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养生,不是锻炼,不是睡觉,就一个字
物以稀为贵,能令人觉得有趣的,往往不在多,而在于适度。一样事物,多到“目食”,杂乱而贪多,身处其中,不但难有愉悦可言,反而令人腻烦生厌。——《戒目食》,《读者》2024年第15期间
宋玉《风赋》有言:“风起于青蘋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句话,揭示了自然界量变引发质变的规律。
与“微”相对应的,是“度”的问题。
人的身体作为一种物质存在,自然也需要依照客观规律运转,把握好“度”,遵循“微”的智慧。
以下三句与“微”相关的箴言,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调和自己的身体。
来源:视觉中国
肚子微饿
古人云:“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这句古老的育儿经,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哲理。
对于成人而言,“七分饱”便是最佳的饮食状态。
这种时候,胃部还没有装满,极致的饥饿感退散,但是进食的节奏已经放缓,如果暂停进食,身心都可以接受。
从品尝美食的角度来看,七分饱能够为下次留有余地,吃饱、吃好,但绝不吃撑、吃伤。
从身体机能的角度分析,微饿能让大脑和身体保持警觉和敏锐,从而达到比较活跃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思路也更为清晰。
“科普中国”曾发布过一篇文章,研究发现,限制进食时产生的饥饿感甚至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如此看来,肚子微饿的好处,不仅是出于呵护身体的需要,更能为我们带来很多切实的好处。
史蒂夫·乔布斯有句名言:“保持愚蠢,保持饥饿。”
饥饿感,能让我们更加积极地思考,维持良性循环的状态。
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少量但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避免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加工食品。
这种饮食方式不仅能让我们身材苗条,也能让我们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创造力和专注力。
《黄帝内经》有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句话告诉我们,适度的饮食控制,是养生的基础,它关乎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的平和。
来源:视觉中国
身体微汗
在现代社会,运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标签,从增强体质到减肥塑形,不一而足。
然而,真正的运动养生,不在于挥汗如雨,而在于恰到好处的微汗。
这是因为,大汗容易让人虚,不出汗又容易堵,所以微汗是最适合普通人的身体修复方式。
与微汗相对应的,是更加均匀平和的锻炼方式,而非忽略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硬性条件,一味地“上强度”。
比如瑜伽、散步、慢跑、拉伸等,都是身体负担较小也容易上手的运动方式。
此外,除了这些“轻运动”,按照时间(季节)和天气安排运动,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身体的优势,让出汗量维持在一个刚刚好的状态。
我的姨母曾经因为伏案工作,积劳成疾,身体和心理都进入了亚健康的状态。
动一动就累,睡眠也不好,再加之更年期激素紊乱,整个人瘦了很多。
后来,在大夫的建议下,姨母开始坚持晨练和晚操。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广场舞,坚持了一段日子,整个人精神头好了很多,饭量也大了。
姨母说:“太极讲究的是‘用意不用力’,蛮符合我现在的状态的。出点汗,感觉工作压力小了很多,体质也增强了。”
《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这句话虽简短,却道出了运动的真谛。
适量的运动,如细水长流,能够激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让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
对于现代人来说,身体微微出汗,也能让我们暂时脱离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用低成本的方式守护健康、关爱自己。
毕竟,很多人制定了详尽科学的健身计划,但就是因为太过宏大而无法开始。
如果你想养护自己的身体,不妨从一次散步、一场骑行开始,并坚持下去,改变自然就发生了。
来源:视觉中国
心智微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都被各种信息轰炸,焦虑、压力如影随形。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反而是我们要处理的讯息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自己“心智微愚”,就是一种难得的处世智慧。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更教会我们如何看待外界的诸多俗事。
清乾隆年间,郑板桥回首往事,感慨自己半生庸碌,拿起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并题下一行跋语: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人生在世,看不透、猜不破的事多了去了,允许自己“愚蠢”,其实是一种智慧。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者”,却以一颗纯真无邪的心,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阿甘对生活的理解很简单。
他不懂得复杂的政治斗争,也不理解人性的阴暗面,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阿甘的“傻”,让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也让他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爱情。
有时候,放下过多的算计和执念,以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生活,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幸福。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句话:“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
那些通透豁达的人,往往懂得心智微愚、适度弯腰。
如此,才能在变与不变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
来源:视觉中国
结语
曾在书中看到:
物以稀为贵,能令人觉得有趣的,往往不在多,而在于适度。一样事物,多到“目食”,杂乱而贪多,身处其中,不但难有愉悦可言,反而令人腻烦生厌。
——《戒目食》,《读者》2024年第15期间
最高级的养生,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感悟与行动的尺度。
肚子微饿,教会我们节制与珍惜;
身体微汗,提醒我们动则生阳、静则养阴;
心智微愚,则让我们在纷扰之中守正、自得。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体会“微”的智慧,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作者:柘林,以文字为林,栽种智慧与感悟。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联系我们,获取授权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