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遇上科技,可以“穿越”的京味儿故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kKNTybvZ0nl~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576780&x-signature=0PnfOkwYZ8OonTQccvIq7rcqpxY%3D在世园会中国馆“和而共生”展厅,大型折屏连接而成的动态“蓝图”。受访者供图
“听见了吗?北京中轴线要申遗啦。”伴随演员吴刚轻柔细腻的声音,北京中轴线画卷缓缓拉开。2分25秒的视频,代言人“北京雨燕”娓娓道来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故事,与此同时“数字中轴”正式启动,秀出技术“肌肉”。
“我们将把多年累积的数字技术开放出来,包括游戏引擎、物理仿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打造一个全真的“数字中轴”。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主任舒展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中轴”意在创新性构建一个数字申遗范式,不仅能让更多人沉浸体验到中轴线的恢弘气势和历史变迁,同时还将助力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化,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文化中的数字力量正在被看见。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为人们呈现一场视听盛宴,惊艳了全世界,也同样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再现动人的中国式浪漫。随着文化数字化战略纵深推进,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助推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轴线“上云”讲北京故事
2021年底,“数字中轴”正式启动,并上线“云上中轴”小程序。当天仅5个小时,就有50多万用户参与创意互动,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人。
文化遗产+数字,这将是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的一次典型探索。腾讯以“公益捐赠+技术资源投入”的方式,全程参与和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以数字技术能力推动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探索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在文化遗产上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模式。
北京中轴线是什么,为什么要申遗,中轴线上的现代建筑也要纳入申遗范围吗?中轴线有很多故事,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矩阵式的数据力量,把这些故事讲出去。“数字中轴”上线,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中轴线申遗中。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主任舒展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此前大众对中轴线申遗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希望“数字中轴”项目能够实现三个目标: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从普遍性价值到社会知识的转换,让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更好地触达社会大众,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外,实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舒展称,“云上中轴”小程序的核心是建立公众对北京中轴线的认知,深入了解北京中轴线19个遗产点,领略古都北京中轴线壮丽美景的同时,参与助力中轴线申遗。
此次“数字中轴”还尝试以数字技术打造文化遗产IP,结合中国传统非遗“京燕风筝”为中轴线及其19个申遗点打造20款别致的“北京雨燕”数字藏品。首批北京中轴线纪念版免费数字藏品9999件,仅一小时便被用户领完。
今年6月,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官方发布北京中轴线第二款数字藏品“万人中轴字”。该藏品由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创意支持,采取水墨宣纸浮层设计,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出现的不同年代、不同形态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撰写的“中”字与万众共创的“中”字相融合。画面正中以甲骨文印章凸显,背景图案则融合汇聚了黄包车游客、冰糖葫芦、放雨燕风筝的孩童、京剧表演等,呈现中轴线市井生活场景与标志性非遗元素。
本次藏品在“云上中轴”小程序上限量发行611份,上线仅15分钟即被领完。
“数字中轴”项目为数字文化融合构建了一个范本。舒展认为,文化遗产价值的传递、挖掘和守护,不仅仅是将文化遗产数字化进行保存和保护,更是需要通过数字化方式和文创化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向世界传递魅力。数字文创的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利用数字科技给文化遗产插上想象和创意的翅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kKNVr3i23jVM~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576780&x-signature=%2F394Q5Sx2VcOcH7MR1alCy9gttg%3D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kKNXU2FyeF5Y~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576780&x-signature=mJG9HbYP9bPaCfyijjz3tXwcZaI%3D
世园会。受访者供图
沉浸式观展,人在画中游
当你正盯着水墨光影版的《富春山居图》出神时,突然间眼前就变换出了一幅植物版的画卷。这是2019年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的一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张烈带领的团队,借助可通电玻璃技术,实现了本真性和虚幻性的完美融合。
这种融合也是古老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碰撞的缩影,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不满足于简单的文物或艺术品陈列,张烈称,“我们希望在博物馆里讲故事,并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个展项的重点是《富春山居图》光影和植物艺术装置都具有观赏性,两种状态都是艺术品,这也是我们做这个创作的初衷。”
张烈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北京世园会的中国馆也是其几十年职业生涯中最耗费心力的一次,从构思、设计到实施完成历时4年。他希望世园会中国馆作为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一张名片,能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更好地传递出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
世园会的主角是花花草草,走进中国馆“天地人和”展厅,一个有趣的青铜雕塑乍一看是一个人屈膝种禾苗的情景,仔细观察会发现是“艺”字。“在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像果、木等许多与植物相关的文字,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艺”字,是否告诉我们先人对艺术的认识最初也是从和植物的互动中获得的?”张烈说。
要将这些历史故事、情感更生动地讲述出来,数字化可以帮助历史叙事和艺术表达得到更深入化的呈现,张烈称“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能呈现的都只是一个瞬间,而影像和互动可以把故事讲得更深入、更生动。”
中国馆一共设计了9幕,大多数都用到了数字技术,而最后两幕更是一个完全沉浸式的呈现。从“祥和逸居”到“和而共生”,通过多维的、沉浸式的影像,观众仿佛成为了画中人。繁花似锦、落英缤纷、绿树成荫、雪花漫天,在漫步中穿越传统园林的四季变化。该场景是以圆明园为背景,借助数字光影的动静变幻,营造园中的四季晴雨、夏花秋实。最终从古代到当代,穿越时空,鸟瞰中华大好河山,以典型案例展现中国一以贯之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新中国生态治理方面的重大成就。
张烈在几十年的从业中也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巨大进步,“打个比方,以前我们可能只能触摸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现在我们可以有整面墙的触摸屏。”
数字技术对博物馆的内容阐释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补充不能参观的场景、不能触摸的文物、不能详尽的信息等。“比如现在的AR技术,能够让观众在观察文物实物的同时,从透明屏幕或透明眼镜中生成对文物的补充说明作为知识的拓展,影像和文物位置的拟合,就可以非常直观和生动地传达丰富的信息量。”
针对这一变化,张烈做了个比喻,如果以往的博物馆更像是科学家在作报告的话,那现在的博物馆就应该是科普作者在讲故事。现在博物馆应更多地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参观者得到更深刻的理解、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好的体验等。”
张烈提到,数字技术在和文化遗产结合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可以将文化遗产尽量高保真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这个数字孪生成果本身也应该是有价值的。“你无法预测未来数字和实体哪个更有价值,有时候复制品本身也有它的价值。”第二个功能是促进学术研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可以总结或发现以往难以发现或被忽略的一些文化现象和规律。“以前发现一条规律可能是一位甚至几位专家毕生学识的结晶,而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从大数据中非常快速地找到一些线索,从而发现新的故事和有趣的现象。”第三个功能是促进传承和传播,“不管是线上和线下,文化遗产要面向公众进行有效的传播,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可以大大加强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背后的精彩故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kKNZPJ0XP8Hu~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576780&x-signature=eqaX5vSGiqDbwlUlFidd%2BWyaQf0%3D
大兴机场的数字孪生场景,北京星光影视园为服贸会大兴展区宣传专门做的体验场景,可以在此体验XR虚拟制作。受访者供图
虚拟技术跨界,“织”绘中国结
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北京持续在文旅、广电、演艺、文博等领域推出一批极具特色的文化科技场景与优质产品。“故宫以东·城市盲盒”数字沉浸式体验空间落地王府井;前门地区“北京坊”打造全球首个“5G+虚拟现实”智慧商圈;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顺利开播,成为全国首个8K电视频道。
冬奥会闭幕式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入场环节,视效和虚拟设计团队将“中国结”的概念玩出花样,至今让人印象深刻:无数红线从鸟巢外围飞跃而来,朝着舞台中心奔赴,宛如灵动的赤霞,以不同的轨迹向中国结集聚。
“这是我们的虚拟团队利用UE4(虚幻引擎4)虚拟渲染技术,创造的一次视觉奇观,通过高达40米的巨型中国结与空中的实体火炬紧紧环绕。此次设计运用了AR(增强现实技术),使得最终呈现的中国结模型在精度、材质纹理的细节以及实时渲染的体量方面都史无前例。最终,中国结在传统元素与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庄重古朴、活力动感、浪漫唯美。用科技“织”绘一个从未有过的中国结,让世界为中国创意点赞。”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文化的转化结合,达到了震撼的演出效果,更实现了创意表达上的突破,通过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意象化的传统文化符号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吸引更多年龄层次关注到此次北京冬奥。
在沙晓岚看来,科技为文化赋能,在文化演艺活动领域的作用非常明显和重要。在文艺创作、演出设备、呈现方式、剧场建设等方面都在鼓励探索和融入科技思维和科技成果,以新技术、新应用创新舞台表现手段,拓展文化演艺活动的内容深度与表现边界,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可以说科技的进步为演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文化产业的未来增添生命力。”
北京星光影视园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洋同样对科技助力文化发展深有感触。近年来,星光影视园加大了对XR(扩展现实)虚拟制作以及5G+超高清远程制作等相关领域技术的建设和投入。陈洋介绍,以往如果团队筹办一场大型晚会或节目,搭建舞台和场景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现在通过虚拟制作技术,只需要一块屏幕加实时渲染,就可以实现许多想要的场景。“比如在演播室里拍一个广告,可以一会儿在北极,一会在沙漠,两天时间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要是拍实景,同样的场景可能需要费时两个月。”陈洋认为,这对于未来的影视制作具有颠覆性。
沙晓岚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今新时代,科技发展迅猛,北京很多技术手段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演艺科技,“除了我们熟知的灯光、音响、影像技术,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荐、云计算、虚拟技术等全都在跨界应用于文化领域。当下科技助力文化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同一应用场景的技术呈现选择上多样化。”此外,很多为文化赋能的科技手段更多呈现出了本土化,比如很多的核心技术、算法工具、硬件设备、操作程序等都是国内自主研发,所以在应用上更具针对性。与此同时,以往科技助力文化更偏内容创作和内容生产端(即录制、拍摄、执行制作等),现在需要既满足内容生产又要兼顾观众的体验方式,满足更高的沉浸体验、更高效的实时内容输出、更丰富的内容选择等等。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CkKNcO8SfTNBb~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74576780&x-signature=JodKcgK9oZ1PUZJZcCAhsfCoYiw%3D
星光影视园虚拟制作场景。受访者供图
科技加速迭代,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
7月26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公开了过去一年科技赋能文化的“成绩单”,其中,文化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齐升。2021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科技”企业1105家,实现营业收入7760.5亿元,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7%,同比增长18.1%,拉动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4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全市55家规模以上“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3亿元,同比增长22.6%。新增故宫博物院、完美世界等6家单体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示范基地数量达到11家,居全国之首。
多领域数字化转型规划与政策文件陆续出台,首都文化数字化战略走深向实,文化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科技正在为文化产业迭代装上“加速器”。
202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77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始终居于全国首位。2021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563.8亿元,在全国占比约15%;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5848.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90%。最新公布的“2021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显示,北京再次登上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榜首,连续六年在该排名中保持第一。
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数字艺术部主任张宜春看来,科技对文化的助力作用,首先是能够提高文化和创意发展的效率,其次科技能把很多前数字时代的东西迁移到数字时代,此外,给人们创造了探索新空间领域的条件。
沙晓岚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仍面临许多新挑战,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文化试图借助科技手段展现的魅力还没被深刻激发。北京星光影视园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洋认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本身比较难,主要因为复合型人才比较少,“往往很多文化上有造诣的人科技基础比较差,而技术人也不懂文化这方面的需求。”同时,一些新科技应用到文化,前期的投入费用和试错成本也非常高,这也拖慢了两者融合的速度。
陈洋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文化科技整个行业来看,小规模的公司比较多,各方面应该对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去年12月发布的《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为有效促进科技支撑引领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扶持政策还有待落细落实,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须提升,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尚须加强,如何将疫情的“危”转为“机”仍待破解。“十四五”时期,北京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文化产业链与科技创新链的高效衔接,努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品牌,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沙晓岚对于未来北京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前景充满信心。“相信随着北京5G技术、AR/VR、云计算、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北京文化产业与科技结合与应用将越来越日常化、场景化,云上剧院、数字展览、5G剧院等应用场景将更加成熟地出现在北京的文化演艺及文旅项目之中,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彩,足不出户便可沉浸式享受北京文化穿越时代魅力,线上就可穿梭北京的大街小巷,感受十足的京味儿魅力。”
“未来北京在科技文化发展方面,肯定是带着一丝厚重,同时又极具创新和活力的。它在线上和线下是两个相互矛盾又相互碰撞的世界,可能线上有非常前卫的亚文化圈子并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它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元素也不会消失,并且可能还会在数字世界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带有京味儿的文化生态。”张宜春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宋美璐 孙文轩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张彦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