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袭断 发表于 2024-11-14 16:17:35

310亿!明年就没有中信地产一说了

一则重量级的地产重组新闻终于浮出了水面。

3月14日,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0688.HK)及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0267.HK)发布公告称——

中信股份同意将若干在中国住宅地产项目中的权益出售予中海,而中海将会以已发行占股本约10%的股份及资产作为对价,最终的交易额预计为人民币310亿元。

两家“中”字头开发商,来头均不小,而一旦并购成功,中海的资产规模或能跟万科叫板。

上世纪80年代,李康带头创立中信汕头公司,当时的中信地产在圈内名气小、业务分散。由中信华南主导的深圳中信红树湾项目一战成名后,中信华南兼并中信深圳,从此走向全国市场而名声鹊起。

2007年,中信集团即宣布对旗下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重组,以中信房地产公司为主体,对中信华南(集团)有限公司、中信深圳(集团)公司和中信国安集团公司下属海南博鳌投资控股公司及海南中信国安投资开发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和资产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第三年,李康出任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值得玩味的是,中信地产灵魂式人物李康现至2012年传出被调查后,至今仍未见露面。

据《华夏时报》2012年5月的报道——

早前,房地产界评论人“尹香武—半求”在其微博上不点名地指出,“深圳有家央企开发的新楼盘,低价整体卖给某私企,然后该央企再高价从该私企手上买回该项目。”他指出,该房企沪深两地总经理已被拘、董事长LK被撤并调查中,涉案金额高达4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深圳涉案项目是位于南山的楼盘岸芷汀兰,其开发商为中信地产,而董事长LK则为李康。据该人士透露,位于深圳高新南区浪琴半岛以东、纯海岸以西的岸芷汀兰的开发商是深圳利安投资发展公司,中信地产为投资商。

此次交易中,中海收购中信的物业项目分布在中国内地25个城市,其土地储备总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项目主要位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他区域,大部分项目位于一线及二线城市。

有媒体透露,中海地产有可能将旗下部分商业地产“支付”给中信股份,因此两家央企间的地产业务也许并非简单的单向收购,而是资源互换。

在新浪乐居@温巧平的报道看来——

此次的整合收购的公告,对于中海而言是值得奔走相告的喜讯,对于中信地产,则还附带着“讣告”的意味。

“做了住宅业务30年,明年开始国内房产将无中信地产这一说法。”略带悲情老员工告白,道出中信地产没落的无奈。

近年来,尽管有实力雄厚的中信集团做后盾,这家成立30年之久的地产开发商发展的并不顺利。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信地产实现的销售金额只有100亿元,在全国房企销售排行榜中仅排名第34,业绩连年倒退,是唯一一家排名在20开外的央企背景的地产企业,远不及华润置地、保利等房企。

据安邦集团研究报告分析,中信地产的没落与其早年(2009-2012年)在北京、天津等重点城市通过招拍挂拿下的诸多地王项目运作不顺利有密切关系。其中包括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天嘉湖、大兴区亦庄住宅及商业项目等项目。

轰轰烈烈的去库存大潮下,多个千亿级的房地产超级巨无霸正在崛起。

早在去年,招商局集团就开始整合旗下分散的地产资源,【招商地产+招商局蛇口】——拉开本轮央企地产资源整合的大幕。

中交集团也在试图打造“超级地产巨无霸”。目前,中交在名义持有了中房地产、中交地产、绿城地产三大地产平台。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中交集团“最终想通过中房地产搭建一个地产A+H双平台”。正如此前坊间曾有的评论指出,“如果绿城和中房集团合并整合,将诞生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中信与中海间的整合,显然,将成为央企去库存的重要案例。

目前,万达、恒大、保利、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已超千万平方米。而中海目前是千亿房企中土地储备量最少的。

截止2015年6月份,中海土地储备约为4400万平方米,连前十名都挤不进。

2400万平方米的量对于中海而言,具有极大诱惑力。

不过,中海、中信两家巨无霸整合的难度也不可小视。这么大资产出售,涉及的审批、评估程序也相当复杂。

对此,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认为:

第一个整合难度在于组织,中海属于中建系,而中信地产属于中信集团。过去在中建系内整合中海都很困难,如今跨越了两大核心央企的整合会更加困难。

第二个难度是,中信和中海的经营理念不同,中海相对更务实,而且在香港上市。

第三个是人事的整合,由于经营逻辑的不同、管理体系和方式不同,不排除整合后中信系人员大规模流失的可能。

关注金融界股灵通微信号【jrjstock】,每天早上为您奉上早盘操作指导,涨停牛股预测。

关注金融界微信【jrjnews2013】,独家投顾复盘,把脉股市走向,阶段经济热点前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10亿!明年就没有中信地产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