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 城市发展 人口集聚 金东:城市向东的“和美希望”答卷
金华设府有1000多年历史,古人先贤选择在尖峰山脚、婺江北边的风水宝地建城,由此形成江北老城区。上世纪90年代,城市向南迈进,历经20多年发展形成了江南板块。而今,金华城市向东发展势头迅猛。
2001年初设金东区时,这里仍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有区无城是最尴尬的状况。如今,站在山顶远眺金东新城区,高楼拔地而起,道路纵横交错,浙中总部经济中心直插云霄。同样,2012年成立的金义都市新区,风雨兼程走过7年,也展露出金义黄金节点的雄姿。
从“草台班”到新兴产业集群
浙江华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是金东老牌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企业创始人辛永良在傅村镇租了一间大礼堂用于制造电动工具配件,其后又在孝顺镇租了一个小厂房,组建了5个人的“草台班子”,年产值仅5万元。
“那时出门都是很窄的沙石路,基础设施很不齐全,配套企业也少,电动工具加工只能去永康。”回首过去,辛永良感慨最多的就是发展环境的变化。随着金东区的发展,人口大量集聚,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更加完善。37年间,“华丰电动”从几间简陋的民房发展成为厂房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的大公司,产品销路也从国内拓展到国外,连续多年成为金东区纳税大户。
2000年后,“华丰电动”放慢脚步,更加重视研发投入,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辛永良说:“老观念是靠打价格战赢得市场,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近三年,“华丰电动”已建成4条精细化生产线,仅去年就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购置设备、改造生产线。产品种类从创立之初的2个变成100多个,研发人员达30多人。在同行业业绩普遍下滑的时候,“华丰电动”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去年,该公司实现产值6.5亿元。
如今,金东已有规上企业326家,超亿元企业59家,去年地区生产总值201.5亿元,增长5.8%,初步形成五金工量具、塑棉制品、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前不久,金东区企业浙江爱特新能源汽车与一汽轿车达成战略合作,百亿级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金东正紧紧抓住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机遇,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构筑“城市+工业”“旅游+农业”“科创+人文”三大组团,着力打造最具希望都市核心区、最具活力重要发展区。
从农村田野到金华城市CBD
从一片农田村庄,到一座现代化滨水新城,金东区用18年时间书写了城市化进程的奇迹。
作为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现任金东城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吕路平说,2002年,金东区将金瓯路以南、丹溪东路以北、环城东路以东、东二环以西6.5平方公里作为首期建设范围,一边规划、一边启动城市建设。随着第一条城市干道李渔东路的打通,正式拉开了城市路网框架。3年时间,金东新城开工建设道路总达76公里,勾画了20平方公里城市主路网框架。随着施光南音乐广场、建筑艺术公园等一批高品位的城市文化休闲精品设施先后建成,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城市基础框架虽然搭建好了,但受困于资金有限,配套设施一时难以跟上。吕路平清楚地记得一个日子——2010年3月18日。当天,新城区标志性房地产地块——紫金湾重新出让,拍出12.8亿元的“地王”价,新城区开发建设再次启动。
“城市丰富需要很多元素,这个时期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怎么样让百姓生活得更美好。”吕路平说,当时新城区还有许多断头路未打通,公园内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路上的信号灯、标识标牌数量也偏少,这些都被提上了建设“议程”。
2014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万达广场正式开门迎客,结束了金东新城区多年来没有商业休闲中心的历史;丹溪大桥、东市南街相继建成通车,与市区实现无缝对接;多湖中央商务区全面开发建设,成为CBD核心区。也是这一年,金东区制定了“西接、东进、南延、北升”的城市发展战略,新城区开发建设又迎来腾飞。
城市向东,不仅局限于金东。2012年3月,金义都市新区正式成立。浙江省四大都市区的战略布局与金华城市发展趋势,在这里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城市向东”战略进一步照进现实。
7年间,这片远景规划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土地,涌动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随着交通廊道、科创廊道、生态廊道建设的紧密推进,金义都市新区的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生态休闲等方面经历了一场新变革。这些年,新区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上的投入,孝顺商城、法华街、四海铭门等商圈已具规模,形成以捷孚传动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产业以及金义综保区、菜鸟电商园孕育出的电商产业,为城市向东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口从不足30万到超过60万
晚饭过后,家住新城区东方明珠小区的钱岑与家人漫步在艾青文化公园,晚风拂面、灯光霓虹,好不惬意。五六年前,这里可没多少人气。钱岑说,当时金东新城区更多的是办公场所,“白天热闹,晚上冷清”,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入住商品房的“新金东人”,都牢骚满腹。
短短几年间,丽泽公园、黄大仙公园相继建成,艾青公园、儿童公园、建筑艺术公园进行了整体提档改造,艾青路东延、大堰河街南延、康济街南延、环城南路东延等断头路被打通,城市“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每到夜幕降临,江边绿道、公园广场到处都是散步休闲的市民。
“以前我们虽然住在城区,但还是‘村民’,住的是平房,走的是泥路。”金都美地社区居民潘攀说。2017年,七里畈社区连同周边8个社区居民住进了金都美地社区。这是金东区首个城中村改造公寓式集中安置社区,楼房宽敞明亮,家门口就是大型商场,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让村民真正变成了市民。
聚人、聚商、聚财。这几年,金义都市新区开发建设大步向前,集镇的聚合效应更加明显。
昨天傍晚,鞋塘商城灯火辉煌、人头攒动。这个位于金义都市新区华发路和灵秀街交叉路口的商城,一楼是5000多平方米的菜场,二楼是面积超3200平方米的大润发超市,数以千计的周边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在里面购物。鞋塘办事处后楼下村支书郑庆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说:“别看我们只是一个村,但集聚的人口不亚于一个乡镇呢!”
如今的金东新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区域内引进了20多个房地产项目,集聚了紫金湾、保集·外滩、融创晓郡等高品质住宅小区,金东板块人居品牌初步树立;金外、浙师大、海亮、新东方等大牌教育集团落户金东,“学在金东”品牌打响;金华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落地金东,为百姓就医提供便利。一流的基础配套设施,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扎根金东。
数据显示,2001年建区时,金东区总人口为29.79万人,生产总值28.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到2018年,全区总人口超过60万人,城镇化率达 63.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65元,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向东是金东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随着实业兴区、创新强区、生态立区、人文富区四大战略落地生根,金东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金义一体化,一座希望新城正快速崛起,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金东特色的“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路。
据《金华日报》,原标题《产业兴旺 城市发展 人口集聚 金东:城市向东的“和美希望”答卷》,作者,楼盼 潘逸 徐盼 时宽兵
页:
[1]