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来自青藏高原“超净区”的馈赠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Ss5q6cjAWqhgaG~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5098625&x-signature=bTlcSPF7Lr4nzzOjddU9pgoIm3k%3D安儿宁颗粒自动生产线。 金诃藏药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要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全产业,作为青海特色产业,诞生于这片雪域高原,也扎根于这片土地,在它的身上满是青海的印记。在藏药独有的馨香和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产品的魅力中,可以感受到来自青藏高原“超净区”的问候,也可以读到青海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新时代的奋进姿态。在这些高原特色产业不断为市场所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中,青海的风土人情与绿水青山也不断被更多人熟知,青海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如今,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和以藏医药产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显现,在产业的不断升级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来自青藏高原“超净区”的馈赠正在有可为有作为的路上昂首前行。
说好“青海情”
打造产业文化底蕴
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聚集着企业,更有一处独特的文化地标——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走进博物院,我们也走入了藏医药的奇妙世界。这里收藏有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以及荣获吉尼斯纪录的“藏文书法长卷”,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藏医药为主题、藏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文化地标、旅游地标及宣传“大美青海·旅游净地”的金色名片,年访问量达26万人次。
藏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富有本民族的特点。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强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全省有藏医(含蒙医,下同)医院28所,其中达到三级甲等藏医医院1所、三级乙等藏医医院2所、二级甲等藏医医院20所,全省藏医执业(助理)医师注册人数4101人。青海,已基本形成以藏医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藏医馆为基础,民营藏医医院和诊所为补充的藏医医疗服务体系。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藏医药成为藏族先民的智慧和他们给予子孙后代所留下的宝贵财富,成为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厚重的历史积淀成为了藏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藏医药在产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加铿锵有力。
我省各级藏医医疗机构不断加强藏医药文化建设,通过开展藏医非药物疗法、设置古籍文献收藏室、藏药标本展览馆等,加大藏医药文化传播、普及教育。藏医放血疗法等5个藏医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余个藏蒙医药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诃藏药)等企业更是努力说好“青海情”,去年6月,金诃藏药开始搭建电子商务团队,上线藏有引力App,同年,搭建康养业务团队,培育藏式康养小院,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以藏文化联接世界。
打响“青海造”
特色产业走向世界
随着生产车间工人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经过消毒,闻着扑鼻而来的藏药馨香,走进金诃藏药正在满负荷运转的安儿宁颗粒生产车间,现代化,是生产线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提取工序中,工作人员将药材进行提取、浓缩、收膏等工序,浸膏经检验合格后,通过制粒、总混后,再经检验合格的颗粒便进入了全自动包装线,再经精准分装、装盒、装箱……通过成品检验,安儿宁颗粒便“诞生了”!
同样聚集在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青海伊纳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沙棘冻果被放入了全自动机械化的生产线,富含科技感,是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面积近930平方米的100000级洁净车间,沙棘果汁经过喷雾干燥工艺,制成沙棘果粉,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高营养的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黄酮和维生素。沙棘籽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萃取过程没有使用对原材料有害的任何化学物质,也没有高温影响品质,获取了沙棘全部的营养精华。
从挖掘产业价值,建立生产基地,到科研开发产品,青海沙棘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产业链和销售网络并不完善。为此,聚集在青海的沙棘生产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做优“国内国际双循环”。
立足青海,面向世界,藏药事业也不甘示弱。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中藏医药走出去战略,在国内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金诃藏医药集团走出国门,先后在日本、美国设立藏医学中心和藏医学健康文化中心等机构,组织召开和参与多次国际性藏医药学术会议;青海大学藏医学院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弗吉尼亚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互派留学生,实施“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项目……省文化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更是联合制定印发《关于促进青海省中藏医药康养旅游的指导意见》,推进我省中藏医药与旅游融合发展。
独一无二的“超净区”“高原绿色”品牌正在成为青海与世界对话的纽带。
潜心“青海创”
产业转型内力十足
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中,青海中藏医药特色优势功不可没,中藏医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省藏医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组织举办“尼玛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和“全国名中医经典传承论坛”,传承整理6位名老藏医学术思想和医技医术,筛选推广100余项藏医特色诊疗技术或适宜技术。藏医药标准化进程加快,2019年制订藏医药标准5项,2020年制订3项。全面开展藏医药创新研究,实施藏医药文献数字化工程,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和青海省藏医药信息网络平台。由省藏医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藏药新药开发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创新的力量,藏医药及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企业同样看到了,它们不约而同地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的“法宝”。
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央宗药业)从2007年开始梓醇降糖一类新药的研究工作,到2017年取得该药的临床批件。如II、III期临床试验顺利,预计2023年可申请上市生产,并进入IV期临床试验。央宗药业副总经理周国华说:“虽然一类药的研发试验周期长,但如果可以成功上市,央宗药业企业也将成功转型。”
如果说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我们看到的是青海特色产业的历史,在生产线上看到的是青海特色产业的现在,那么在一个个实验室里我们看到的就是青海特色产业的未来。当一个又一个创新创造以青海为名,那么青海特色产业的转型之路便会走得更加顺畅。
从青海走向世界,从过去走向未来,青海努力用好来自青藏高原“超净区”的每一份馈赠,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今日可待,未来可期。(贾 泓)
来源: 青海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