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招,攻破PUA男的万语千言:深入了解你的“性格拼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dfic-imagehandler/bed059f2-3f7f-4dee-8531-c0018b0557f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426938&x-signature=SL0%2BF3QYxwIPhGtacQ19%2FjKLSLY%3D2017年,美国好莱坞众多女星掀起了“Me too”反性骚扰运动。
2018年,韩国女性也随之掀起了“Me too”反性骚扰运动,谴责男性从语言、行动等方面对女性的性骚扰行为。
2019年,中国女性也相继站出来,诉说着萦绕多时的骚扰往事,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女性免遭毒手。
从古至今,女性一直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长大道路异常崎岖。现今,在反性骚扰浪潮还未完全消退之际,女性被家暴的恶劣事件又浮现在了大众的眼前。
家暴事件的出现,让女性的社会生存再次被热议,只是当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乏同理心的言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不逃离”。
事件的背后,并非如旁观者所言,能够轻易解决。这中间掺杂了太多社会对女性的束缚、男性对女性的桎梏、以及女性不清晰的自我认知。
过去,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将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内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种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外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这种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
现在,语言学博士西尔维亚.洛肯以荣格的内外倾人格理论为基础,再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研究经验,出版了《性格拼图》一书,为内外向者提供了针对性的生活和工作建议。充分发挥自有性格优势的前提下,适度突破,改变固有生活工作圈,遇见全新的自己。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ad8ed0058dd24387a4dbffbb0d5a91c4~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426938&x-signature=0OKMsPkA8TRQWC%2FL6q6bK%2BUkvDY%3D
《性格拼图》一书的作者洛肯运用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多样的操作指南,在深入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优势和需求后,为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群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指南。此外,作者洛肯还提出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性格—混合型性格的特征,让每一位读者在书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性格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障碍、找到有效的与他人沟通的方式。
出生德国的西尔维亚.洛肯不仅是一名语言学博士,还是知名企业培训师。多年以来一直在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这样的工作经验让作者洛肯对人的性格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学习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后,作者洛肯在原有的内外向者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型性格。此外,作者洛肯本是一名内向者,除了发挥内向者的优势外,通过锻炼,还学会了与外向者们的合作,保留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各方优势,提高合作。
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如何利用《性格拼图》一书的内容,重新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远离渣男、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理论
作者洛肯在《性格拼图》一书中讲到,内向或者外向,在我们的性格占比中只是小小的一块,虽然性格会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向、兴趣爱好等,但我们必须与他人一起来完成。也就是说我们的性格会受到生物遗传、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意识探索三个方面的因素。
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作者洛肯是如何细化讲解这三个方面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99e7698fce964885842738e9883b20f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426938&x-signature=IX7Fb1vKi3RRi%2BjnGUPB8gkNKQA%3D
生物遗传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1921年提出了内外向两种性格类型,并认为内向性格者的精神能量流向内部,外向性格者则流向外部。现如今,内外向并非完全处于对立面,随着个人的长大和环境的变化,内外向之间会有轻微的转移。在《性格拼图》一书里,就为我们详细罗列了影响内外向者大脑的差别。
作者洛肯提出,根据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我们可以判断是属于内向还是外向,若是偏内向,那么大脑皮质前部和丘脑前侧就会有明显变化;若是偏外向,那么则是丘脑后侧反应强烈。
此外,内向者还在杏仁体、伏隔核等大脑边缘系统上有明显变化,所以相较于别人会更紧张更敏感;而外向者则是在交感神经和神经递质方面有明显变化,因此大部分的外向者都活泼好动、喜欢刺激。
不过作者洛肯也提到,生活中还存在着内向和外向特征比例几乎相等的混合型性格类型,也被称为均衡型性格。拥有混合型性格的个体生活中重视多样、协调和平衡。与外向相比,不会那么在乎刺激;与内向相比,不会那么容易受到过度刺激。《性格拼图》一书提到,虽然混合型性格磨合了内外向的劣势,但在自我长大过程中依然有着艰巨的任务。
社会环境
《性格拼图》一书中提到,社会文化环境和生理构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我们影响着环境,环境也改变着我们大脑的结构和物质代谢。人,作为一种极其复杂且有趣的生物,绝不是神经元偶然作用的结果。在获悉人类生物遗传属性之后,我们还需要了解社会环境属性。
德国神经生物学家、脑科专家吉拉德.胡特尔曾提到:“人类大脑与动物大脑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大脑的形成和塑造需要人际交流的经验。简言之,人类大脑其实是一个社会器官。”
作者洛肯也提到,正是人际交流时所产生的外部刺激影响着人类的大脑,通过与环境的交流来接受和处理信息,进而发展成不同特征的性格类型。作者洛肯强调说,虽然内向者们喜欢安静、舒适的个人环境,但内向者依然离不开朋友,依然需要群体的支持来获得内心的充盈。
《性格拼图》一书提到,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内向者与外向者彼此交织穿插,紧密的社会关联让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性格特质的人交流。生活工作中如何让外向者和内向者之间互相促进,作者洛肯为我们罗列了三大要点:认识差异、弥补障碍和集中优势。
个人意识的探寻
维也纳精神科医师维克多.弗兰克,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从集中营获救之后,将自己在集中营的生活感悟写成了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并创立了“意义疗法”来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意义,找到生活下去的理由。
“意义疗法”从个人意识层面来说,与作者洛肯提及的自我意识是一致的。作者洛肯认为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人类性格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当人们拥有了自主决定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自我。
内向者待在安静的环境里、外向者享受众人交谈的环境,这都属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不过我们也会听别人说,适度远离舒适圈,适度学会突破、学会挑战。作者洛肯在《性格拼图》中就提到,因为我们人类具有灵活性,拥有适应环境的能动性,因此,即使是在舒适区域外,我们依然能够利用自身性格优势;更甚,我们还可以适当接受与自己性格相背离的任务。
比如,我们熟知的美国总统林肯,大刀阔斧地签署《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谁会知林肯其实是一个内向者,从事的却是外向者擅长的政客呢。
又比如,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谁会想到洪堡其实是一个中意外部刺激的外向者,却将自己奉献到枯燥无味的科学研究中呢。
实践
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才行。当我们得知自己的性格可以充分运用时,接下来我们深入的便是如何运用自身性格优势,帮助自己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作者洛肯在《性格拼图》一书里提到,无论是什么样的性格,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内外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来选择目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705d9cce14a48a8b21b92405bf5cb6d~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426938&x-signature=dXNnhMm7t4rx7Q3uqRdQpAyTT%2B0%3D
生活中有许多半途而废的事情。办了一年健身卡的你,可能只去了两次健身房;下血本请私教的你,最终却受不了私教的督促,选择拉黑私教;明明期待运动的自己,为什么一练瑜伽就犯困……久而久之,我们便开始怀疑自己、质疑自己、甚至不再相信自己。
与其说是我们没有毅力,倒不如说是我们没有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作者洛肯认为,内向者和外向者在选择运动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像耐力运动、力量训练、冥想这类需要静心、安静的运动就更适合内向者;而要求团队协作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等,则更适合外向者。下一次,当我们想要放弃运动时,别急着否定自己,先去看看选择的运动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
运动如此,学习亦如此。《性格拼图》书中提到,内向者的学习更倾向于内部,对感官刺激更为敏感、也更注重安全感。因此,对内向者来说,安静舒适的环境尤为重要;学习习惯也是先了解理论知识,再到操作实践;此外会留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相较于内向者,外向者的学习则重视感官刺激,追逐奖励和诱惑,越是出现让外向者激动的事物,也能激发外向者学习的激情。
当我们了解这些之后,与自己,我们能够找到更为恰当的学习方式;与父母,我们能够找到更针对孩子学习的方式;与教育,我们则能够合理运用各类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dfic-imagehandler/07db3fe2-fb31-4166-8290-0d918c1ab89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426938&x-signature=So0oh0zhhtMIswKCb9HP155mNus%3D
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旁人打交道。当外向者遇到内向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双方的平衡点,这是接下来我要为你讲述的内容。
过去,一想到管理者这个身份,我们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形象,似乎管理者非外向者莫属。但事实却是,内向者的沉稳、可靠、具有同理心、善于分析等优势让其依然是优秀管理者的有利人选。作者洛肯认为,成功的管理者除了帮助身边的人发挥其自身的最大潜力外,还能开发出自己的内在潜能。也就是说,不管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只要能够做到以下四点,就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一,面对多样性。
现在的团队成员中,性格、年龄、背景都不同,想要这样的混合型团队稳健发展,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多样性的存在,不可企图规整为一点,在尊重彼此的差异的基础上,弥补缺陷,结合优势。
第二,数字化沟通。
现在的工作群纷繁复杂,但所有的工作群都有一个不言而喻的特点,置顶和屏蔽新消息通知。置顶是让自己不错过消息,屏蔽是让自己有一丝喘息。作者洛肯建议,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对其采用不一样的沟通方式。可以给予内向者更多的思考时间,减缓沟通频率;外向者则通过保持实时沟通来保存其工作积极性。
第三,激发潜能。
心理学家斯蒂文.赖斯提到激励最好的来源在于需求,人类行为本是需求的结果,因行为的不同,激励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借用赖斯的理论,作者洛肯认为当管理者表达赞赏时,必须结合个人风格,以个人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赞赏之情,从而激发对方的潜能。
最后,提供安全感。
工作内容本身已经会耗尽我们的能量了,再加上沟通成本,会让很多内向者产生压力;即使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外向者,也会有能量耗尽的一天。因此,提供必要的安全感,是团队必须营造出的氛围。
公平的管理机制、透明的奖惩要求、建立信任的关系、鼓励创新的措施等等,这些都能为营造安全感添砖加瓦。
此外,《性格拼图》一书中为内外向者罗列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无论是管理还是沟通,都能找到对应的方式方法。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dfic-imagehandler/d54fc45e-cf46-4912-8a17-6114a3aef6c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426938&x-signature=5AhcbEVAdoMtB4SoSwqR%2Bil9EnQ%3D
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性格的缺陷而贬低自己、或者因为自己的不够优秀而忽视自己、更甚因为旁人的指责而错误看待自己。但事实上,我们只是没能足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只是没能发挥出自己性格特征的优势。
《性格拼图》一书其实一本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书籍;一本让我们找回自信、找到方向、找到未来的书籍。别担心摆脱不了束缚、也别害怕阴影始终跟随,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远离自己的舒适圈、远离嘴碎的渣男、远离恶意的语言,你会发现新生活的美好、新环境的舒适、新自我的飞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