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产业让村民生活更甜蜜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KjAG33CAx5Mmh~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FqOWbveWFmuWqkuS_oeaBr-WFrOWFseW5s-WPsA==.image?x-expires=2010315750&x-signature=0dQYRhwCQkJomdqroFYotqyF6j8%3D3月11日,康力源蜜蜂养殖合作社的新建基地,大部分蜂箱已经从室内搬到了院子里,合作社负责人杨海祥正在为蜂群添加淡盐水和花粉。
新基地新气象
“这是去年冬天村里支持新建的养蜂基地,比原先的更加宽敞、平整。”杨海祥高兴地介绍着合作社养蜂场地的变化。基地院墙的墙根平整地摆着蜂箱,新建的几间房屋用于产品的陈设、蜂具的存放等。
测石村地处桃河上游,由7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30户9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13人。近年来,测石村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较好的优势,选择了既容易掌握技术又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养蜂产业作为脱贫产业。2017年成立了康力源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具有多年养蜂经验的杨海祥。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驻村第一书记张怀银介绍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养蜂产业成为村里脱贫增收的一项稳定产业。
张怀银仔细查看了基地的情况,向杨海祥提出了建议,保持产品陈列室的干净整洁,尽快粉刷墙壁、购置展台,让更多人了解合作社的蜂蜜产品,争取让好产品卖上好价格。
忙春繁售蜂群
3月是蜂群春繁的关键时期。3月3日,合作社蜂群进行了今年第一次爽飞、排泄。天气乍暖还寒,蜂箱虽然搬到了室外,但早晚还需加盖棉被保暖。“日常管理要做好紧脾、放王开产、喂水、喂粉、调整饲料等,还要注意保温,蜂箱内的温度保持在34.5℃左右,有利于繁殖优质健康的蜜蜂。”杨海祥介绍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KjAG3LPH1Rom~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FqOWbveWFmuWqkuS_oeaBr-WFrOWFseW5s-WPsA==.image?x-expires=2010315750&x-signature=tpVvGttKhkvn2QJOanNgS0qq680%3D
去年合作社冬季管理到位,开春以来蜂群发展较好。这几天,合作社以每箱700元的价格销售了不少蜂群,每箱蜜蜂数量为一万只。
郊区的乔师傅想尝试养殖蜜蜂。前两天,他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合作社购买了两箱蜂群。乔师傅说:“这里的蜂箱一打开,就看见食物充足、蜜蜂活跃,买得放心。更重要的是,今后还能从合作社学到养蜂技术。”
“因合作社技术人员有限,不能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合作社养殖数量保持在125箱。”杨海祥说,除了销售蜂群外,过段时间还要培育系列蜂王,通过销售优质蜂王增加合作社收入。
传技术促增收
杨海祥家曾因病致贫被列为贫困户。这几年,杨海祥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养蜂,收入稳步提升,去年被乡里评为“最美脱贫示范户”。
杨海祥养蜂十几年了,练就了一手好技术,也乐于将技术传授给有意向的村民。村里25户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每户贫困户5箱蜂,共养殖蜜蜂125箱。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合作社代养蜜蜂,年底获得分红。有的贫困户主动学习技能,已具备独立养蜂的能力。村民荆喜生从2017年6月开始跟随杨海祥学习养蜂。去年,荆喜生家通过养殖蜜蜂有了收入,两箱蜂生产荆条蜜约30公斤,收入1500元。
近些日子,义井镇南庄村蜂农裴国文、旧街乡南沟村贫困户孙有生在蜂场学习。“春季蜂群管理很重要,要供给充足的饲料,喂低浓度盐水,保温加速蜂群发展,注意防治蜂螨等。”杨海祥边操作,边为他们耐心讲解。
前几天,合作社800多元购买了数百张巢础。“两年需换一次巢础。”杨海祥手把手教蜂农安装巢础,并传授他们辨别质量的好坏,“好的巢础‘冬天不脆、夏天不坠’,蜂蜡较多的效果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