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英雄城市编年史·2021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Jd3WzdAfCK2PG~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1354247&x-signature=shx%2BO3Ljkbke%2Fu1%2BV4mTwMHIv2o%3D年度关键词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Jd8bC45Fhj6ay~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1354247&x-signature=tUgnJ%2B9vBRlbeVEsi1RteOWXCm0%3D
■ 2月
◎ 省部共建实验室揭牌
科技部等与湖北省共建的7个湖北实验室揭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原始创新。
■ 3月
◎ 相约赏樱活动启动
“相约春天赏樱花”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在武汉启动。据统计测算,2021年武汉全年接待游客2.7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20.84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5.1%和81.8%。
■ 5月
◎ 武汉超算中心建设启动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运,武汉超算中心建设启动。
■ 6月
◎ 东湖科学城建设启动
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面向全球遴选院长。
■ 7月
◎ 中碳登落户武汉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注册登记系统(简称中碳登)落户湖北武汉,交易系统落户上海。中碳登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
■ 8月
◎ 阳逻港水铁联运二期通车
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开港通车,全球各地货物经长江运输来汉,不出港区即可通过无人集卡运输至铁路货场,无缝对接中欧班列。
■ 9月
◎ 三峡集团总部迁汉
三峡集团总部正式由北京搬迁至武汉。
■ 10月
◎ T2航站楼改造开工
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改造完成后,将通过“一张脸、一部手机”,实现旅客和行李全流程自助通关。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汉联合办公。
■ 12月
◎ 鄂州花湖机场校飞
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校飞,武汉迎来“客货双枢纽”机场格局。
中碳登落户武汉
碳排放权交易开市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Jd8bEkGF2Ov6T~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81354247&x-signature=bW1l97kznYpalKNzNw1jBkFNJj8%3D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湖北分会场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长江厅举行。 记者任勇 摄
2021年7月15日清晨,湖北省通山县金坑村,村民李如寅和往常一样,戴着草帽、拿着镰刀,上山修护竹林。这片栽种于荒山的竹林,是通山县竹子造林碳汇项目的一部分。
在该县,总计有超过40万亩竹林,每年可吸收约6500吨二氧化碳。全球那些碳排放超标的企业,可以通过武汉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购买这些竹林的减排量,以此实现减排。
通山县的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是全国首个进入碳市场交易的同类项目(2015年)。因为种竹子,李如寅7年来多挣了35万元,像他这样的农户有3万多户。原是特困村的金坑村,多了一条致富路,两年前摘掉了贫困“帽子”。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交易在上海,注册登记在武汉。而金坑村的村民,则是这一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的一环,在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来买竹林碳汇,他们会挣得更多。
徐卫林教授
把“布”织进太空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从观察地面、寻找最佳着陆点到平稳着陆,物体降落在地表如此简单的动作,在火星,却是风险最大、难度最高的。
这是充满科技含量的“魔鬼9分钟”。
探测器上装配的12台姿控发动机,在起减速和姿态调整作用。发动机喷口会产生1500℃高温火焰,它随时可能泄漏,影响周边设备运行。
解决这个难题的,是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团队。
他们最初接到的任务是:设计一个装在喷口尾管和导流锥管连接处的小器件,要能和不规则喷口柔性地贴合,严实阻隔1500℃高温,还得有100%的弹性。
世界上还不存在这样的材料,需要靠想象力编织出来。
历时14个月,集中攻关,反复试验,有机材料不行就用无机材料,无机材料不行就再想办法。某一天,徐卫林教授灵感来了,提出将隔热与弹性功能分开设计,再复合编织,“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就这样成了。
徐卫林将纺织技术送上太空,这不是第一次。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把首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带上月球,在300℃温差的极端环境下,它不串色不变色不变形,这是徐卫林团队攻克八年的成果。
政府搬出核心商圈
让企业入驻
2021年9月18日,太平洋保险金融科技公司(筹)武汉研发中心首批136名员工,迁入位于钟家村地铁站正上方的闽东国际商业大厦4楼。一个月前,这里是汉阳区政府两家单位的办公场所。
7月29日,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庆伟来汉,汉阳区了解到太保金科武汉研发中心面临的办公难题,立即安排对接,协调了5处楼宇备选。
研发中心在这份名单里选中了钟家村闽东国际商业大厦4楼。可是,这里的办公面积只有3000平方米左右,旁边两家单位则是汉阳区政府两个部门的办公场所。
8月7日,汉阳区召开多方协调会议,决定将两家单位的“地盘”全部腾退出来,整理出合计4500平方米的大平层办公区域。
按照企业要求,经过一个月装修,企业顺利入驻钟家村核心商圈。从来汉接洽到拿到钥匙,前后不到3个月。
公司一名员工说:“进来之前,桌椅、柜子一应俱全,我们只需要带着电脑进来就行了,真的是‘拎包入住’。”
9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从北京迁到武汉。江岸区委区政府从沿江大道的“黄金地段”搬到后湖,将办公场所腾出,提供给三峡集团。
这一年,武汉梳理200多个重点事项,以最优办理标准为企业服务。
铁轨铺进阳逻国际港
2021年8月1日上午,热浪滚滚,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开港通车。
二期项目建设,奔着“解难题”而来——
以往,阳逻港集装箱需要到距离20公里的滠口铁路货运站,或距离60余公里的吴家山集装箱铁路中心站,进行货物转运。
2017年底,阳逻水铁联运一期项目投入运营,码头与铁路货场的距离缩短至2.5公里,可依然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如今,二期项目开港通车,水铁联运无缝对接完成。铁路铺进了港区,阳逻不仅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水铁联运港口,还成为我国第一个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阳逻港,强调要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如今,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48万标箱,2021年装卸量较2013年几乎“每月翻了一倍”,“黄金水道”正在释放“黄金效益”。
汉阳瓜堤后地建起
“红色驿站”
汉阳区鹦鹉街道夹河社区001网格员黄小凤,每天都会来到瓜堤后地小区,完成她一天的工作。
黄小凤的办公地点,在进小区的第一间小屋内,七八平方米大,是汉阳区在2021年初在此设立的“红色驿站”。
红色驿站成立了小区综合党总支,集结来自社区班子、物业、物管会、志愿者的党员力量,发动居民议事和共管共治,把服务搬到离居民群众最近的地方。
党员王德芳是小区“第一书记”。2007年为照顾母亲,他在瓜堤后地买了二手房。那个时候,作为党员的他总想做点什么,却有心无力。
这里藏身闹市,4.2万平方米,有450余住户、1200多人。由于缺乏管理,开放却凌乱无序,人心涣散,各管各的。
2020年底,汉阳区改造老旧小区,随后有了“红色驿站”。党员们组织起来了,王德芳有了用武之地,平日没事就在小区转悠解决问题。党离群众更近了,瓜堤后地比以前更凝聚,居民更亲了。
现在,有矛盾大家一起解决,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积极,红色驿站让“散装小区”重新凝聚起来。
73岁的吴珍美开心得直拍手:“以前,我们羡慕搬走的人,现在他们不少人反而羡慕我们。”
2020年6月,武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汉阳区推动网格员下沉,入驻“红色驿站”,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瓜堤后地“红色驿站”,是武汉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个样本。
武鄂半小时通勤
演绎“双城记”
2021年1月2日,武汉地铁11号线鄂州葛店南站开通,为湖北首条跨市地铁线路。
从这天起,陈超结束了异地而居的生活。以前,他从鄂州到光谷上班,来回差不多4小时,每周只回一趟家。武汉至鄂州这条地铁线开通,陈超单程通勤只需半小时。
像陈超这样,每日往返葛店和光谷的“双城”乘客逾万人,葛店到武昌、汉口、汉阳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
同城化发展,支撑在产业。鄂州葛店与武汉光谷正加快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研发在光谷、产业化在葛店的企业接近100家,葛店开发区四分之一规上企业为武汉配套。
10月,由9市联合组建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
稻田里三代“愚公”
接力办学
2021年6月6日清晨,张利华、吴仲宏、尹奇兵站在校门口,为新洲四中588名考生加油鼓劲。
这是新洲四中的三名物理老师,也是三代师生。待得最久的张利华,已在四中扎根25年。
新洲四中是全武汉唯一不靠近集镇的中学,它掩映在一片稻田里,是最偏远的中学。
1996年张利华分配来这里时,还没有自来水用,买菜得走两公里,是农村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把他留住了。
吴仲宏是张利华的第一届学生。他清楚这里条件艰苦,2004年却铁了心回四中教书。吴仲宏来报到的那天,10名老师中有人正申请调离。
同样的傻劲儿出现在更下一代身上。尹奇兵是吴仲宏的学生,201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多数同学的选择都是去大城市,但尹奇兵却扭头回到这片稻田里,“外界觉得我们傻,但我们是乐在其中”。
新洲四中绝大部分学生来自革命老区,留守儿童多。“作为农村高中教师,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农村的孩子带到更广阔天地。”张利华说。
张利华、吴仲宏、尹奇兵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2021年1月,三人当选“中国好人”。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跑出“武汉速度”
2021年5月31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运,一上线就满负荷运营。
在科技部批复的15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率先竣工并投入运营,仅用时5个月。
该中心位于东湖高新区韩杨路。机房里,华为AI集群Atlas 900排成一列,比普通人要高两个头,它拥有高达100P的超大算力,每秒10亿亿次的计算速度。
超算的作用,在今日和未来场景越来越不可或缺。比如,武汉经开区的一条大道上,一辆极目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正平稳行驶,它能通过全身的摄像头、雷达,对路况、车况和驾驶员实时监测,让车做到和人一样“耳聪目明”。这都离不开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这个“神算子”。在人工智能“神算子”的帮助下,极目智能可让汽车无忧上路。
截至该年底,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10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了算力服务。人工智能算力正像水、电、气一样,成为新的城市公共资源,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常少华)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