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11-30 17:04:57

不要迷恋老字号 同仁堂又出事了

韩福东/文同仁堂又出事了。这一次是回收过期蜂蜜做原料。此前,同仁堂被媒体曝光的事件还包括:出售假血燕;阿胶造假;熟地黄、小儿至宝丸等中药质量不合格等。

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立店箴言,现在读起来格外刺目。350年老店的声誉背书,也根本无法阻止它向下滑翔。可以与同仁堂相参照的是四大保暖服装品牌,它们近日也被媒体曝光砍掉生产线转型卖吊牌,其中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都是销售商自己组货,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环节,品牌方会要求授权工厂提供产品的质检合格证,而这些质检合格证网上花费100元就可以购买。恒源祥的线上经销商也好不了多少。

这些年,南极人等品牌已多次上榜“不合格产品黑名单”。虽然如此,它们靠吞食自身的信誉老本,仍可赚得瓢满钵满。这对迷恋“老字号”的中国人,真是很打脸。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老字号是最靠谱的,这是它们能存续百年的前提保证,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它们也必然比新生的品牌更加珍视声誉,视品质为生命。

有些老字号当然是这样的。譬如同样是做品牌授权,欧美很多百年老店的品控,就完全是另一种境界。其中原因,值得细细推敲。

大凡一个公司,能够屹立数十乃至几百年而不倒,必然有它自身被市场认可的独特原因。但在中国,可能更复杂一些。譬如成立于1927年的恒源祥,9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非市场化的影响因素,连所有制都有发生变化,更不要说经营理念和品控传承。

同仁堂的历史更长,它面临的困境更为复杂。同仁堂诞生在传统医学的鼎盛时期,在所有的中医药堂中,它曾经赢得市场声誉,但这声誉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前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上。就传统医学而言,中西并无本质差别。如牛津大学教授德吕恩·布奇在《医药的真相》中所言:“传统的治疗知识并不可靠。世界上第一个医生是骗子。任何职业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始,即便是那些总是愉快地享受着人们的特殊信任的职业也不例外。”

曾经愉快地享受人们特殊信任的同仁堂,已经跌落神坛。即便没有各种造假和伪劣药品的危机爆发,在现代医学勃兴的时代,它显然也失去了光环。

当一个时代因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时,老字号很容易成为落伍者,无法提供满足用户最新需求的产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店内部的传统路径依赖,阻碍了创新。诺基亚错失智能手机市场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它缺乏移动智能的基因,这种基因一般只能在弯道超车的创新者中生发。

基于同样理由,我们通常不要期待传统汽车公司成为新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引领者,也不要指望传统手表业巨头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将手表研发成一种健康传感器和物联网终端……这些领域现阶段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百年老店因创新基因的缺失,且大概率要在迭代的商业变革中败北,那它们在渐次失去市场空间之际,又将如何选择?同仁堂和恒源祥们揭示了这样一种可能的路径,那就是:消耗历史累积的信誉,以换取经济利益和生存时间。相较新兴公司,百年老店的信用仍是一个优势,只不过在利用这一优势的时候,用户是被视为韭菜收割的。

和西方国家晚近资本主义勃兴的历史不同,中国曾经历漫长的商业停滞期。商业模式缺乏创新,新的竞争者亦复阙如,因此民众心理上对老字号有着甚深的迷恋,一直延续至今。

但这种心理定势已经开始崩解。在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和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踏上了科技互联网的班车,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如果很多传统的百年老店在遭遇严峻挑战后,开始以信誉为赌注收割韭菜,这种行为也必将加速它们的败亡。

(作者系互联网科技从业者,自媒体人)

本文源自经济观察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迷恋老字号 同仁堂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