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一碗秋分汤,既润肺又健脾

2023-9-15 04:42| 发布者: 米老鼠和蓝精鼠v| 查看: 364| 评论: 0



今天是秋分。北方早已入秋,广东在此刻也感受到了一丝丝秋意,空气中的湿度开始下降,变得干燥,我们的日常调养方法就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除了要关注养肺,更主要的是顾护脾胃。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碗养生汤,健脾开胃又润肺,适合秋分时令的调养。
01 秋分要关注肺秋分开始,昼夜等长,南方的气候也就真正进入秋天了。在中医学看来,这是一个“阴阳平分”的节气。
秋分,天气开始变凉并逐渐干燥,肺容易受到凉燥的刺激,抵抗能力下降,燥邪侵犯人体,容易发生伤风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甚至肺炎等。此时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的人,病情容易发作。
秋天要特别关心肺,因为秋季所对应的脏腑是肺,所主的邪是燥。所以此时的外邪最容易犯肺,出现咽痒干咳无痰。秋天食物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梨、甘蔗、马蹄、柚子等,都有很好的滋阴润燥作用。
虽然吃梨和甘蔗可缓解秋燥,但是对于脾胃虚弱者最好能将其煮熟后食用。


02 秋分还要健脾最近不少人都觉得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干得冒火,大便秘结,于是纷纷开始滋阴润燥,然而润燥效果却不理想,为什么?
其实秋分时节,要想从根本上滋润身体,光润肺远远不行,还要健脾。
首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发之源,中医讲“脾气旺,津液生”。入秋以来,人体的干燥不适除了与天气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脾气虚导致的,津液不足多是因为脾气虚弱、不能化生津液。通过健脾益气,化生津液,可以使津液随阳气散布、上承,抵达脏腑、肌肤及口、眼等部位,从而能明显改善皮肤干燥、口干、眼干等表现,还能濡养脏腑。
其次,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脏属金,脾脏属土,土生金,即脾能生肺。一旦脾气虚弱,脾虚无以资肺,肺脏功能异常时,就会导致肺燥而病。所以秋季治病除了滋阴润肺之外,还要用补脾土的方法,借助调补中州,补充后天脾胃以益肺。中医的培土生金法就是此意。



03 先健脾后进补秋风一起有了凉意,有些人就认为这个时候可以进补贴秋膘了。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脾胃虚弱的朋友先不要着急食用一些滋腻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要脾胃调好了,进补才会起到较好的疗效。
脾胃是运化饮食水谷和水湿的重要脏器,即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是依靠脾胃来完成的。脾胃强,运化功能就好,则气血生化旺盛,才能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体魄强壮。如果脾胃功能没调理好,即使进补了不但起不到疗效,反而还会对身体不利。




04 饮食要清补秋分时节,因夏季阳气散发于外,脾阳未复,中焦虚弱,运化不力,仍未能经得起大滋大补。所以,此时的饮食调理就是要“清补”。
有人误认为清淡就是清补,即只要多吃蔬菜和瓜果就行了。其实,清补的重点还是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时应兼顾到滋阴润燥,以对抗“秋燥”。如果饮食过于清素、清淡,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的摄入就不足,就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秋分清补可以多吃鸭、鱼、泥鳅、黄鳝、猪瘦肉、海产品、芝麻、糯米、粳米、银耳等食材,还可以选择药性平和、益气养阴的中药材,如党参、沙参、莲子、山药、玉竹、石斛等煲汤或者煮粥吃,既可补脾胃又可生津液。此外,选用西洋参泡开水代茶饮(每次用3克),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调理方法。
切记滋阴润燥之时不宜过于寒凉,否则会有碍脾胃。






‖ 推荐药膳——党参黄精水鸭汤材料:党参20克,黄精20克,山药30克,枸杞子10克,生姜3片,水鸭1只(2~3人份)。
做法:水鸭洗净、去皮切块,焯水后与各药材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烧开后转小火炖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养阴。
适合人群:适合脾胃虚弱又有气阴不足者,常见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口干,饥不欲食,舌淡嫩,苔少。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能益气健脾补肺;黄精,因为形似鸡头,又被称为“鸡头黄精”,其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润肺,益肾,补气养阴的功效。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水鸭味甘、咸,性平微寒,滋阴养血,生津润燥;搭配温中散寒的生姜,既可避鸭肉的腥味,又可醒脾胃。适合脾胃虚弱又有气阴不足的人调养。

[img=80%,33]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ibDjdgCmM7CRw~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5v-S4nOecgeS4reWMu-mZog==.image?x-expires=2010086128&x-signature=zwVkQEDkJfhO%2FDUUZfkjC2ZIhAw%3D[/img]

保胃健康|秋天吃梨有讲究,吃对了还能养生治病

保胃健康|健康品月饼,愉快度中秋

保胃健康|它被誉为坚果之中的明星,具有补肾健脑的功效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张靓雯审核校对:庄映格责任编辑:宋莉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时令养生|大暑养生防中暑

下一篇:春季多喝汤,分享6道“春季时令汤”,照着做,顺应时节身体棒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9 08:10 , Processed in 0.23283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