春耕春播中及时投入使用,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 延长产业链
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实现全程机械化……“高标准农田让我们种粮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气。”在黄陂区六指街道港湾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丹介绍,合作社前期通过土地流转,已建设的2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每年可以给社员增加上万元的收入,并带动周边4个村累计3000余名村民脱贫致富。
今年,通过规模化经营、品牌打造和产业融合,胡丹正让高标准农田发挥最大效益。
“我们把村民不种的田收集起来,把小田变大田,实现机械化、大规模、大面积粮食种植,然后统一品种、统一质量、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这样,整个产业就激活了。”胡丹说,她还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将合作社农田划分为395块,小的3亩、10亩,大的百余亩,每一地块设定一个编号,通过北斗系统精准定位,给每块农田“上户口”。如今,通过合作社办公室里的智慧农业系统,便能够远程查看秧苗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稻田缺水情况。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3.jpg

黄陂永旺智慧农场智能种田管理平台。
AI助手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如穴数、基本苗、低洼、杂草等,对田块做体检并分析巡田结果。种粮人根据巡田结果,科学精准地选定田块进行田间管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以前巡田1000亩需要2人花费1周时间,现在有了‘一键巡田’功能,只需1人20分钟就能搞定,并且能精准分析作物长势,给出托管服务建议,既节本又增效、增收。”胡丹说,今年,通过不断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与良机的深度融合,合作社2万亩水稻已全面实现订单化种植,产量达3000万斤左右,注册的“浮香”牌大米被评选为湖北省名牌产品,销往省内外。
依托万亩高标准农田水稻粮食种植基地,胡丹还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打造稻田研学基地。“比如在秋季,孩子们可以来体验收割稻子,让他们明白粮食来之不易,收获劳动带来的愉快。”胡丹说。最近,胡丹正式推动“稻田农庄”项目建设,吸引市民下乡观光、研学、消费,让高标准农田发挥更大的作用。


■ 新型温室大棚
蔬菜一年四季种植
闯关点位:新洲区凤凰镇东方神农生产基地
闯关成就:建立新的温室大棚,丰富市场淡季蔬菜供应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陈雪莹)
在武汉市汉口北四季美农贸批发市场里,货车来来往往非常频繁。湖北东方神农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神农”)将“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设在了这里。
“我们公司一直承担着全市菜篮子保供的重任,同时对接了不少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食堂供应,每天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配送。”东方神农负责人李珂静介绍,这个集散中心是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建设,通过大数据中心实现产品运营、销售采购、仓内交易、物流承运等在线订单协同。“今年公司建设了一批新型蔬菜大棚,可以极大地降低天气对蔬菜生长的影响,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让消费者的餐桌更丰富。”李珂静说。
新型蔬菜大棚助力作物生长
从汉口北配送中心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位于新洲区凤凰镇的东方神农生产基地。冬日阳光正好,秋冬季节的蔬菜刚播种不久,正在静静生长中。工人们则正抓紧时间收红薯,除了直接售卖的,还有部分红薯被切片后放在阳光下晒成红薯干,或是被加工成红薯粉丝,剩下的则都被存储起来。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4.jpg

东方神农生产基地里冬季露地种植的耐寒蔬菜。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生产基地里最醒目的当数黑色网覆盖着的蔬菜大棚。它与武汉常见的中间高两边低的白色钢架大棚不同,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公司今年新修建的大棚,参考了北方蔬菜大棚的样子,整个大棚一边高,一边低,顶部是一个斜面,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大棚上覆盖的黑色网会被卷起来,让棚内迅速升温。大棚高的一边是厚厚的土墙,有阳光的时候,土墙可以吸收蓄积热量,等晚上气温降低,土墙就会缓慢释放热量,保证棚内的温度,让作物可以顺利越冬并迅速生长。
番茄,特别是高档番茄,是东方神农的“拳头产品”,有釜山88、黑美人、草莓西红柿、金色阳光等品种。这些口感脆甜的生食番茄以前只在春夏之交有售,有了现在的新型大棚,这批高档番茄能在过年前后上市,丰富武汉人的餐桌。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5.jpg

新型温室大棚里的番茄春节前后即可上市。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这批大棚如果运转良好,我们会推广一定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不仅能丰富市场供应,也能让种植的效益更高。”李珂静说。
5000亩自有基地直供商超
东方神农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在凤凰镇的核心基地面积达5000亩,种植了白菜、甘蓝、番茄、黄瓜、辣椒等多个蔬菜品种。“我们还有1万亩合作基地,与自有基地一起承担全市蔬菜保供任务。日常情况下,我们公司也按照市农业农村局的要求,承担常规冬储春供的任务。”李珂静介绍。
比如基地生产的大白菜、包菜等,成熟后有很大一部分会打包进入冷库。一般来说,春节期间至少有3天是没有人收菜和卖菜的,在这种特殊时候,就轮到储备菜上市。此外,蔬菜青黄不接的春季、秋末,储备菜也会投入市场,满足市民的需求。
东方神农和武汉市的中商、中百等大型连锁超市都建立有合作关系,在市场菜价高的时候,公司的蔬菜会直接从基地大量运往这些商超,平价供应给市场。
李珂静介绍:“今年蔬菜价格很低,这个时候我们就多收菜、多囤菜。等市场上菜价高的时候再出售,这也能保障公司的利润。公司有一百多号人,不少都是从2008年基地创立起就一起干的老员工。我们的合作基地,包括周边的种植户,都对我们公司的种苗、技术等有一定的依赖性。建立完整的蔬菜供应链,自带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让种植户有利益,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6.jpg

新型温室大棚能保证番茄冬季生长所须的温度。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智能化育苗工厂可以保证苗的质量,让蔬菜提前上市。更多更新型的温室大棚,则能让我们种植更丰富的蔬菜品种,弥补淡季的需求,丰富我们的自有供应链。”李珂静表示,明年,公司希望能够把5G大数据等数字农业的内容进一步引入基地,实现育苗的提档升级。


■ 万亩渔业基地
打造“武汉活鱼仓库”
闯关点位:东西湖区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
闯关成就:打造“武汉活鱼仓库”和“亲鱼培育基地”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朱文欢 高伟 熊心彤)
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今年落地东西湖区,东西湖区农投集团程俊介绍,该基地边建设边投产,本月已有新鲜活鱼逐步上市。而基地建成后,不仅可作为“武汉活鱼仓库”和“亲鱼培育基地”,还可供市民休闲垂钓。
改造池塘打造标准化养殖环境
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占地面积2.3万亩,位于东西湖区北端,横跨柏泉及东山两个街道办事处。由于临近府河,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发展渔业的优势区域。
长江日报记者在基地看到,一个个鱼塘排列整齐,正在运转的数台增氧机激起阵阵水花,发出隆隆声响。养殖工人身着下水衣,正在对鱼塘沿岸的杂草进行清除。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7.jpg

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里大小不一的鱼塘。
“在基地建设之前,这里的鱼塘形状、面积不一,而且以养殖传统的‘四大家鱼’为主,产量也不高。”程俊介绍,东西湖区农投集团结合区域环境和生产实际,按照现代渔业养殖标准化要求,对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分散不规则、水系不合理的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把小池变大池,把浅池变深池,经过改造,原来的683个塘堰变成了如今的327个。
如今,基地有54个面积在30—80亩的小塘,16个面积在80—120亩的中塘,7个面积大于120亩的大塘,1个面积在1000亩左右的超大鱼塘,鱼塘最深可达3米,可以为各种水产养殖提供充足的空间。
“此前被6个鱼塘分割而成的莲子湖,通过改造已成为一个千亩巨湖,水质透亮,环境优美,不但可以作为‘武汉活鱼仓库’和‘亲鱼培育基地’,还十分适合市民来休闲垂钓。”程俊说。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8.jpg

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里的鱼塘都经过了标准化改造。
坚持智慧绿色循环养殖
在基地现场,记者发现,部分塘堰没有用于养殖,而是用于尾水过滤。程俊介绍,这是名为“三池两坝”的尾水生态净化治理模式。养殖后的尾水通过管道进入第一个沉淀池,颗粒性物质沉淀后,进入第一道过滤坝进行粗滤,再流入第二个曝气池,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加速分解有机质,再经过第二道过滤坝进行精滤,最后进入第三个水池,即生物净化池,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物质,进一步净化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的尾水,将进行循环利用。
在改造塘堰的同时,基地完善水网、电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泵站、涵闸,贯通了长达21公里的沟渠,实现水系连通、排灌独立。
如今,基地已覆盖智能投喂系统,接下来将构建水环境智能化监控、智能诊断预警等系统,打造全国渔业标准化、智能化养殖高地。
年产量可供武汉人吃半个月
目前,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内除了“四大家鱼”,还养殖了长江名特优品种,主要包括长吻鮠、胭脂鱼、大白刁、七彩马口鱼、鳜鱼、甲鱼、黄颡鱼、小龙虾、螃蟹、鳝鱼等。根据测算,整个基地全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两万吨,满足武汉人半个月的需求。
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预计3年后满产运营,将依托东西湖“金银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农投集团农贸市场及餐饮配送、水产品加工等渠道进行销售,预计实现年产值5亿元,其中,一产预计年产各种鲜活鱼1.4万吨,年产值2.6亿元;二产计划发展斑点叉尾鮰、小龙虾预制菜,年产量0.6万吨,年产值2.3亿元;三产休闲旅游,年产值约1000万元。
据介绍,东西湖区还计划将基地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两道三区”的景观特色线路,建设以渔业为主导产业的都市田园综合体,实现“春看花、夏采荷、秋闻香、冬观鸟”的优美场景。


【兴农】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近年来,武汉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设了一批都市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民宿、共享农庄等,通过育龙头、延链条、建园区、大招商,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生产加工服务相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
■ 扎根农业七年
从种橘子到做循环农业
闯关点位:武汉市宏盛博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闯关成就:建酒厂流转鱼塘延长产业链,网上开旗舰店直播卖货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吕巍)
12月14日,大风降温前,在江夏区山坡街道光华村的橘园里,武汉市宏盛博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朝,正带着工人给橘树盖上防寒的白色厚膜。“到今年,我已经在江夏种了7年橘子了。橘子最怕的就是冻害,这几年我一直在找更好的防冻方法。”张朝说。
不过,7年来,张朝可不是只种橘子,他不仅把橘园种成了“百果园”,还建酒厂、流转鱼塘、发展采摘游、直播卖货,做起了循环农业。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19.jpg

张朝在“百果园”查看水果长势。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种橘子种出“百果园”
张朝的橘园里,有高高的拱形钢架,就是为了搭防冻膜而建。橘园路边的空地上,零星散落着几座农耕雕塑,展示着种稻、犁地、打谷、摘果子的场景。
因为想发展观光采摘的旅游项目,把橘园变成四季果园,张朝从2021年开始丰富园区的水果品种,不仅种植橘子,还种了桑葚、桃子、蓝莓、梨子、柿子等80多个品种的水果,从单纯的只有秋冬有水果成熟,朝四季都有水果可摘发展。“但是步子迈得大了,景观设计提前了太多,没考虑到大部分水果都是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挂果的。要等水果都长好了,我们的餐饮和住宿发展才会水到渠成。”张朝说。
除了种橘子等水果以外,张朝还做起了果树的育苗。只要附近农民有需求,他就提供果树苗,并且提供全套技术服务。何时需要施肥,何时需要剪枝,何时需要疏果和除虫,张朝的合作社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模板,让农民可以很容易去复制。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7年时间,光华村和周边的村子有了全新的面貌。
建酒厂增加附加值
降温前,一部分工人忙着给橘园盖保温膜,另一部分工人则抢收成熟的橘子。这些橘子长得好看的被分拣出来售卖,剩下的则用来酿造果酒。
张朝表示,让农民能从土地上获得效益,除了把农作物种好,更要把它销售好,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加工增加它的附加值。虽然目前橘子树的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但合作社的水果品质不错,和众多高端水果销售商签有直销合同,收购价远高于市场价,种植水果的效益能得到保障。
高端水果淘汰率高,剩下的水果正好酿酒。2022年,张朝投资的酒厂开业,今年还在淘宝上开设了天猫旗舰店卖酒。“我们做橘子酒、猕猴桃酒、粮食酒,今年种了300多亩桑葚,桑椹酒也在研发中。我们还收购附近村民的果子,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张朝说。
酒厂里,成袋的果子、成包的粮食作为原料,正准备进入蒸煮环节,几十个发酵罐整齐排列着。“酒厂每年可产酒110余万斤。”张朝说,“我们的果子酒走线下高端市场,粮食酒走线上市场跑量。周边农民种的粮食、种的果子,我们都可以拿来酿酒。”
流转鱼塘做循环农业
宏盛博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不仅种果树,去年建了酒厂后,还流转了700亩的鱼塘试水养鱼。“酿酒后剩余的酒糟是喂鱼的好饲料,鱼的粪便和塘底的淤泥又可以给果树提供有机肥料。”张朝解释自己流转鱼塘的初衷,“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进行高效的传递,让农业和自然的关系得到维持和加强,从而都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秋冬正是常规起鱼的旺季,可是这里的鱼塘却很安静。张朝说,自己做农业多年,深知要获得好的效益,最重要的就是打好时间差。“冬季大家都干塘起鱼,因为上市量大,鱼的价格并不好。”为此,张朝尽量把大部分鱼的上市时间控制在七八月的淡季,那时候上市的鱼少,价格自然高。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精确计算鱼苗的投放时间、投放鱼苗的大小,并且做好精确的池塘管理。
经过2022年的试水,今年合作社加快了做循环农业的步伐,又流转了2300亩水面扩大养鱼规模,养殖面积扩大到近3000亩。“现在我要给酒厂扩容,从目前的年产110万斤酒扩大到可年产700万斤酒以上。相信明年,酒厂和旅游都能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张朝说。


■ 打造“梦幻城堡”
构建高端田园度假胜地
闯关点位:武汉·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
闯关成就:获评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打造艺术民宿城堡,建智慧农业中心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通讯员李万里)
冬日暖阳下,走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邓南街道新沟村,沿着汉洪线向深处走,穿过长约5公里的水杉林,就到了武汉·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
“预计明年3月底,我们眼前这片土地就将对外试运营,成为游客邂逅武汉的另一块乐土。”兰岛都市田园负责人罗静望着不远处正在修建的艺术民宿城堡,眼里充满期待。
罗静介绍,今年9月,兰岛成功获评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并作为湖北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大示范项目,积极推动三产融合,计划打造武汉高端小众的旅游度假胜地。今年10月,罗静被评为2023年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融入艺术美学,把网红“芝麻谷”搬来武汉
“以前这里是废弃的旧仓库,获得建设用地审批后,我的脑海里就浮现了这座城堡的模样。”罗静介绍,艺术民宿城堡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外形结构。民宿整体风格以白色为主,左侧为兔子形状,以童话故事为蓝本,打造森林中的“梦幻城堡”。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0.jpg

艺术民宿城堡餐厅俯瞰效果图。
临近年末,艺术民宿城堡的建设仍如火如荼,罗静与设计团队正讨论着装修方案。“目前民宿已进入精装修阶段,一共88间客房,所有家具和装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多都是专门定制的。”罗静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了一本厚厚的设计图纸,翻开一页说:“你看这个花瓣灯,占地20多平方米,一盏就能照亮整个餐厅,从画图设计到制作,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
据了解,艺术民宿城堡涵盖了酒店民宿、公主的秘密花园餐厅、王子的魔法森林餐厅、婚礼宴会礼堂、无边泳池、小酒馆、咖啡屋等区域,每个区域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游客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电影,也可以一边泡温泉,一边小酌两杯,感受全身心的放松。
为了打造出心目中的“梦幻城堡”,今年初开始,罗静便带着团队奔走在全国各地,实地体验了十多家网红民宿,直到遇见了莫干山深处的芝麻谷。“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我要的‘梦幻城堡’风格,我要把它搬回武汉。”罗静笑着说,“我们现在的总设计师,正是芝麻谷的设计师,设计方案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百次。”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1.jpg

艺术民宿城堡餐厅效果图。
罗静认为,除了设计方案的高难度和高标准,艺术民宿城堡建设的另一大难点在于艺术和生活的融合。“这里不仅要美,更要有生活气息,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罗静说,在民宿建设过程中,她会邀请自己6岁的女儿一起创作,墙面上的涂鸦、草坪上的绿树、餐厅的命名等,都保留了一分童趣。
发展智慧农业,点亮武汉乡村休闲游新图标
在艺术民宿城堡四周,是绿油油的麦田,冬小麦刚刚抽芽,为肥沃的土地披上一件件“绿衣”。这里是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的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4400亩高标准农田里,主要为大豆、小麦等粮油作物轮作。此外,兰岛还有900余亩农业生态旅游体验基地,智慧大棚里,种植着阳光玫瑰、奶油草莓、沙拉生菜等果蔬,着力打造精致的有机共享休闲农场。
从1000亩蔬菜基地,扩展到如今的6400亩田园综合体,罗静花了8年时间,从地产开发成功转型到农旅产业中。
罗静回忆说,2016年,为了给客户送些健康放心的蔬菜,她在新沟村流转了1400余亩土地,主要种植蔬菜和水稻,聘请当地种植经验丰富的村民管理田间,带动村民增收。
“当时选择新沟村,一是被这里的优质环境所吸引,这里是长江进入武汉的第一湾,三面环水,西面是内荆河、南面是武湖湿地、东面是长江,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粮食;二是被当地的村民感动,当时这里的村民虽然不富裕,但并没有自怨自艾,对我非常友善,给了我们很大的信任。”罗静笑着说,“今年初计划申报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后,我们便继续流转了水一村、水二村共5000亩土地,流转费每年超过600万元。田园综合体建成后,预计可为周边村民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共同增收。”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2.jpg

艺术民宿城堡餐厅效果图。
智慧农业是建设都市田园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9月,兰岛农业智慧管理中心建成,红色的外立面,形似起飞的飞机,寓意着武汉现代农业扶摇直上,直冲云霄。“在智慧管理中心,可以全方位观察到园区的种植情况,对区域内的气象环境、土壤墒情、病虫害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农业的精准监测、智能管理,使生态农业充分‘智慧化’‘数字化’。”罗静说。
以绿色农业为产业核心,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下一步,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将在现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改造,在树林里建设“萌宠乐园”;在麦田田埂上铺设栈道,打造“麦田秀场”;在草地上建设户外露营基地;在路边建设小吃美食街……在不破坏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构建出集奢野度假、养生休闲、个性化定制服务、艺术文化、研学营地、户外拓展为一体的高端小众型都市田园综合体。


■ 深耕休闲农业
农旅融合打造“水稻公园”
闯关点位:新洲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
闯关成就:打造“武汉水稻试验田”,发展农文旅相结合的特色产业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陈荟艺 金梦梅)
“我有20多年没割过水稻了,10月带着孩子来紫薇生态稻田体验了一把,很开心。在亲身体验中,孩子了解农耕知识,对久居城市的他们既是一次考验,也拓展了知识面。”今年5月,位于长江新区仓埠街道丰乐村的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内,紫薇生态稻田变身“武汉水稻试验田”,在秋季丰收时,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秋收之乐。
据介绍,近年来,紫薇文旅集团因地制宜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在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方面不断“闯关”,今年春秋两季已接待研学游客逾12万人次。
42个优质水稻品种“试验田”集中播种
今年6月水稻播种“黄金期”里,十余位农民卷起裤腿、挽起袖子,将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均匀地撒入一块块水田中;一旁的田埂上,紫薇文旅集团工程管理部经理董晓晓正和伙伴们召开田间碰头会,商量水稻的养护计划。
据介绍,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市种业协会组织20多家种子企业,在新洲仓埠打造武汉国家农创中心水稻展示基地。500亩紫薇生态稻田变身试验田,42个优质水稻品种在此集体播种、长大、丰收。
42个水稻品种中,有不少明星品种,包括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研发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华夏香丝”,它曾凭借长粒晶莹的颜值和酥而不软、黏糯爽口、清香美味的品质,成为首届“江城优米”冠军。
紫薇文旅集团副总邱丹建介绍,10月底,“试验田”稻谷收割完毕。基地将不同品种稻谷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品质好的稻谷加工成精米进行销售。“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全市种业的联谊交流平台、创新成果平台,成为种业人才的实训基地。同时,基地与田园综合体联合,着力打造融合品种展示、农业景观打造、农事体验研学等于一体的水稻旅游公园。”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3.jpg

丰收时节,紫薇生态稻田遍地金黄。通讯员蒙晓东 摄
除了500亩“试验田”,今年紫薇生态稻田其他地块主要种植的是“隆两优987”水稻品种。负责田间管理的徐国林介绍,今年紫薇田园综合体尝试将无人机、智能灌溉等新科技融入种植中,千亩核心区产量破百万斤。
此外,紫薇生态稻田打造出优质生态的“武湖”大米品牌,立足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及4A级景区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稻田观光、科普教育、稻田抓鱼(鸭、虾)、稻田露营等体验式休闲农业。
创新联农带农拓宽增收渠道
据了解,紫薇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域涉及的7个行政村,已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350余户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
合作社通过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唤醒“沉睡”资源,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
同时,村级成立劳务合作社、机械合作社,有劳动能力和有农业机械或技术的群众,入社成为社员,为紫薇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域的种植提供劳动力和社会化服务。农民通过“保底分红金(流转收入)+股金(合作社股份分红)+薪金(务工收入)”的方式,增加了收入;村集体则通过“集体土地流转金+合作社管理金+集体资产入股分红金”的模式,每年可增收20万元以上。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4.jpg

丰收时节,紫薇生态稻田遍地金黄。通讯员蒙晓东 摄
除了紫薇田园综合体项目联农带农,紫薇都市田园景区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约600多个,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000多人次。景区副总经理陈荟艺表示,景区积极发动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开民宿、办农家乐,并免费开展各项培训,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农民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走上创业致富之路。优厚的工作待遇和发展前景,吸引了一批年轻人才回流家乡、服务家乡。
提起未来的发展规划,紫薇文旅集团创始人袁惠文表示:“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联农和带农的机制,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村集体共享发展成果。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家乡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贡献力量。”


【立农】
产业振兴,品牌先行。大江大湖的大武汉,独特的地域环境、优越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农耕文化,孕育出了大批优质农产品。而以这些优质农产品为基础打造品牌,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固化农产品形象,也能吸引和引导消费者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2022年以来,武汉积极创建“江城百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武汉现代都市农业的品牌标杆,促进都市农业进一步提档升级。2022年,经“江城百臻”宣传的武汉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较上年增加20亿元。今年,“江城百臻”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授权产品目录已达81个,同时积极进行品牌价值评估,助力武汉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


优质农产品品牌加持 叫响“武汉味道”
■ 黄陂荆蜜
抱团发展做大品牌
闯关点位:黄陂区蜂业协会
闯关成就:500余户蜂农“抱团发展”
黄陂荆蜜产值近5000万元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杨晓)
说起蜂蜜品种,槐花蜜常被人们所熟知,而在黄陂区,作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的黄陂荆蜜,近年来正以其独特的品质征服国内食客的味蕾,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滋养着漫山遍野的牡荆花,特有的地理环境成就了黄陂荆蜜的好品质。2011年,黄陂荆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如今,500多户蜂农抱团发展,把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一年产值达到近5000万元。”黄陂区蜂业协会负责人介绍,黄陂荆蜜是中国四大名蜜之一。近年来,黄陂区通过培训提升养蜂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推进蜂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现在这项‘甜蜜事业’越来越甜,助力更多蜂农增收致富”。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5.jpg

黄陂荆蜜。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摄
每瓶荆蜜都能追根溯源
冬日暖阳下,黄陂区木兰乡富寨村红马寨养蜂基地里,百余个蜂箱整齐码放,基地负责人刘维军正忙着检查蜂箱,趁着寒潮到来前把蜂箱缝隙堵好,减少冬季冷风对蜂群的影响。
“现在养了100多箱蜜蜂,可得把它们招呼好。这是我全家过上甜蜜日子的‘法宝’。”刘维军说,冬季的主要工作就是管护好基地的蜂箱,做好蜜蜂监测。“蜜蜂现在都是半冬眠状态,开春后就会活跃起来,白天知道出去采蜜,而且会根据路线返回,聪明得很。”
黄陂荆蜜一年只在5—8月生产,特别是七八月份,黄陂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内近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白蓝紫的荆条花漫山开放,流蜜期长达两个月,这也是荆蜜品质最好的时段。牡荆花花开时,就会吸引无数蜜蜂前来觅食,黄陂荆蜜由此而来,被誉为“金黄色的瑰宝”。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6.jpg

黄陂荆蜜。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摄
刘维军说:“以前黄陂荆蜜大多是武汉本地人来买,由于口感好,品质有保障,顾客也多了不少外地人。现在我们自产自销的产品已经卖到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湖南、河南、贵州等地,还有欧盟代表慕名前来商洽。”
目前,黄陂荆蜜主要靠企业销售和蜂农自销,黄陂区蜂业协会在行业开展养蜂人实名化生产销售,每一件蜂蜜产品上都有蜂农姓名和电话,“每瓶黄陂荆蜜都能追根溯源,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抱团发展提升品牌价值
黄陂区蜂业协会常务理事、武汉乐神三宝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德华介绍,黄陂荆蜜对于产地范围有着严格要求,蜜蜂采集地必须在黄陂区红岗山、木兰山、石门山,以及西部的云雾山、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一般天然蜂蜜中的淀粉活性酶值为4ml/g.h,而黄陂荆蜜中的淀粉活性酶值含量高达15ml/g.h以上,这意味着黄陂荆蜜的营养价值更高。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7.jpg

黄陂荆蜜。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摄
“黄陂是我国十大养蜂基地之一,高峰期时,这里的蜂农达到了4000多人。”何德华说,由于蜂农“追花夺蜜”的游牧性质,定居在黄陂养蜂的人数逐年减少,而随着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蜂农已经逐渐从单纯的采蜜,发展为自产自销一条龙模式。如今,黄陂区18个养蜂专业合作社、546个专业养蜂户抱团发展,使黄陂荆蜜的品质和价值不断提升。今年,在政府部门和黄陂区蜂业协会的支持推广下,黄陂荆蜜的产量和销售额有望实现新突破。
“黄陂荆蜜已成为黄陂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黄陂区蜂业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区以荆地养蜂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龙头,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养蜂场和蜂农为基础,形成产业链条,正迈向集约化模式发展。此外,黄陂区蜂业协会还为区内地标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并半价为蜂农统一印制“黄陂荆蜜”商标、包装盒、包装瓶等。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8.jpg

黄陂荆蜜。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摄
“我们在木兰种蜂基地建成了黄陂区蜜蜂科普馆,正在新建标准化生产加工厂房,满足蜂农和其他群众的各项文化和生产需求,把服务对象从单一的养蜂户扩展到各乡镇养蜂合作社、养蜂协会团体等。”何德华说,未来,乐神三宝蜂业将和黄陂区蜂业协会共同努力,继续提升地标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让更多人了解黄陂荆蜜。


■ 蔡甸莲藕
“千年招牌”玩出新花样
闯关点位:蔡甸区永利村藕鲜森种植专业合作社
闯关成就:建立专业自媒体团队宣传莲藕文化
研发莲藕衍生产品;打造莲藕文化休闲基地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朋友们,想知道咱们蔡甸莲藕长什么样吗?今天就带大家直击挖藕现场,千万不要错过哟……”12月20日上午8时许,在“知音藕先生”直播间里,主播“藕三宝”将镜头对准不远处的藕塘——这里是蔡甸区永利村藕鲜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粉藕基地,负责人李正旺正和挖藕师傅们在塘里“摸金”,顺着荷梗向下,不一会儿就捞出一条长约80厘米的莲藕,简单冲洗后,便能看到莲藕的粉嫩本色。
当下正是莲藕采挖的旺季,藕塘里时常传来惊呼声和欢笑声。看着一根根品质、颜值俱佳的莲藕,李正旺笑着说:“通过在直播间不断科普蔡甸莲藕文化、推荐莲藕美食,蔡甸莲藕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不少,现在每天的鲜藕都供不应求,用莲藕制成的粉条、热干藕粉等产品在网上也卖得十分火爆。”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29.jpg

李正旺正在藕塘里挖藕。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摄
“知音藕先生”化身美食推荐官
上午推荐蔡甸莲藕美食,下午科普蔡甸莲藕文化,晚上直播带货莲藕方便速食产品……今年10月起,李正旺的“知音藕先生”直播间一天三场从未间断,幽默的语言、热情的现场氛围、精彩的文化故事,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短短两个月,已新增了近10万粉丝,平均每场直播观看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增加到了超万人,累计点赞超百万人次。
“以前也做直播,但没有坚持每天做,于是经常能收到粉丝的私信,询问下次直播时间。”李正旺表示,粉丝的“追问”让他认识到每天做直播的必要性,于是,李正旺聚集了3位经验丰富的网红达人,建立了专业的自媒体团队,从今年10月1日开始,一天3场直播,每场3小时。“这不仅是积累人气的好渠道,更是传播蔡甸莲藕文化的好途径。”
在基地展示中心,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产品橱柜旁摆放着大小不一的砂锅,还有一排小型汤煲,李正旺介绍,这是直播时要用到的道具,可以现场为粉丝煲一锅粉藕排骨汤。“除了直播,今年我还带着这些砂锅参加了各种煲汤比赛,在线下活动中推广蔡甸莲藕品牌。”李正旺说。
“订单式农业”解种植户后顾之忧
“生鲜超市今年预定了500万斤,线下餐饮店预定了100万斤,莲藕粉条加工至少需要300万斤……”拿出订货本,李正旺计算着基地全年的莲藕供货量。他认为,要想增加蔡甸莲藕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必须以市场为抓手,打通前端销售渠道。
凭借着多年的销售经验和人脉,近年来,李正旺已经在全国铺开了销售网。“以往我们都是等着客户下订单再发货,但今年,我们调整了销售方式,联合生鲜超市、线下餐饮店等渠道,开展‘订单式农业’。”李正旺表示,通过“订单式农业”,蔡甸莲藕生产基地更加团结,蔡甸绿色方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藕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8家合作社拧成一股绳,夯实供应链。
为了从源头把控蔡甸莲藕的品质,今年,李正旺从市农科院引进了优质的莲藕种苗,通过自主培育,可满足合作社800亩藕塘以及3000亩合作基地的种植需求。同时,他引进了“香粉”新品种莲藕,这种粉藕七八月就能上市。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0.jpg

李正旺正在藕塘里挖藕。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摄
“目前,基地主要以‘毛三节’、‘鄂莲五号3735’、白玉簪系列等莲藕品种为主,产量高、品质好,后期还将不断试种新的莲藕品种。”李正旺介绍,所有合作基地均使用统一的莲藕品种、统一的种植标准,聘请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管理藕塘,保证蔡甸莲藕的稳产增收。
“以前莲藕卖不出价格,不少藕农都逐渐不想种藕了。自从蔡甸莲藕的品牌知名度逐渐响亮,市场需求逐渐稳定,甚至供不应求,我们种植的信心更足了。”蔡甸绿色方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艳春说。
“全藕宴”吸引市民下乡品鉴休闲
夏可赏荷花、摘莲子,冬可挖莲藕、喝藕汤。为了让市民沉浸式感受蔡甸莲藕的魅力,今年初,李正旺在莲藕基地旁打造了一处集赏花、研学、休闲农家乐、民宿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庄,推动农旅融合。
“农庄里最出名的就是‘全藕宴’,蜜汁捶藕、酥炸藕夹、葱花藕饼、藕粉圆子……除了最经典的排骨藕汤,蔡甸莲藕还有数十种吃法。”李正旺介绍,一桌全藕宴,有荤有素,皆以莲藕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道道都是美味。“进入冬季后,每天都有市民预定‘全藕宴’,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在农庄里垂钓、烧烤,体验乡村乐趣。”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1.jpg

“藕先生”的莲藕深加工产品。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摄
为了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蔡甸莲藕的美味,近年来,李正旺专注于莲藕产品深加工,自主研发出热干藕粉、藕泡米、莲藕粉条、坚果桂花藕粉等20多款莲藕衍生产品,获得15项发明专利。“今年,我们新研发出排骨藕汤的自热锅,只需加热十分钟,就能喝到正宗的蔡甸藕汤。”
如何进一步提升蔡甸莲藕的品牌知名度?李正旺谋划了两个方向:一是把蔡甸莲藕做成方便速食向餐饮市场推广; 二是推出“藕先生”线下莲藕特色小吃实体店。“有了市场需求,蔡甸莲藕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品牌知名度也能逐步提升。”李正旺说。


■ 汪集鸡汤
老字号“熬”出新市场
闯关点位:新洲区汪集汤业食品有限公司
闯关成就:年产1000万罐,一年卖出5个亿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汪强)
“继汪集鸡汤亮相央视武汉市农产品宣传片后,这个月初,我们在北京参加‘江城百臻’农产品推介会,再次实现品牌效果完美绽放!”12月25日,新洲区汪集汤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先利说,汪集鸡汤融合传统和现代工艺,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管理,在效率、安全等方面获得多重优势,鸡汤品质达到最大化、最优化,品牌价值日益彰显。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2.jpg

汪集鸡汤。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今年,汪集鸡汤线上日均销量超万罐,年销售量达1000万罐,年销售额约5亿元,带动周边上千名村民脱贫致富。
标准化生产,老字号迎来发展新契机
一罐鸡汤,香飘十里。提起新洲汪集,武汉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汪集鸡汤。
上世纪90年代末,“汪集”商标由当地政府注册,“汪集鸡汤”区域品牌由汪集汤食产业协会40多家汤食业主会员共同使用。到2000年后,汪集鸡汤发展到达辉煌时期,年产450万罐,当时的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最火的时候,武汉街头有1700多家汪集汤馆,数万人做汪集鸡汤的生意,汪集鸡汤更有了“楚天第一汤”之称。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汪集鸡汤发展放缓,陷入瓶颈。如何让老字号迎来发展新机遇?返乡能人程先利给出的答案是:苦练内功,让汪集鸡汤实现选材标准化、炒制标准化、分罐标准化。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3.jpg

汪集鸡汤。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我们汪集鸡汤用水,采用的是汪集地下18米的深井水,清澈味甜,这也是汪集鸡汤香甜的原因。同时,我们采用散养420天的母鸡,剁成24块,制成正宗土鸡汤。罐装后的鸡汤采用121℃高温灭菌消毒,将先进的食品标准化观念引入鸡汤制作全过程,用易拉罐真空包装。”程先利说,这样的鸡汤,无防腐、无添加,保质期也从7天延长至1年,“现在爱喝汤的人,只需在手机上一键下单,便能随时随地品尝到我们正宗的汪集鸡汤”。
不仅易拉罐真空装的鸡汤有严格标准,现场制作瓦罐鸡汤的餐饮店,也实现了明厨亮灶。在汪集汤大酒店、汉森汤馆等汪集街道上的汤馆,就能看到显示屏,上面实时展示着后厨的状况。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4.jpg

汪集鸡汤。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在新洲区和汪集街道支持下,去年,汪集鸡汤馆实现了明厨亮灶全覆盖,到汪集餐馆内堂食的消费者,能看到后厨的情况,吃得更放心。这套系统还和新洲区市场监管部门联网,随时接受监管。
“直播带货+产业园”助力品牌发展
程先利介绍,这两年,他们正尝试“互联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机制,通过“电商直播+网红带货”模式,在生产环节打造名特优品牌,在营销环节让消费者满意放心,持续扩大汪集鸡汤的品牌影响力。
“27.8元,两罐400克的汪集鸡汤包邮带回家!各位粉丝朋友,我们鸡汤最大的特点就是味鲜美、肉细嫩、香醇厚,食用起来还特方便,大家只需拉掉罐上的拉环,将鸡汤加热3—5分钟,便可尝鲜。”走进汪集汤业公司直播间,公司聘请的两名主播每天都会准时开播两场。程先利说,在直播间,全国各地的粉丝都有,这两天降温,罐装的汪集鸡汤卖得很火爆,当天线上订单已发走1000多罐。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5.jpg

主播正在推荐汪集鸡汤。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除了自己的主播带货,我们还和一些乡村网红大V合作,开启鸡汤产业线上+线下售货双渠道,最大程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助力汪集鸡汤走进千家万户。”程先利说,今年,占地120亩的汤食文化产业园已经在汪集开工建设,汪集汤业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玉如意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龙科技集团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将在此聚集,抱团发展。
“目前,园区具备汤食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物流、仓储等全产业链能力。”新洲区汪集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产业园将按照“一街、一馆、一区、一园”规划,打造荆楚汤食第一街、食品加工示范园、美食数字化展销馆、生态田园休闲区,建设成为多元类型融合、复合型发展结构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固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武汉继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农业产地环境更优,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实现渔船全部上岸、渔民全部参保、劳力全部转产、节点任务全部完成。同时,武汉在“十年禁渔”工作的基础上,把禁渔和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开展“江豚回归江城”工作,用数字化技术推出的“数字江豚”项目获全国政协关注和农业农村部立项支持。如今,长江旗舰物种江豚重返江城,安家长江武汉段,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


循环种养殖保护生态 农业绿色发展
■ 虾稻生态种养
实现化肥农药“双减”
闯关点位:江夏区法泗街道庆丰村
闯关成就:“虾稻共作”产业总产值达1600万元
带动周边6个村1300多户村民增收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注意冬季培水,为龙虾幼苗营造良好环境。”
“利用好浮游植物,用光合作用增加溶氧,利于水生生物生长。”
“肥水不长青苔。青苔对虾苗危害很大,会像网一样缠住小龙虾,要随时注意观察。”
……
趁着最近天气不错,在庆丰村“虾稻共作”示范养殖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周武正带着农技专家现场查看基地冬季喂养、水质管理及虾苗生长等情况,为种养大户现场支招,助力小龙虾冬季生产。
“现在是管护关键期,‘虾稻共作’是近年新生的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加上田间生态管理措施,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淡水小龙虾,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互利共生。”周武介绍,今年,庆丰村大力推广虾稻生态种养,不仅达到了水稻减化肥、减农药的“双减”目标,还提高了稻米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6.jpg

庆丰村的美丽稻田。通讯员籍鹏飞 摄
“虾稻共作”实现“双减双增”
周武介绍,“虾稻共作”在田间操作技术上,首先要实现小龙虾与水稻共作共生。为此,“虾稻共作”示范养殖基地将原来稻田边沿着田埂的1米宽、0.8米深小沟,改造成4米宽、1.5米深的环形虾沟。
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沟内生长。等秧苗长结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到稻田里。这样操作,五六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能收获一季虾,这就是“一稻两虾”。
“养殖小龙虾最关键的是要勤管理、勤观察,及时补水、投喂、补菌,确保水质好,这样虾苗长势才会好。”庆丰村种养大户易世威说,“我们养殖的小龙虾对水质有着严苛的标准,一旦施用过多的化肥或农药,稻田里的小龙虾便难以生存。小龙虾脱的壳和排泄物都是禾苗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有效减少了禾苗生长对化肥的依赖。除此外,小龙虾还是稻田里的治虫好手,稻田里的害虫都能成为小龙虾的好口粮。”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7.jpg

庆丰村的美丽稻田。通讯员籍鹏飞 摄
在稻田里自由长大的小龙虾,个大肉肥、卖相好,虾稻米的品相和口感也更优质,两者互依互补,形成了生态绿色种养模式。
“‘虾稻共作’的田地,通常肥力很足,种出来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是真正的绿色、生态,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不仅达到了‘双减’的目的,促进了土地生态恢复、提升了稻米品质,而且可获得更好的水稻种植效益和可观的龙虾养殖效益。”庆丰村种养大户朱啟德算了笔账,与传统种植双季稻相比,“虾稻共作”的田地亩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生态种养新模式闯出产业致富路
由于虾稻米比普通稻米品质更好,不少稻米加工厂和商贩主动找上门,到庆丰村收购优质虾稻米。
“虾稻米的收购价在每斤3元左右,市场售价高达每斤5元以上,成为村民增收的法宝。”周武介绍,今年,庆丰村成立了庆丰米业专业合作社和刘家港种养殖合作社,全村虾稻产业总产值达1600万元,人均收入近4万元,带动周边6个村1300多户村民增收。
据了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大米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生态、绿色的鱼稻、蟹稻、虾稻种养模式,在武汉各大生态种养基地应运而生。由于增收明显,不少水稻种植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入了生态水稻种植“双减”行列。
“随着流转租地、人工等费用上涨,种粮成本有所增加。而‘虾稻共作’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正是我们粮食种植‘双减’工作的有效调整方式。一头是传统种植效益下降,另一头是市场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长,种粮要有好收益,必须从模式上转变思路!”周武说,未来,庆丰村将积极推广发展“虾稻共作”绿色循环农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乡村产业振兴特色路。


■ 无污染零排放
养猪废弃物全部还田
闯关点位:武汉丰美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养殖基地
闯关成就:建立完整生态循环系统
养猪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通讯员蔡先进 何海珍)
“以前,‘脏、乱、臭’是猪圈的代名词,如今,生猪养殖场不仅干净亮堂,没有异味,每头种猪都住在‘单人间’里,室内温度恒温控制在26℃左右。”12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新洲区潘塘街道管寨村的武汉丰美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养殖基地看到,每头种猪用围栏隔开,地面上还铺设了滤网。基地负责人田海斌介绍,通过“猪—沼—肥—果蔬”生态种养模式,基地已实现养殖废弃物“无污染”“零排放”,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秋冬季节是种猪养殖保温、防非瘟的重要阶段,既要做到保温,又要做到通风,但这两者是冲突的。”田海斌介绍,为了达到保温和通风的相互平衡,今年3月,基地引进了风机新设备,能自动监测养殖场内的氨气浓度,当达到界定值时,系统便会自动通风。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8.jpg

养殖基地里,每头种猪都住在“单人间”里。
液态肥种出的瓜果又大又甜
养殖基地里,占地12800立方米的黑膜厌氧发酵池正日夜不停地运转着,生猪的排泄物经过高温发酵,转化成液态肥,再采用喷灌方式,循环利用到果蔬基地里。一整套模式下来,养猪场四周几乎没有异味,地面也看不到污水,非常干净。
田海斌介绍,为了提高种猪生产效率,净化种猪生长环境,种猪养殖场里采用全自动化养殖设备,用“粥料饲喂”模式,将水料比和采食速度进行匀速调配,精准水料的投放和控制,提高饲料适口性。“养殖场通过无线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等环境指标,上传至云端进行智能分析,再通过控制器对风机、水帘等设备进行自动调控,为种猪打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整个养殖场平时只需2-3位固定工值班看护。”
“每头种猪一天能产生30斤粪水排泄物,通过地下排污管流入收集池,沉淀后进入沼气发酵池,在85℃左右的高温下发酵20-45天,就转化成了液态肥。”田海斌介绍,除了液态肥可用来肥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还能发电,为养猪场供暖,沼气池里的沼渣经晾干后还能制成有机肥,随用随取,一点都不浪费。
田海斌自豪地说,基地每个环节都遵循了绿色循环的建设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推进种养配套、有机肥加工、沼液利用等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每年可减少全氮排放量171.85吨,全磷排放量44.76吨。“液态肥还田,可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降低农药使用量,实现规模养殖‘无污染’‘零排放’的目标。”
为了有效处理养殖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基地流转的1200余亩土地中,有300多亩用于种猪养殖,剩余的8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水稻、桑葚、水蜜桃、太空莲等果蔬,均使用种猪养殖废弃物转化的有机液态肥灌溉,种出的瓜果又大又甜。
“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猪养殖废弃物肥了土地,农场里种植的玉米、南瓜等蔬菜又可以作为生态饲料原料回到养殖场,形成绿色循环模式。”田海斌介绍,通过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被评为全国“最美猪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同时入选了国家“科技助力经济”重点项目。
种养循环经济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冬日里,丰美禾生态农场虽然进入冬闲时期,但依然有不少村民在田间劳作,修剪猕猴桃枝条、翻耕水稻基地,为来年的生产做准备。“农场里的果蔬生产,完全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不仅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田海斌笑着说。
正午时分,管寨村村民阮忠新正在太空莲塘里耕作。“基地里有500多亩太空莲,要赶在春节前完成灌水和二犁一耙,保证泥土的肥沃性。”阮忠新介绍,太空莲池塘面积较大,对液态肥的吸收能力强,用液态肥灌溉生长的莲蓬,3个就有一斤重,颗粒非常饱满。
“今年基地出栏了13万头仔猪,有机大米年产量5万公斤,还有太空莲、油茶等收入,公司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带动周边166户村民增收。”田海斌介绍,2019年,管寨村村集体以闲置土地入股的模式,加入了丰美禾基地种养殖事业当中,不仅盘活了乡村土地资源,还加快了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好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村集体参与入股,今年初,入股的村集体已从1家发展到6家,共入股320万元,今年底,预计能分到48万元土地股金。”


■ “十年禁渔”建功
成群江豚江中戏水
闯关点位:“江豚回归江城”
闯关成就:“水中大熊猫”江豚多次成群结队
重现长江武汉段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邓煦 覃伟)
长江生态好不好,江豚说了算。
今年以来,关于江豚的好消息不断:3月,“数字江豚”首次进入全国视野,部分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相关提案;4月,4头江豚首次被放归长江武汉段;7月,“数字江豚”新成果发布;9月,武汉在新洲双柳水域布设首套江豚水下观测设备(阵动式声呐),最多观测到11头江豚在新洲双柳水域活动;11月,市民拍摄到长江中的江豚……
长江“十年禁渔”、“数字江豚”赋能。“能见度”越来越高的江豚,反映了武汉长江大保护的“闯关”成效。
多部门联动,成群江豚重现武汉江面
11月2日下午,武汉数名游泳爱好者、桨板爱好者在青山建设四路与天兴洲之间的长江主航道水域,发现3头江豚相继冒出水面。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39.jpg

12月15日,江豚在新洲双柳江段嬉戏。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目击者之一、青山联盟游泳俱乐部肖忠祥介绍,当天16时许,他与几位泳友在天兴洲浅水沙滩处,偶然看到离大家只有50米左右的水面突然冒出一个黑影。大家先是吃了一惊,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这是江豚。它们共有3头,似乎是个二大一小的家庭。
长江水好“豚”先知。今年3月,武昌区水政监察船的摄像头也曾记录下一群江豚在鹦鹉洲大桥附近水域逐浪嬉戏的珍贵影像。
长江江豚曾经“极度濒危”。2006年、2012年、2017年,三次长江江豚科考均未在武汉城区及上下游江段发现江豚踪迹。这里,一度被定义为江豚分布的“空白区”。
2020年7月1日,长江汉江武汉段全面禁捕,拉开“十年禁渔”大幕。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禁捕范围包括150.5公里的长江干流、72公里的汉江干流和总面积330.25平方公里的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随着长江全面禁渔、长江大保护行动的扎实推进,多部门联巡、联查、联动卓有成效,“水、陆、岸、天”一体化监管网络粗具规模,长江武汉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多年未见的江豚成群结队重现长江武汉段。
“数字江豚”赋能长江大保护
去年6月1日,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启动的“数字江豚”项目在第二届“全民爱豚月”活动中正式上线,“数字江豚”建设全面提速。
一年来,“数字江豚”IP先后“游进”《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江豚”虚拟形象代言人、“数字江豚”数字藏品、江豚樱花表情包等先后发布,建立了“数字江豚”主题网站,打造了“共护江豚、共护长江”多维数字场景。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数字江豚”。部分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将“数字江豚”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沿江“数字江豚”景观轴,实现“数字江豚”线上线下交融共促。
今年5月22日,在第三届“全民爱豚月”启动仪式上,“数字江豚”展示了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多个与“数字江豚”有关的项目进行了发布。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武汉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江豚”网络与实体结合、文创与技术结合、生态与经济结合,推动共同协作、跨区域对接,实现长江流域江豚保护资源的融合共促。


【乐农】
住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中,家门口就有让荷包越来越鼓的致富产业,邻里和睦乡风清正,这样的家乡谁不爱?
2023年,武汉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健全了“村党支部(总支、党委)—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建立了“干部联组、党员联户”机制。
2023年,武汉乡村功能更加完善。村级卫生公厕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实现村村通客车、“快递进村”、农村5G行政村全覆盖;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和服务点覆盖率达89%。
2023年,武汉乡村业态更加多元,打造了一批农业采摘村、创新创业村、电商专业村、文创艺术村等,促进农民就近就业。
武汉乡村正向着“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致富生活美、文明乡村和谐美”的目标稳步迈进。


住得好荷包暖乡风正 日子大有奔头
■ 数智赋能 乡村生活大变样
闯关点位: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
闯关成就:打造乡村治理网络、创新村民自治工作法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李忠 熊心彤)
“住在高峰村,遇到问题按下‘看护宝’,就能找到村干部帮忙,我们老年人幸福指数很高。”
“今年村里通过集体协商,帮我们提高了务工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0.jpg

美丽的高峰村。
走进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垃圾桶放置整齐,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在高峰村村委会,正在办事的村民谈起村里的生活,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高峰村曾经是个贫困村,经过多年发展,不仅成功脱贫,如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5.7万元。“数字乡村改变村民生活。我们村就是以数智赋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高村民安全感、幸福感。”高峰村党支部书记余良忠说。今年11月,高峰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锚定“智治”航向,改变村民生活
在高峰村村委会,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画面实时变换,村内公共区域的动态清晰可见。今年以来,一张由数字技术支撑起的乡村治理网络,在高峰村铺开,让村民实打实体会到了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便利。
余良忠介绍,高峰村数字化工程包括平安高峰、智慧养老、智慧党建三大板块。现在,全村各主要路口、湾内主要地段、安全隐患地段共安装了20个鹰眼,全村共有71个监控点位,全部接入村委会电视大屏,实现人、车进出村庄“来留踪、去留影”。“以前经常有人趁夜间偷偷在村里倾倒垃圾,要专门派人在夜间蹲守才能阻止。安装智能监控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村子管理上轻松不少。”
老人出门办事不方便,独自在家又担心发生意外,这个问题在高峰村也靠“智治”得到了解决——全村53户空巢、独居老人都安装了一键报警呼救设备。“这些设备连接村平台,老人遇到任何困难,只需按一下‘看护宝’,就有村干部及时跟踪服务。”余良忠说。
在智慧党建板块,高峰村结合实际,1名党员结对5户群众,入户走访反馈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在数字平台上实时反映。
强化法治保障,创新村民自治模式
随着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主题活动全面铺开,高峰村村“两委”集思广益,从建章立制、模式创新、奖惩结合入手,在原来的“四议两公开、四民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制定村级事务“党领群议”工作法、村民小组事务“三会六议”工作法,让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村民自治全过程。
今年7月28日,高峰村金福雅联合工会委员会组织企业方代表、职工方代表面对面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一致:高峰村农民工时薪从9元/小时,调整到10元/小时,企业方为农民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为了提高村民收入,今年高峰村采取村党组织领办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模式,种植红薯500多亩。9月1日,高峰村红薯产业示范基地迎来采收日,通过采收测算,亩产红薯超过5000斤,产值4000元,纯利达2000元。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1.jpg

高峰村金鸡嘴种养殖合作社蔬菜大棚。
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忠介绍,高峰村还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团队来指导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工作。“我们首先优化红白理事会、民调协管队、安全巡查队、应急突击队、卫生巡查队5支志愿者队伍,并培育了多支村庄社会组织,然后依靠党员干部培育村志愿者团队,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民参与公益性服务,提升参与率;最后通过优化积分兑换机制,衔接社会慈善资源,建成积分超市,鼓励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公益精神。”
“在我们村,小到盖一个章,大到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都有一套规范的流程。村民们来办事,有些什么手续、应该找谁,全都清晰明了。”李忠介绍,高峰村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了《高峰村小微权力清单协商决策手册》,明确了村“两委”的权责事项,并在每一项具体事务中都明确了相应的适用范围、责任主体、监督主体和流程规范。“我们为每户村民发放一本,织密村级监督网络,如今已经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权利有保障、权力有约束’的治理效果。”
民约塑民风 弘扬“德治”风尚
“如今的高峰村,居住环境变好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乡风民风越来越正。”李忠介绍,这得益于村规民约、共同缔造公约的修订和大力推行:“我们坚持村里的规矩村民说了算,将政策法规与村情相结合,细化民主议事、财务管理、民事调解、住房审批、社会保障、移风易俗等事项,并将修订完成的村规民约、共同缔造公约张贴到每一位村民家中。”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互助照料中心的阵地作用,高峰村举办了五星级文明农户、最清洁户、好婆婆、好儿媳等年度评优活动。同时,村里制定兑现村级重灾大病救助机制、阳光创业机制、大学生奖励机制、高龄老人春节慰问机制、卫生管理奖惩机制等,引领互助、友爱、向上的文明乡风。


■ 幸福食堂
提升村民幸福感
闯关点位:蔡甸区蔡甸街道姚家林村
闯关成就:修建乡村振兴服务站和幸福食堂全村接通天然气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通讯员邱露)
“老板,来碗牛肉面,再加个鸡蛋。”“好嘞,一共15块,随便坐。”清晨6时许,姚家林村的“幸福食堂”就迎来了第一波顾客,一直忙到近11时,负责人朱红艳才暂时歇了一口气,简单算了下一早上的忙碌成果,脸上就笑开了花:“今天早上已经接待了130多人,还有不少预定午餐的,‘幸福食堂’自从上个月开业后,生意好得不得了。”
初冬时节的姚家林村,村湾道路宽敞平整,两旁民屋错落有致,最热闹的是华家台法治公园,不少村民在暖阳下健身,路过法治趣味墙时,还互相打趣提问,笑闹间就增加了法律知识。姚家林村党支部书记姚文青介绍,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这两年姚家林村可谓大变样,华家台法治公园去年建成后,就成了村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今年1月,村子成功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而今年村子最大的变化就是接通了天然气,建了“幸福食堂”,“村民们生活更方便,幸福指数蹭蹭往上升”。
幸福食堂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12月20日清晨,姚家林村的“幸福食堂”里,三五个老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过早一边唠嗑。77岁的村民吕中来开心地说:“自从有了‘幸福食堂’,再也不用担心吃饭问题,每天菜品不重样,还能直接刷饭卡,村里福利真好呀!”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2.jpg

姚家林村村民正在打理门前果树。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姚文青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今年6月,为了给村民提供新的纳凉取暖、休闲娱乐场所,姚家林村计划在老屋台自然湾修建乡村振兴服务站,“村里老人多,就有人提出在服务站建个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的食堂,这个建议迅速得到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的一致同意”。经过数月的沟通和打造,设置有图书阅览室、带货直播间、幸福食堂等区域的乡村振兴服务站投入使用,11月20日,服务站里的蔡甸街道首家“幸福食堂”正式开业,为周边村民提供就餐服务。
“村里把‘幸福食堂’定位为公益项目,免除房屋租金,给有技能、有激情、生活有困难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经过筛选,村委会决定将‘幸福食堂’交给有餐饮经验的朱红艳来运营。”姚文青说,“村委会不仅出资20万元修建‘幸福食堂’,还计划每年拿出15万元作为餐补,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能拿到300元的餐卡补贴。”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3.jpg

姚家林村老人在“幸福食堂”过早。长江日报记者刘帅 摄
除了堂食,“幸福食堂”还提供送餐服务。“刚收到村民姚中卫的订餐电话,一般30分钟就能送过去。还有不少在外务工的子女提前支付餐费,让我们定时给老人送餐上门,他们也能更放心。”朱红艳说。
“让村民少跑路,服务多跑腿。”姚文青介绍,民生福祉一直是村“两委”的工作重点,老人更是被重点关注的群体。“除了餐卡补贴,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有100元生活补贴,每年380元的医疗保险也全由村委会承担。到了年底,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还会拿出50万元作为股份基金分红,平均每位村民能拿到200—300元。”姚文青笑着说,“我们要不断为村民谋福利。今年,我们全村通了天然气,还统一更换了自来水表,接下来,我们还打算修建新的卫生室,免费给老人体检、测血压。”
“红色物业”助村民解生活难题
上个月底,姚家林村“红色物业服务队”来到村民姚秋玲家中,忙活了一上午,顺利接通了天然气管道,安装了灶具和热水器。经过近一年的对接服务,全村535户村民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真是方便,以前用煤气罐,不仅换气麻烦,一个月至少要用一两罐气,得花200多元钱,现在换了天然气,这一个月下来只花了60多元,省了不少钱。”姚秋玲开心地说。
去年,姚家林村以华家台自然湾为试点,开始推行天然气,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今年,村里更是将全村通天然气纳入了民生建设的重点项目,由“红色物业服务队”亲自上门安装,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说起村里的“红色物业服务队”,村民们也是赞不绝口。姚文青介绍,姚家林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以党总支领导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物业公司党支部“三方联动”机制,建立了华家台红色驿站,由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共同组建了“红色物业服务队”,采取“日常服务+集中驻点服务”的模式,为村民提供自来水供应维护、天然气供应、宽带维修、绿化保洁等服务,为村民守牢后勤保障线。
在华家台红色驿站,左面墙上印着物业服务事项及服务人员和时间,涵盖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设备维修等;右面墙上则列着村民参与村务服务所获得的积分能兑换的物品,牙膏45积分、洗衣液130积分、花露水160积分……“以前没有红色物业的时候,村里扯皮的事情不少,现在有事就找物业,快速又便捷,还能带动村民一起志愿服务,换取积分。”姚家林村红色物业负责人、村干部姚传耀说。
如今,在姚家林村“一南一北”的华家台红色驿站和乡村振兴服务站,为村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姚文青表示:“村‘两委’将继续努力,在点滴的小事上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安居乐业。”


■ 好山好水
助力村湾产业兴
闯关点位:新洲区旧街街道石咀村
闯关成就:新建“问津渡”文旅民宿
打造“茶园产业游乐核心区”功能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年末时节,石咀村的茶农们仍在茶树丛中穿梭忙碌,采取培土施肥、打顶修边等管护措施,为明年春茶规模化生产做准备。在村湾入口处,“问津茶苑”文旅合作一期项目“问津渡”综合体建设已进入施工尾声,工人们进进出出,粉刷墙面、装修内饰,忙得不亦乐乎。“‘问津渡’是集游客接待、茶文化体验、餐饮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四层大型综合体,下个月就将试营业,这标志着我们村茶文旅产业发展即将进入新阶段。”石咀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望说。
抢抓机遇布局茶产业
石咀村地处大别山南麓,位于旧街街道美丽茶乡大道旁。多年来,石咀村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引进3家企业建设茶叶种植基地1300余亩,美丽的茶园和优质的茶叶,每年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和“茶友”。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4.jpg

石咀村紧抓茶产业振兴乡村。
今年,石咀村所处的旧街片区加快推进“问津茶苑”生态产业园建设,打造集生态化茶业种植、科技化茶业加工、智慧化茶业销售、体验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该园由“一核心、四片区”,即茶园产业游乐核心区、田园休闲片区、康养片区、森林探索康体片区和水乡休闲片区组成。根据产业区规划,石咀村未来将与刘家垅、姚家河谷、狮子岩、喻家坳一同构成“问津茶苑”生态产业园。
“虽然我们村茶产业的种植规模较大,但一直存在餐饮、购物、住宿等基本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茶产业品牌化发展任重道远。”洪山区城管局、民政局驻新洲区石咀村工作队队长严剑雄说,“问津茶苑”生态产业园建设为该村茶产业发展破圈提供了机遇,“石咀村结合‘问津茶苑’生态产业园空间布局,计划培育茶园产业游乐核心区,改变以往村里只发展茶叶种植、经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

《大地》武汉乡村振兴周刊“闯关”特别报道-45.jpg

石咀村的茶园。
今年3月,在村“两委”原办公地址,“问津渡”综合体开建。“突出绿色示范带动,奋力打造茶产业农文旅集聚区。”严剑雄介绍,“问津渡”综合体建成后,石咀村将承载游客接待、茶文化休闲体验、科技化茶叶加工、智慧化茶叶销售、文化产业科普培训等功能。“‘问津渡’综合体的作用,在整个‘问津茶苑’生态产业园特色项目发展规划中举足轻重,发展潜力无限,欢迎市民朋友们来打卡!”
“能人”带动群众村集体双增收
除了新建农文旅项目,如何巩固石咀村茶产业发展优势,也是今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思考的问题。为此,村干部利用星空夜话、板凳会、小组会等多种方式,收集辖区“五老”及党员群众十余条建议,为石咀村产业规划发展“把脉支招”。经过多次研讨,在村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提出,要想产业保持长久兴旺,必须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做好“能人”文章,充分释放产业能人引领带动效应。
“有了清晰的思路谋划,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石咀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望说,村里迅速组建了以梅才法、胡全波两位茶企负责人为领头人的“绿色产业服务队”,形成“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党员示范、农户参与”的发展格局,建立茶产业发展协会和党建联盟。目前,石咀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就业300余人,半数农户参与茶叶的生产、种植、销售,年产值超千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
“紧抓发展机遇,通过内强自身、外引助力,把村庄规划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好山、好水、好茶为媒介,我们将全力打响‘问津茶苑’新品牌,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刘明望说,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们都干劲十足,正尽全力把乡村产业发展好,同时通过村湾房屋立面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扮靓村庄面貌,为农文旅发展助力。
【编辑:邹卓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大地集团创立二十周年 侨企厚德载物行稳致远

下一篇:连续四年业绩亏损 大地牧业北交所上市计划搁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9 02:21 , Processed in 0.330129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