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6-14 08:00:27

乡村故事:悔

作者:魏月娥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当时的农村还是集体化,社员们在大队长的带领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那个在泥土里摸爬滚打的老父亲突然中风了,平时像山一样结实的人说倒就倒下了。他那满是茧子的手再也拿不起锄头了。他的儿女们慌作一团,围在老父亲身边,看着他嘴眼歪斜,嘴角淌着涎水,一时不知所措。老父亲叽叽咕咕,含混不清地嘟囔着什么,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正在他们疑惑不解之时,一股刺鼻的味道散发开来,老父亲大小便失禁了。儿女们“呼啦”一下本能地躲在一边,他们的老母亲二话不说,拿了痰盂和一把铲子上了炕,她像当年照顾她的儿女们一样,熟练地掀开被子,收拾残局,老父亲在老母亲的怀里就像一个硕大的婴孩儿,翻过来翻过去。
有母亲照顾父亲再放心不过了,日子似乎恢复了平静。
一晃几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老母亲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了。而老父亲依旧是老样子,只不过被细心的老伴照料地脸色红润起来了,也比以前胖了一些。
办完老母的后事,心怀愧疚的儿女们立即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照顾赡养父亲的事情。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轮流照顾老父亲,轮到谁家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就像母亲那样细心照料。老父亲默默接受了儿女们的决定,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好吧,行了”之类的话语。
这天老父亲轮到了二儿子家。两口子把老父亲安顿好,然后双双去生产队劳动去了。因为最近正赶上秋收季节,大伙忙得不可开交。中午回来的时候,两口子拍拍身上的土,媳妇赶紧生火做饭,儿子回去看老父亲,一进门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儿子马上掀开被子给父亲收拾大便,一边说;“爸,今早才拉了,怎么又拉?”老父亲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没有吱声,指指自己的肚子,意思那里不舒服,然后愧疚地看着儿子给自己擦洗身子。
不一会儿,饭做好了,儿子一口一口地喂了老父亲,然后才端起了自己的饭碗,刚放下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那边喂老父亲喝水的儿媳捂着鼻子大嚷开了;“老二,快点过来,老爸又拉下了。”儿子立马掀开被子,这次老父亲拉黄了大半个被子,褥子上,身底下全是。一股无名火立刻涌上来,儿子一边收拾一边责备老父亲;“你看你现在吃了拉,拉了吃,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倒不如……”接下来的话儿子没说完,但是老父亲听懂了,脸上脖子上冒起了青筋,喉结一上一下蠕动着,嘴里喘着粗气,想要说着什么,最后没说出来,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脸颊慢慢流了下来。
老父亲像孩子般呜咽起来。儿子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说;“爸,我实在是忙糊涂了,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下午我去把医生叫过来咱看看。”老父亲含糊地说着些什么。
此时,大队高音喇叭里队长催人们上工的声音此起彼伏,着急下地的儿子已经顾不上听他说了,把臭烘烘的被褥换了下来,扔到院子的墙角,给老父亲简单地换了被褥,扛上铁锹,拿上农具又匆匆下地了。
黄昏时候,老二家两口子下工回来了。照例媳妇忙着生火做饭,儿子没来得及洗一把脸就去看老父亲,还好,被褥干干净净。儿子顾不上和老父亲说一句话,他惦记着墙角那脏兮兮的被褥,那个年代的庄户人家置办一套被褥是多么不易,就是再脏也不能扔掉,他要洗干净了备用。
晚饭时分,当儿媳妇把窝窝头和稀饭端进来的时候,没好气地说;"爸,吃归吃,可千万别再折腾了。”老父亲用颤抖的手比划着叫儿媳妇把饭端走,紧闭的双唇没有蹦出一个字来。
直到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儿子急得直跺脚,给老父亲赔不是,找本家叔公劝解,无效,接着又找乡村医生给老父亲看病,也说没什么大病呀。
老父亲每天除了喝一点水外,哪怕是一粒米都不吃。纵然儿子喊破了喉咙,他紧闭的双唇再也没有蹦出一个字来。
一个月以后,庄稼基本上收割回来了,大队的场地上堆满了苞米,高粱,谷子,红薯,核桃等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但是老父亲却孤零零地走了,他来不及分享人们的快乐,或许根本就不想。
他走的时候带着儿子深深的愧疚,那种深入到骨髓深入到灵魂的愧疚。
当年的儿子如今年逾古稀,在村头和一群老年人闲聊的时候,他讲了这段心酸的往事,自始至终泪流满面.……
作者,魏月娥,山西省孝义市人,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擅长乡土文学创作,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故事: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