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丨在希望的田野上 湘潭农村改革40年扫描

2024-11-15 14:07| 发布者: 什么大师特| 查看: 253| 评论: 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湘潭在线12月2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静)1978年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湘乡县委《关于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报告》,人民日报发出三篇社论,充分肯定湘乡县减轻农民负担的经验,揭开了全国上下为农民减负、农村承包到户的序幕。

40年过去了,敢为天下先的湘潭人民紧跟全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步伐,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种子,洒下改革探索的智慧和汗水,享受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红利,蹄疾步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观念向现代农业观念、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的“两个转变”。

40年间,莲城大地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中发轫长大、腾飞巨变。湘潭成为农业部认定的全国首批整市全域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湘莲集散中心和全国槟榔加工物流中心,湘潭市水稻单产和复种指数全省第一,所辖湘潭县、湘乡市均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湘潭县位居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第1位。

体制之变: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

1978年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湘乡县委《关于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报告》;7月5日起,《人民日报》陆续发出三条社论:《落实党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湘乡经验一定要落实》《落实湘乡经验要上下一齐动》。在湘乡市档案馆,看着刊载这些内容的旧报纸,将年近八旬的报告执笔者谭庆云的记忆拉回到了40年前。

“当时,湘乡60万亩耕地养不活70万农民。那时候,粮食亩产不到800斤,全县农民的收入只有5亿斤粮食,一个农民劳力工作一天只有8分钱。”谭庆云清楚地记得,那是湘乡农民最贫困的时候。

当时的湘乡县月山镇羚羊大队,坐落在湘乡最高峰褒忠山上,人均耕地全县倒数第一,仅有的耕地都是在山坡上。“农民几乎一无所有,吃饭靠统销,用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时任羚羊大队书记贺桂秋回忆。

而当时,浩大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各种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效益低下的社队企业,文教、卫生、交通等有关部门无偿平调劳力、资金和物资,造成了“上下左右齐向生产队伸手,四面八方都挖生产队墙脚”的局面,不少农民辛苦一年,结果是“一个工价八分钱,决算倒欠口粮钱”。

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湘乡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的谭庆云和湘潭地委的“笔杆子”章彦武被湘乡县委指定,起草了《关于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报告》。调研报告一万余字,送到北京一个多月后,中共中央以37号文件正式批转湘乡县委的报告,并作了长达2500多字的批示。批示指出:湘乡县委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在全国相当多的地方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各地都应该参照湘乡的经验,根据当地情况,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批示中还明确了“为农减负”和参照湘乡经验的10条政策措施。

“我们当时形容中央这个文件为‘春雷喜雨’,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谭庆云说。而此时,羚羊大队21岁的小伙龚尧义代理蒿叶冲生产队长,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只有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解决吃饭问题。开会开了四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将田、土、塘、茶籽林的承包一一落实到户。”龚尧义回忆。明包到组,暗包到户,湖南省第一个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偏远的羚羊大队紧锣密鼓地实施了起来。

30年没交过国家粮的羚羊大队,终于不用再吃国家的补助粮了,1978年,湘乡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大旱,但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创下了增产的历史记录——增产5500多万公斤,结束了粮食产量连续4年徘徊不前的局面。短短三年,粮食总产量也从1977年的2.5亿公斤翻了一番,1980年达到了5亿公斤。农村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从年人均64元,到了2018年的人均2万余元,收入翻了300多倍。

如果说,1978年,湘乡万字报告吹响了全国农村减负号角。那么,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2000多年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

在湘乡市泉塘镇双托村,有50户特殊的农户,他们每天都要详细记录家里所有现金和实物的收支情况,大到建房子、添汽车,小到给孩子买几角钱零食,都一笔不落,“锱铢必较”。他们是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跟踪调查户,坚持为国记账已经有31个年头了。中央“三农”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都真实地体现在以双托村村民陈咏华为代表的50户调查户的账本上。

翻开账本,陈咏华说:“你看,以前都有农户上交这一栏,从2002年湘乡试点取消农业税开始,这一栏就空了,一直到现在。”“那是破天荒的第一次。”1978年出生的湘乡市农业局农经站调查员彭钧印象最深的就是“三统五提留”,每年秋收完就是帮着父母推着板车去送公粮,送粮的队伍在粮站外绵延几公里远。“那时候,乡镇干部最大的任务就是催粮催款。”

“从2005年开始,收入一栏就多了每亩27元的粮补,到后来逐步增加到200元每亩,种田不交税还补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陈咏华笑嘻嘻地看着自家的账本,好日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家里陆续添置了彩电、冰箱、摩托车,盖了新房。再到后来,加入蔬菜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增加收入。

和陈咏华家一样,湘潭市很多农户家的土地都流转了。2017年,湘潭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实施意见》,出台加快土地流转、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十大政策,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工作。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8.7万亩,流转比例达到58.63%,超过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耕种模式之变:由传统粮猪型到现代农业的出现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全国劳模、雨湖区姜畲镇泉塘子农技站站长李罗斌说,从2004年开始,中央1号文件已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谓给足政策红利。李罗斌说,1号文件不断适应农村发展变化,解决农村新问题,如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李罗斌是湘潭农口系统当之无愧的“常青树”。他的工作经历,真实映照了改革开放40年来湘潭农业耕种模式的变迁。

“改革初期,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力畜力。”真正让这名高级农艺师感到农技干部是“香饽饽”,是从1982年农村承包责任制全部到户开始的。

“如何使承包地增加产量,获得效益,这让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变得‘饥渴’。”李罗斌回忆,当时农机干部被农民尊称为“财神爷”,常常“家里有人等,路上有人拦”。农业技术推广也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了主动,新的化肥、农药、品种、栽培技术迅速得到普及。从2000年开始,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就由单纯的行政手段变成了市场行为。“记得1996年在村里推广抛秧技术,好多村民还站在田埂看‘热闹’,如今插秧机已大范围使用。”

“改革开放前20年,我们都在追求‘吃饱’,后20年就在追求‘吃好’了。”李罗斌说,过去他带领农民群众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种地习惯,科学施肥、治虫,多打粮食解决温饱问题;后来,积极培育推广杂交稻、超级稻,再到试验推广“早籼晚粳”“再生稻+油菜”生产模式,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型。今年,76岁的李罗斌又“恋”上了富硒再生稻,这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农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据湘潭市农委负责人介绍,40年来,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现在农业生产主要靠科技、靠信息。数据显示,2017年湘潭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6.7万千瓦,是1978年的10.5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5%。优质稻播种面积达60%以上,“绿色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栽培技术不断进步,农村劳动力被解放,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留下的大量闲置土地则被流转。在湘潭县天马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内企业北马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共流转耕地3221亩、山地9737亩,投资建设高档优质蔬菜基地、水产养殖垂钓基地、云雾茶场等。原来在外务工的天马山村的老姜夫妇,又回到了熟悉的土地上“上班”。他们的工作内容是种植辣椒、豆角,每天按180元、140元的工资结算。除此之外,老姜还负责蔬菜的运输,一年下来,两人能收获纯利9万余元。

在湘潭县梅林桥,过去这里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随着梅林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单一梅林逐步蜕变为集农业产业、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彩梅林”。楚江龙是梅林桥的养虾大户。养虾并非梅林桥的传统,但楚江龙是个敢于尝试的人。他从湖北找来了技术支撑,在梅林桥荷花基地附近,养殖了140亩小龙虾。从此,来梅林桥旅游赏花的人们又多了一个新玩法:钓虾。现在梅林示范园内,已引进农业产业企业和种养专业合作社15家,意向企业或合作社10余家,包括步步高生态农场、绿丰农场等知名企业。

以激活“地”“人”“钱”三大要素为重点,2018年市委、市政府明确,建设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湘潭县梅林桥、天马、碧泉潭现代农业示范园,湘乡市东郊、泉塘、白田现代农业示范园,韶山市银田、韶河现代农业示范园,雨湖区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岳塘区荷塘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流转土地、调整结构、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等手段,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板。

与此同时,40年间,湘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从无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5家,构建了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特别是近年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3+3”千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到2021年,形成粮油、畜禽、槟榔三个过200亿元和湘莲、蔬果、花卉竹木三个过100亿元产业。湘潭还成功创建了湘莲、沙子岭猪、湘潭矮脚白、九华红菜薹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胖哥、毛家饭店、怀其、弘茂湘莲等10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旺、伟鸿、唐臣粮油、羊鹿茶等38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身份之变:从农民工到新型农民

农村改革40年,不仅让贫瘠的土地变得富裕,让单一的农业生产变得丰富而有力量,更改变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只是一身尘垢在大城市讨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农村电商老板、家庭农场主、新型农民,或者享受农村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生活殷实而幸福。

谭宇、周波、张进金是3个扎根农村做电商的80后。1985年出生的谭宇,打过工、创过业,见识过大都市的繁华,也守得住泥土田野的寂寞。3年前,因为朋友一句“城里难得买到土鸡蛋”,谭宇毅然回到了老家湘潭县乌石镇,创办了“大禹兴农”电商平台,开始了农村土特产品电商销售工作。从3年前单枪匹马闯市场,到如今寻觅到周波、张进金两名志同道合的伙伴;从单一的卖土鸡蛋,到如今销售蛋、肉、鱼、瓜果等几十种土特产;从不成规模的家庭农场,到如今年销售额达200万元的电商新秀,谭宇体会到了互联网的独特魅力,也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据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农业”现已成为农业发展新亮点,湘潭设立阿里巴巴村淘159个站点,“86077平台”服务站290个,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站720个,物流服务畅通到全市每个乡村,“县有中心村有站”的格局初步形成。

“都说‘翻江没有优势,只有山’,现在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湘乡市翻江镇的刘国平原在深圳一家大企业工作,因怀念“淡淡的乡愁”,2007年他毅然携妻子回乡创办了“绿生堡”项目,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养殖黑山羊,销售青皮蛋。由于鸡、羊都是在山里散养,是名副其实的“山地鸡”“走山羊”,销售市场火爆,年销黑山羊1000头以上,天然无公害的青皮蛋也比普通鸡蛋贵2元/个。“绿生堡”项目还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加入到养鸡的行列中,给贫困户提供鸡苗、回购鸡蛋。

一批新乡贤领头人回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他们成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规范引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2270家,家庭农场达到126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达到24家,省级示范社达到84家,市级示范社达到24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村达到200家。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就一台黑白电视机,看电视得自己带凳子。那时候有辆单车大家都羡慕,带块手表去砍柴成为村里的稀罕事。村里公共卫生呢,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韶山市韶山乡黄田村的彭大爷忆起往事,恍若隔世,如今村里家家洋楼,户户小车。农户房前屋后菜地果园、树木花草错落有致,改造一新的特色民居,在青山绿水的衬映下,宛如一幅山水画卷。“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儿媳都羡慕我,每天生活在‘氧吧’。”

黄田村是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2016年,湘潭市启动了“精美湘潭·美丽乡村”行动,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2017年,湘潭县、韶山市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2017年,湘潭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率先达到100%。40年间,湘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路、水、电、讯、气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富硒产业市场发展趋势,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下一篇:湖南省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增至6个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9 17:13 , Processed in 0.28183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