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病逝,好友周恩来却嘱咐驻越大使先不吊唁,事后才知有深意

2022-7-1 08: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70| 评论: 0

1969年9月2日晚上,周恩来总理急匆匆给毛主席递交了一份报告申请。午夜,毛主席经过一番细致审核后,便在报告上批示了“同意”二字。
如果有人在场,就会发现毛主席神情有些严肃,他当时签字的时候甚至还在颤抖,导致连写他最为熟练的“毛泽东”三字都显得有些异样。
批示完报告,他习惯性点上一根烟,然后猛吸一口,似乎在认真思考些什么,当一团浓浓的烟雾吐出后,终于按响了叫秘书的电铃。



在秘书进来后,毛主席指了指桌面上的报告,对其说道:“马上递送总理。”秘书拿好刚要离开,他却又加上一句:“再去给我找一张胡志明的照片来。”秘书转头应允时,已然发现毛主席脸上流淌着泪水......
从毛主席的表现来看,这个报告的内容毫无疑问是与胡志明有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周恩来之所以会连夜给毛主席送报告,目的就是为了能尽早去河内参加胡志明主席的葬礼,向这位亲密战友的遗体告别。
一直以来,胡志明便与我党的领袖羁绊颇深,尤其是与周恩来总理深交已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他们二人早在法国留学时期便相识了。
一、风雨同舟的革命战友

1920年,周恩来在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出狱后,便远赴法国勤工俭学。而这个时候的胡志明刚出席法国社会党第十八次大会不久,名声大噪,不仅是法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还是越南首位共产党人。
在法国期间,二人经常会参加一些游行示威活动,因此两人很少会有交集。1922年,周恩来在巴黎地铁车站结识了化名阮爱国的胡志明。



中越两国当时都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这导致身在异地、有着共同理想抱负的两人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身处异国他乡,年龄稍长的胡志明对周恩来这个刚刚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很是照顾,因此周总理一直都亲切地称呼胡志明为“老战友”。
在中国大革命浪潮之际,二人先后来到广州。
当时胡志明是孙中山苏联顾问的翻译,而周恩来则成为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两位革命志士间经常促膝长谈、互帮互助,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建立了更加深挚的友谊。
如果说此前在法国的时候两人关系还只是停留在亲密战友上,那么这时的他们则更像是手足兄弟,毕竟一起经历过大风大雨,同舟共济过。
1942年,胡志明来到广西境内执行任务,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得知好友被囚后,身在重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周恩来心急如焚,立马设法营救。



当时在权衡之下,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周恩来第一时间想到了冯玉祥。
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营救行动只能采取“曲线营救”的策略,毕竟虽然仍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但蒋介石仍然敌视我党,1941年皖南事变便是最好的例子,若是直接营救,反而会适得其反。
斗争经验丰富的胡志明也知道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因此被捕后他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否认自己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一口咬定:自己只是越南共产党。而这也给周恩来、冯玉祥的救援赢得了缓冲时间。
周恩来找到冯玉祥后,他当即应允,并质问蒋介石三点。
第一,胡志明是不是共产党姑且不论,即便是,也是越南共产党,我们有必要和有权力逮捕外国共产党吗?第二,越南是支持我们的,胡志明应该是朋友,怎么成罪人了?第三,中国的抗日战争要不要得到国际间的同情与支持?



这三点条条在理,直击人心,蒋介石无奈之下只能下令释放胡志明。1943年9月10日,胡志明在柳州战区监狱被释放,此时他也已经在广西各地13个县内各种监狱里被监禁了长达13个月时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胡志明领导的八月革命取得胜利,他毫无疑问地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
不过由于两人结交时,胡志明用的是“阮爱国”这个名字,导致此时周恩来并不清楚越南的最高领导人便是自己的“老大哥”。
当年10月,国民党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到河内视察日军投降情况,返回重庆后便对周恩来说:“当年你在广州的苏联翻译好友阮爱国如今已然是越南主席了!”
听到这话后,周恩来大为惊讶,将信将疑。没多久,有中共党员从河内回到重庆,并带来了一些关于越南八月革命的材料。当周恩来亲眼看到胡志明的照片时才彻底相信,还情不自禁地说道:“没错,就是阮爱国。”
此时周恩来才知自己23年前的好友便是如今的越南国家主席。



二、精诚团结的异国兄弟

在革命胜利后,同为领袖的两位异国兄弟并没有就此断了联系,反而有了更多的往来,我们从1956年11月周恩来访问越南的宴会上可见两人情义有多深。
当时在会上,胡志明亲致祝酒辞的时候说道:“对我来说,周恩来是我的兄弟。我们曾经在一起同甘共苦,一起做革命工作,他是我多年来的亲密战友。”
而听到这话后,周恩来也即席讲了一嘴:“胡主席刚才提到我个人在30多年前认识了他,是的34年前,我在巴黎认识了胡主席,他还是当时我的引路人。他当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我那时还刚刚加人共产党,他是我的老大哥。 ”
两位领袖都如此谦逊,也让当时在席人员钦佩不已。此后,周恩来还曾来过越南访问,而胡志明更是多次到中国修养、度假。
在他看来,中国便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曾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盛赞过中越友谊,表示:“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恩深、情深、谊长。”
1965年5月,胡志明再次来到中国度假。由于临近75岁大寿,周恩来为了能让好友在中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便提前做出了十分周密的安排。



当时在生日前一天,周恩来请胡志明出席了一个午餐聚会,场面很热闹,不仅有胡志明的诸多好友,还有不少女同志和孩子。而在胡志明走进餐厅后,每个人都鼓掌欢迎,午餐会上虽然没人起立祝酒讲话,但是餐桌上都按照中国的习惯摆放了寿桃和寿面。
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周恩来了解胡志明的性格,知道胡志明不喜欢人们特地为他祝寿。但这样安排显然是在不提生日、不特别对待的情况下,把生日给过了,不得不说周恩来还是用心了。
而看到这一幕后,胡志明大为欢喜,兴致勃勃地走到每张餐桌前与孩子们问候,与好友、夫人们畅叙,一段午餐并没有任何特别庄重的氛围,有的只是欢快、愉悦的家庭气氛,十分的惬意、休闲。
晚上,我方还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文艺晚会,而演出的主题不是别的,正是反映越南南方人民抗美斗争的歌舞《椰林怒火》。虽然主题丝毫没有提及胡志明的生日,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为他准备的。
当时在看到歌舞表演后,据胡志明的秘书回忆,他曾有两次用手帕擦拭眼泪。不难看出有双重原因影响,第一胡志明被演员们精彩、动情的表演所吸引,触景生情;第二,胡志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周恩来安排的,他已然被好友的真情打动。



三、感人肺腑的手足情谊

长期动荡的艰苦生涯,让胡志明的身体受到很大创伤,因此到了晚年,他的身体状况也一直都不太好。
而周恩来虽然政务很繁忙,但仍旧会亲自挑选医务人员,在认真审阅病情后给出研究治疗方案,并派出专机输送药物。在胡志明来华疗养之时,他更是多次忙里偷闲,专程从北京跑去看望好友,除对医务人员再三叮嘱外,还会对其治疗保健作出具体安排。
1969年初,胡志明病情日渐恶化,为了能更好地提供救援,我国开始陆续派出医务人员前往越南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当第一批回国休假的医疗组同志,向我方表示医疗组再重返河内时要带上北京烤鸭,却有一个麻烦。
胡志明想要吃北京烤鸭,证明有胃口了,身体有所复苏,这让我方很是欣喜。但烦恼的是烤鸭到底应该如何携带呢?



毕竟当时由北京到河内虽有航班,但速度相当缓慢,而且中途还要停下来加油,,这一折腾时间要一个白天。当时是大热天,烤鸭如果长时间放在机舱里,即便不变质变味,也会变得不新鲜。
周恩来得知老战友有这个需求后,十分重视,他当即表示:不管有多大困难, 都要想方设法予以满足。而关于携带烤鸭的办法可以请教外贸部, 他们有这方面的经验。
在向外贸部请教后,相关人员很快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找到了好办法,即:利用酿酒厂的干冰,因为干冰能产生零下40度到零下50度的低温,而且遇到高温不会液化,而是直接化为气体,很容易携带。
这样一来,便可以利用干冰制作成一个“简易冰箱”,之后只需把烤鸭装好、密封即可。果然当时在抵达河内、打开密封包装时,发现烤鸭仍旧冻得硬邦邦,并没有出现什么不新鲜的问题时,胡志明特别高兴。
而当他的秘书告诉他烤鸭还是周恩来送的后,他则更加兴奋,在中午还特意把中国驻越大使王幼平请来与他一起品尝北京烤鸭。吃着经过回炉、原味犹在的中国特色,胡志明心情很愉快,后来还将半只送给了医疗组成员表示感谢。



1969年8月,刚有好转的胡志明因为突患感冒,导致病情加重。在8月23日这天,他甚至因为心脏病与支气管炎同时加重,嗓子里的痰无法咳出来,导致出现休克现象。
次日,周恩来得悉这一情况后,急忙再次挑选精英医疗团队组成第二个、第三个医疗组,以最快的时间赶赴越南,一起投入抢救。
而在病榻旁经过紧急会议协商后,医疗组决定给胡志明输液。输液本来是现代医学及很常见的治疗手段,但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胡志明却有一个弱点,那就是特别害怕打针,所以这才需要大家研究讨论通过。
当然既然讨论通过了,那就是有好办法让胡志明能够接受打针。当时所采取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比如在护士给其进针的时候,边与他聊天、讲话,这事看起来容易,但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
但孔繁英护士却很好地完成了这个特殊任务,没有让胡志明有任何抵触心理。
8月底,我方在得知胡志明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又让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大夫乘专机前往河内,了解病情,并指示:要快速回京,(自己)要立即知道胡志明主席的如今具体情况。



而在专家团队回国后,周恩来忙完后亲自听取了工作汇报,甚至还找相关人士根据胡志明病情讨论了一宿,之后还打算增派出第四个医疗组前去河内救助。
四、催人泪下的知己情义

1969年9月2日凌晨6点,第四个医疗组专机刚从北京起飞不久,驻越大使王幼平便接到越南主席府打来的一通电话,里面只有一句话:“不行了,医疗组不用来了。”
随后机组接到中央命令,便折返南宁。
不过虽然医疗组已经折返,但在越南的三个中国医疗组却一直没有放弃最后一线希望,在胡志明停止呼吸后,仍然继续做着人工呼吸,而且足足持续了三小时之长,导致个个都是累的精疲力尽......
而在8月底,也就是胡志明临终前,得知其生命垂危后,周恩来曾亲自发了一封电报给驻越大使王幼平,电报乃是周恩来亲自署名下的指示,即:在胡主席病危期间,未经越方安排不要前去探视。



一开始,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很疑惑,周恩来与胡志明二人情谊颇深这是公认的事实,那为何在其病危需要好友探视时,却叮嘱驻越大使不要代表自己前去看望,尽一下朋友之谊呢?
事后,大家才明白周恩来这样做到底有多高明。
原来周恩来深知:作为国家主席,胡志明在病危时肯定会交代一些国家大事、方针,而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本国核心领导人在旁聆听,若是一个外国使节也在的话,势必会给越方带来很多不方便。
特意发电报叮嘱驻越大使暂不探视,不仅是特殊时期,需要特别使用的一种外交礼节,更是尊重越南,敬重好友胡志明的一个体现。
1969年9月2日9点47分,胡志明逝世。而在得知这个噩耗后,周恩来又第一时间给王幼平大使发了一封电报,里面下了两条指示:第一,不要与医疗组联系;第二,在越方公布消息前暂时不要去吊唁。
不得不说,经验丰富、办事老辣的周恩来做事有先见之明。
他深知:胡志明在越南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而9月2日这天又是越南共和国的国庆日,如果在这个喜庆的“诞生日”宣告第一领袖逝世,那不仅不好举行纪念活动,对民众也会造成极大伤害。



果然越南领导层在经过讨论后,决定将胡志明的逝世日期推迟一日,官方公布为9月3日,之后告诉中国医疗团队暂时不要离开主席府,也不要同外界联系。
而周恩来早就推测到了这一切,这才不至于导致出现尴尬局面,此举不仅尊重了外交礼节,还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9月3日当晚,此前得到毛主席批复后的周恩来立即亲率代表团飞往河内吊唁。次日,武元甲等老熟人见到周恩来到来后再也按捺不住情绪,失声痛哭。而周恩来则含泪一一安慰,连声说道:“我来晚了,我来晚了。”
4日,双方领导人就葬礼举行会谈。提及胡志明,周恩来悲恸的说道:“胡主席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关系尤为密切,他几次到中国,参加中国革命,与中国人民共患难,并肩作战,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下午三时,越方准备妥当后,周恩来率领代表团正式前往主席府吊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来得仓促,但代表团成员却是我方精心挑选的,都是曾经与胡志明战斗过的好友,比如韦国清、叶剑英等。



在正式进入灵堂后,以黎笋为首的越方代表依次与周恩来握手拥抱,之后我方在胡志明遗像前献上了花圈。
在晚上七时左右,越方还应周恩来的请求,秘密请我方到医院瞻仰了胡志明主席的遗容。而我方也是唯一一个看到胡志明遗体的外国代表团,可见中国与越南,周恩来与胡志明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B2B电商“重模式”方兴未艾

下一篇:胡志明市稳疫“大限”已到仍需封城?越政府:解封试图精细化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9 03:23 , Processed in 0.28188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